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深度融合策略分析
陈涛
四川省凉山州喜德县光明镇干拖小学校 616750
引言
在数字化时代背景下,信息技术与教育的融合已成为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小学数学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学科,其抽象性和逻辑性特点使得信息技术的辅助作用尤为突出。当前,虽然信息技术在数学课堂中的应用已较为普遍,但多数仍停留在浅层次的工具使用阶段,未能实现真正的深度融合。本文旨在系统分析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深度融合的价值意义、实施策略及保障措施,探索如何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构建高效数学课堂,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一、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融合的价值分析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深度融合具有多方面的教育价值。从认知发展角度看,信息技术能够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可视化、具体化,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例如,通过动态几何软件展示图形变换过程,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利用统计软件处理真实数据,增强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这种直观化的呈现方式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有助于促进其数学思维的发展。
从教学过程角度看,信息技术为数学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多媒体资源能够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交互式学习平台支持即时反馈和个性化练习,提高学习效率;网络资源打破了课堂时空限制,拓展了学习空间。研究表明,恰当运用信息技术可以显著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从核心素养培养角度看,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深度融合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关键能力。数字化工具的使用培养了学生的信息素养;基于真实问题的探究活动锻炼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协作学习平台促进了沟通交流能力的发展。这些都与21 世纪人才核心素养的要求高度契合,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从教育公平角度看,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一定程度上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优质数字教育资源的共享使得农村学生也能接触到高水平的数学教学;在线辅导平台为师资薄弱地区提供了教学支持;自适应学习系统能够满足不同基础学生的学习需求。这些都有助于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二、信息技术与数学课堂深度融合的实施策略
实现信息技术与数学课堂的深度融合,需要从教学理念、教学模式、资源建设和评价方式等多个维度进行系统设计。首要的是转变教学理念,从"技术辅助"转向"技术融合",将信息技术视为教学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而非外在的附加工具。教师需要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利用技术手段支持学生的主动探究和意义建构。
在教学模式创新方面,可以探索多种融合路径。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模式将知识传授前置,课堂时间用于深度学习和问题解决;项目式学习借助信息技术开展真实情境下的数学探究活动;游戏化学习通过教育游戏激发学习动机,巩固数学知识;混合式学习结合线上资源与线下活动,实现优势互补。这些模式都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体验,信息技术在其中发挥着关键支撑作用。
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应用是深度融合的重要基础。教师需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特点,精心选择或制作适合的数字资源。这包括:多媒体课件、教学动画、虚拟实验等演示型资源;在线练习、智能题库等训练型资源;数学游戏、模拟软件等互动型资源;以及拓展阅读、数学史话等拓展型资源。这些资源应当注重学科性、适切性和交互性,避免华而不实的
技术堆砌。
构建智慧学习环境是实现深度融合的技术保障。这包括硬件环境的建设,如交互式电子白板、平板电脑、VR 设备等;软件平台的应用,如在线学习系统、数学工具软件等;以及网络环境的优化,确保稳定流畅的互联网接入。智慧学习环境应当支持多种教学场景的无缝切换,为师生提供便捷高效的技术支持。
三、深度融合的关键环节与实施路径
在课前准备阶段,教师需要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精准的学情分析。通过在线测评、学习分析系统等工具,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认知特点,为差异化教学提供依据。同时,精心设计数字化学习任务单,引导学生开展有效的预习活动。教师还应准备丰富的多媒体资源,为课堂教学做好充分准备。
课堂教学实施是深度融合的核心环节。在新课导入阶段,可以运用虚拟情境、动画演示等方式激发学习兴趣;在探究新知阶段,利用交互式软件支持学生的自主发现和建构;在巩固练习阶段,采用智能题库、游戏化练习等形式提高训练效果;在总结提升阶段,借助思维可视化工具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结构。整个教学过程应当注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和人机互动的有机结合。
课后延伸环节同样重要。教师可以布置数字化作业,通过在线平台实现即时反馈和个性化指导;推荐优质网络资源,拓展学生的学习广度和深度;建立线上学习社区,促进师生、家校之间的持续交流;利用学习分析技术跟踪学生的学习轨迹,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这些措施有助于形成完整的学习闭环,提升教学效果。
教师专业发展是实施深度融合的关键保障。学校应当建立常态化的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机制,提升教师的技术应用能力和信息化教学设计水平。培训内容应包括:常用教学软件的操作技能、信息化教学方法的运用策略、数字资源的开发技巧等。同时,鼓励教师开展行动研究,在实践中不断反思和改进,形成个性化的融合教学模式。
四、结论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的深度融合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对提升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具有重要意义。实现真正的深度融合需要系统规划、整体推进,从理念更新、模式创新、资源建设、环境创设等多个方面协同发力。在实践中,应当坚持"技术为教育服务"的基本原则,避免形式化的技术堆砌,注重实际教学效果的提升。未来,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融合将不断深化,为数学教育改革注入新的动力。教育工作者应当保持开放创新的态度,积极探索实践,推动小学数学教育向更高水平发展。
参考文献:
[1]刘莉.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策略研究[J].基础教育论坛,2025,(09):42-44.
[2]李光旭. 新课标背景下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的深度融合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5,(04):18-21.
[3]吴倩瑶.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策略探究[J].启迪与智慧(上),2024,(06):115-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