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地塞米松局部注射在非哺乳期乳腺炎治疗的临床研究

作者

肖泽文 彭则男 廖凤 刘凡

赣州市妇幼保健院 江西赣州 341000

非哺乳期乳腺炎病因复杂、治疗棘手,好发于育龄期女性,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国内治疗手段多样,包括抗生素、中药及手术等,但均有局限,如抗生素易耐药、中药疗程长、手术创伤大。国外虽改进药物和手术方式,仍缺高效低副作用方案。地塞米松作为强效糖皮质激素,具抗炎等作用,其局部注射治疗该疾病的研究尚处探索阶段。从药理学看,局部应用可提高靶部位药物浓度、阻断炎症反应,前期小样本应用也显一定疗效。开展该临床研究,对探寻更优治疗手段、填补精准治疗空白意义重大。

一、研究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选取2024 年12 月至2025 年6 月在乳腺科就诊,经肿物空芯针穿刺活检,病理诊断为非哺乳期乳腺炎(导管周围炎/浆细胞性乳腺炎及肉芽肿性乳腺炎)的100 例患者。纳入标准为:年龄处于育龄期;无严重基础疾病影响研究进行;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包括:合并哺乳期乳腺炎;合并其他乳腺恶性肿瘤;对糖皮质激素过敏。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 例。对照组中,年龄23-48 岁,平均年龄( 35.2±6.8 )岁。实验组中年龄22-49 岁,平均年龄( 36.1±7.1 )岁。对两组患者的年龄、病情严重程度、病程等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P 值均大于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二)实验方法

实验组患者取合适体位,在 Terason3000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引导下,利用高频探头清晰显示乳腺炎症病灶,构建三维病灶模型,精准定位炎症核心及周边浸润区域。使用特制超细、可微调穿刺针,按照规划的注射路径,将 5mg 地塞米松注射液缓慢注射至病灶部位,确保药物均匀弥散。首次注射后,每周根据患者症状缓解情况及超声复查结果,调整注射剂量和频次。注射过程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密切观察患者有无头晕、心慌、注射部位疼痛加剧等不适反应,注射后留观30 分钟。

对照组给予“ 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 治疗;肉芽肿性乳腺炎患者给予口服泼尼松( 0.75mg/Kg )。治疗疗程与实验组同步,治疗期间密切监测患者病情变化,定期复查血常规、炎症指标及进行乳腺超声检查,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

(三)观察指标

1.病灶缩小率:治疗前及治疗结束后,采用乳腺超声测量两组患者病灶的最长径与垂直径,计算病灶体积。通过对比治疗前后病灶体积,计算病灶缩小率。

2.疼痛程度: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患者疼痛程度。

3.炎症指标:治疗前及治疗后每 2 周采集患者外周血,检测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比例( NEUT% )、血沉(ESR)、C 反应蛋白(CRP)等炎症指标[2]。

(四)研究计数统计

使用SPSS 22.0 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 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用 n(%) 表示,采用χ ²检验。 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一)病灶缩小率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病灶缩小率比较

治疗结束后,实验组患者病灶缩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 )。

(二)疼痛程度

表2 两组患者疼痛缓解情况比较

实验组患者在疼痛缓解时间和疼痛缓解率上均优于对照组( P<0.05 )。

(三)炎症指标

表3 两组患者炎症指标缓解率比较

实验组患者在 WBC、 NEUT% 、ESR、CRP 等炎症指标的缓解率上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 )。

三、讨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地塞米松局部注射治疗非哺乳期乳腺炎具有显著优势。超声引导下的精准注射技术,实现了药物的靶向投递,提高了局部药物浓度,增强了抗炎效果,同时减少了全身药物暴露,降低了全身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从炎症反应机制来看,地塞米松能够抑制炎症细胞的活化和炎症介质的释放,调节细胞因子失衡,阻断炎症级联反应,从而有效控制炎症发展。在疼痛缓解方面,地塞米松减轻炎症对神经的刺激,同时可能通过调节神经内分泌系统,缓解患者疼痛感受。与传统治疗方法相比,地塞米松局部注射避免了长期使用抗生素导致的耐药性问题,也无需像手术治疗那样承受较大创伤,且在提高治疗有效率、缩短治疗周期、降低脓肿形成及破溃率等方面表现突出[3]。然而,本研究也存在一定局限性,如研究周期较短,对患者的长期疗效和安全性还需进一步观察;样本量相对较小,可能存在一定的选择偏倚。未来研究可扩大样本量,延长随访时间,深入探讨地塞米松局部注射的最佳治疗方案和作用机制。

四、结论

地塞米松局部注射治疗非哺乳期乳腺炎在病灶缩小、疼痛缓解、炎症控制等方面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该治疗方法操作相对简便,可作为非哺乳期乳腺炎治疗的有效选择,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同时,后续研究应不断优化治疗方案,为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提供更精准、高效的治疗手段。

参考文献

[1]孙琳,戈文心,郑蒙蒙,杨桦,李海.如意黄金散联合地塞米松对非哺乳期 乳 腺 炎 患 者 创 周 肤 色 及 垂 体 泌 乳 素 水 平 的 影 响 [J]. 中 国 医药,2024,19(04):603-606.

[2]艾露.地塞米松联合庆大霉素在非哺乳期乳腺炎治疗中的应用[J].医学信息,2022,35(16):138-140.

[3]张亚男,吕建鑫,胡浩霖,曹欣华.地塞米松联合庆大霉素在非哺乳期乳腺炎治疗中的临床应用[J].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8,37(05):921-924.

基金:赣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科研计划项目(编号:GZWJW202502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