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中小学体育教学的现状与对策探究
唐振淙
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福堂中心小学
引言:体育教育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健康体魄,更能提升学生的协作意识、意志力和心理素质,但因其受到地势条件、经济发展水平、文化观念等影响,山区少数民族的中小学开展体育教育时也遇到了一些难题,而深入了解其开展体育教学的现状并寻求合理对策对我国基础教育发展趋于平衡具有重要价值。
一、山区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体育教学的现状
(一)教学资源匮乏
由于受地形、经济发展水平等限制,大部分偏远少数民族地区的学校体育场地和体育设施建设十分落后,不少体育教学器材陈旧老化且缺乏必需的补充,很难达到正常的体育教学要求,甚至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制约了学校体育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极大地影响到了学生体育锻炼的效果。同时可供偏远少数民族地区实际使用的体育教材及教学参考少之又少,再加上配套的光盘、书籍等资料也不丰富,使得教师在开展体育教学过程中难以获取科学有效的体育教学思想与理论、方法,反过来进一步限制了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教学观念落后
由于传统思想的影响,山里少数民族地区的学校和家庭是文化至上的,轻视体育、重视文化的观念普遍存在。因此,常常将体育课当成辅助教育,可以随意挪用,如挤占体育课,甚至体育课形同虚设。而且大多家长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害怕孩子体育锻炼耽误学习,不愿意让孩子参加体育运动。还有就是由于体育教学物质匮乏、教学手段陈旧,使得学生无兴趣去学习,看体育课只是活动时间,没有成就感、归属感。另外,有些少数民族学生受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和文化的影响,在其文化传统和文化观念的影响下,对于某些体育课的活动有些抵触情绪,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体育教学成效不佳[1]。
(三)教学方法单一
山区少数民族地区体育教师在教学中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即教师讲授示范,学生模仿练习的方式,教学方法单调、创新性不强,没有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且教师在教学中重视技能的传授,弱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学生的个性发展,不满足学生的差异化需要,例如,在篮球教学中,教师对篮球中的投篮动作仅进行简单讲解示范,然后让学生反复练习投篮,不考虑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技术状况,以至于部分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逐渐失去对篮球的兴趣。
二、山区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体育教学的对策
(一)加大教学资源投入
政府和教育部门加大对山区少数民族地区学校体育场地与设施建设投入,改进学校办学条件 [2]。通过专项资金扶持、社会捐赠等途径,为学校新建标准田径场、足球场、篮球场等,配置必要的体育器材和设施。学校要加强体育场地与设施的管理,对其定期修缮,保证正常使用。例如对场地体育器材的安检,要及时更换破损的器械;学校对场地合理规划,保证体育场地的最大使用率。教育部门组织专家编印适合山区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的体育教材与教学资料,内容根据当地的地理环境、民族特色、学生情况编写,注重学校的教学资料配备,学校加大经费投入对教学资料加大采购力度,教师在教学中有教学光盘、图书等资料的保障,发挥出教师在教学与计算机信息技术的结合。例如,学校建立一个体育教学资源库,搜集整理教育教学中优秀教学的案例课件等资料,可以共享、复用。
(二)转变教学观念
教育部门与学校加强体育教学重要性的宣传、教育,提升学校领导及老师对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学校必须按照国家课程标准开足、开齐体育课,不能随意占用体育课。同时,学校通过家长会、家长学校等形式,向家长宣传体育锻炼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作用,改变家长的观念,赢得家长的支持,配合学校做好体育教学工作。如,学校定期组织一次体育活动开放日,邀请家长参加活动,让家长亲眼目睹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情况,增强家长对体育教学的认可程度。二要激发学生体育兴趣。教师要针对山区少数民族地区学生特点和需求,设计丰富多彩的体育教学内容及活动,激发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如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引入到体育教学当中来,让少数民族学生在体验民族文化的同时提高他们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同时,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性,采用分层、小组合作学习等教学策略方法,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如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身体素质、技术水平的不同把学生划分到不同的小组,对他们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与训练,让每个学生在参加体育活动过程中能取得成功。
(三)创新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的革新是提升山区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体育教学质量的基础。传统的教师“传授知识”和学生“练习操作”的老套模式难以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也不利于学生的综合训练。为此,教学方式的革新势在必行,要变换以往的教学方法,积极采用游戏法、情境法、竞赛法等不同的方式增强体育课堂的趣味、互动和有效。例如,跑步训练中可以用“追赶”“接力跑”等方式提升难度、增加刺激性和竞争性,让学生在充满乐趣的环境中提升身体和技能;篮球运动中可以模拟比赛的情境,让学生在紧张刺激的游戏环境中学会传球、运球、投篮、拦截等一系列的技战术,学习、理解小组合作等。以教学内容为核心,可以融入一些情境、联系、代入等方法,不仅增加学生参与的教学方法还可以锻炼学生们的实践能力和心理素质的综合发展。与此同时,数字化信息的高速发展也让教学方式出现了一定变化,学校需要加强对信息化教学的支持与配备,提供多媒体设备、网络设施等硬件,为教师们信息化教学提供环境条件,在动作技巧学习中可以利用视频、动画等直观性较强的教学手段加深学生对动作的理解、掌握。在互动交流平台的帮助下可以让学生提前预习,课后复习。比如,录播示范性课程上网或者上传至网络平台,学生可以在课下多次观看学习并消化所学知识,等[3]。
结语:山区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体育教学工作的开展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作,要正确认识我国山区少数民族地区体育教学所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有力措施,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这样才能提高我国山区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体育教学的工作质量,从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推进我国基础教育均衡发展。
参考文献:
[1] 花亮 . 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素养提升与教学质量的关系探讨 [J]. 冰雪体育创新研究 ,2025,6(11):143-145.
[2] 王 奕 祺 . 中 小 学 体 育 教 学 中 信 息 技 术 应 用 研 究 [J]. 成才 ,2025,(06):90-92.
[3] 胡广鹏 . 山区中小学体育教学的发展对策探讨 [J]. 文教资料 ,2006,(10):205-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