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在高职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研究

作者

钟海云

云南省大理州祥云县职业高级中学

引言

高职院校的学生多为技能型人才,课程设置偏重技术与实践,而语文课程在其教育体系中往往未受到足够重视,导致学生在文化素养方面有所欠缺,难以通过语文学习深化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为此,教师需要将传统文化要素引入语文教学,以解决以上问题,让学生在掌握语言表达技巧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职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可以影响思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对大学生思想的影响是积极的。在高职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文字、礼仪,以及各种哲学思想渗透给学生。例如,儒家思想教会学生与人为善,法家思想教会学生遵守规矩,而这些思想正是推动现代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理论基础,同时也可帮助当代大学生完善人格、树立健康的心理。因此将这些内容渗透到高职语文教学当中,对学生思想发展可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挖掘深度不够。目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语文教学往往停留在内容的介绍上,缺乏对其内涵的深入挖掘。这种浅层次的融入方式,使得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往往停留在表面,难以领悟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内涵。此外,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语文教学的过程中,部分教师往往忽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思想和价值的深入挖掘。

3 在高职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策略

3.1 深化教材研究,构建文化育人基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直根植于中国人的内心,影响着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目前,高职语文教材多采用通用版本,教材常见体例多围绕核心素养展开,涵盖古今中外的经典文学作品。高职语文教材内容的分布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本呈现多以古诗词、散文等为主,对学生的理解能力有一定要求。语文课程选择经典文本作为教材内容固然重要,但也要考虑学生的兴趣与接受能力,选择适合学生发展需要的作品。教材呈现方式还应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的新载体,现代白话文、小说、影视作品、视频等,以多样化的表现方式提高学生对于语文课程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式学习的兴趣。

3.2 创新教学方法,点燃学习热情

在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道路上,传统教学方法的局限性日益凸显,难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为打破这一僵局,教师需要勇于担当探索者,积极创新教学方法,以新颖、生动的方式引领学生走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殿堂,点燃他们内心的学习热情。情境教学法可以让学生在模拟的历史场景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韵味。教师可以设计丰富多样的情境,如古代市集、诗词大会、书法展览等,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互动交流中亲身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例如,在讲解古诗词时,教师可以模拟古代文人雅集的场景,让学生手持折扇,吟诗作对,亲身体验古人的情感世界和审美情趣。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让传统文化知识变得生动可感,还能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让他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掌握知识。项目式学习则是另一种深入、系统的学习方法。教师可以围绕某个传统文化主题,设计一系列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探寻家乡传统文化”的项目活动,让学生深入了解自己家乡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和民间艺术等。这样的项目既能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又能让他们切实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和价值。此外,数字化教学是时代发展的产物,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带来了新的可能。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以图像、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呈现给学生。例如,教师合理运用虚拟仿真技术,可以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可以更加鲜活、生动、形象地进入学生生活,让更多学生以观看、聆听和互动等方式,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些教学方式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

3.3 深入生活,组织竞赛

在高职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能够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还可在其现实生活学习中有效渗透,如组织传统文化竞赛,让学生通过竞赛深入了解传统文化,并增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比如,可将我国传统节日和教学相结合,以《鹊桥仙》为例,这是一首由宋代词人秦观所作的词,词以七夕为背景,描述了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中心内容是讴歌真挚、细腻和坚贞的爱情。教学过程中可结合学生都非常熟悉的七夕节,让其分享了解的七夕节典故,然后将学生分享的内容作为案例在课堂上使用。同时,教师还可以七夕节为主题组织传统文化知识竞赛,过程中可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关于七夕节的抢答比赛。这里要注意,利用传统节日组织竞赛应深入节日背景,探究节日的起源,如七夕节最初为七巧节和乞巧节,是古代妇女祈福许愿、求巧艺和姻缘的节日,后逐渐发展为象征爱情的节日,在当代被称为中国情人节。这样学生对七夕节的了解才更加深入,而不只是将其当作“情人节”。在现实学习生活中渗透传统文化有助于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真正目的。

结语

总而言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职语文教学中的融入,既是丰富高职语文教学的手段,也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教师应深刻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语文教学的实际价值,建立明确的教学目标,整合充足的教学资源,配合丰富的教学方法,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职语文教学中的自然融入。

参考文献

[1] 张莉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语文教学的策略 [J]. 中国教师,2023(8):111.

[2] 黄秀凤 . 高职语文教学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策略研究 [J]. 中华活页文选(传统文化教学与研究),2023(7):49.

[3] 王存仓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语文教学的策略 [J]. 新课程,202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