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赋能初中物理高效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王保桐
烟台永铭中学 264003
引言
2024 年 1 月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要不断开辟教育数字化发展的新领域”,会议强调要围绕实际应用需求推进集成建设、依靠智能化技术改善教育管理流程、拓展国际化视野、促进教学形式创新。在初中物理实验课程中数字技术打破了原有资源和技术的局限性,极大提升了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目前数字化实验教学仍受到很多限制,亟待构建一个系统化的方案来完善实验教学的功能,进而为培养高水平物理人才提供有力支持。
1 初中物理课程与数字化深度融合的功能作用
形成多种化数字教育资源体系,推动教育信息化发展,这对我国教育现代化有着深远的战略价值。现在许多学校把教育数字化列入长远规划,利用线上线下的融合形式,举办过不少有关“人工智能”“数字技术”的国际学术研讨会,这些事实显示,教育模式必须朝着符合新时代需求的方向转变,关键是要把各种数字化要素整合起来,使之全面融入教学过程,学校要努力加强智能化基础设施的创建,创建智慧教室,配置交互式教学设施,改进实验实训条件,这样就能扩充学生的学习范围,优化学科领悟水平,从而全方位改善教育教学品质和人才培养成果。
2 数字化赋能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教学实践策略
2.1 数字化物理教学资源的融合与课堂充实
培育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重点是提升学生把抽象理论变成实际应用的能力。教师应当全面利用数字化工具的支持,用多媒体素材直观表现复杂概念,可以融合多种数字教育资源,包含微课视频,实验影像,互动电子白板等等,覆盖教师预先设定的内容,而且引导学生自行搜集有关资料,恰当运用数字资源不但可以充实课堂教学的形式,而且能塑造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在讲到“弹力”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联系生活实例加以阐述,手指按压弹簧,捏塑橡皮泥或者面团,拉伸橡皮筋之类的实际操作情形。通过典型案例分析,引领学生探究物体受力之后的形变状况,归纳出“部分材料具备恢复性能,而另一些没有这种特性”的规律,加深对弹性,塑性及弹力基本概念的认识,教师可以融合数字化教学资源(微课,线上互动平台等)来充实课堂内容,利用精心设计的问题链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比如,“同学们,请大家观看一段有趣的小视频,然后联系视频内容谈谈哪些情形体现了弹力的作用”,接着播放视频片段,安排学生回忆日常生活中类似的现象,拉扯头发时产生的弹力,磁铁相互吸引的情形,汽车行驶过程中轮胎的动态变化,解放军拉动绳索的动作等。利用趣味性视频素材,引导学生探究并总结:“拉直头发”“磁铁之间相互吸引”不是弹力现象,“颠簸车辆轮胎”形变、“解放军拉动绳索”弹性,是弹力现象。此教学设计通过延展、放大物体受力后恢复的过程,让学生对弹力的本质属性有直观的认识,实现了复杂问题的简单化处理,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与提升。
2.2 数字化教学资源的挖掘与多元学习体验提供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教育数字化”,显示出国家推动教育现代化进程的决心,数字化教学资源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自主探究意识,而且有利于改善课堂互动效率,加深知识理解和系统化。它的主要优点在于冲破传统实验教学的技术限制,极大地改进实验操作的准确性和可控性,针对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技术应用与师资能力不匹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缺乏等实际问题,教育工作者要积极探寻新的技术手段和交互平台,依靠虚拟仿真实验系统达成物理实验的可视化模仿,精确搜集实验数据并给予辅助剖析功能,凭借在线教育平台发出高质量的实验视频,动态表现等,直观表现实验过程和设备参数,利用科普类应用程序搜集趣味性强的科普资料或者短视频,充实教学素材库,而且借助“国家中初中智慧教育云平台”等信息化系统公布个性化作业,互动问答等功能板块,进一步完善教学管理和服务支撑体系。依靠多种实施途径塑造数字化教育资源体系,扩充物理学科教学范围,促使教师精准化教学和学生个性化学习的融合,推进教育现代化发展战略的深入展开。
2.3 大数据技术驱动精准与个性化教学
大数据技术凭借全方位的数据搜集能力和深入分析功能,给个性化教学给予了强有力的支撑。在完成“压强”章节的学习任务之后,老师可以依靠在线教育平台布置包含压强主题的作业板块,系统会自动搜集学生的答题路径,包含所用时间,答题准确度以及出错之处等诸多方面的情况,凭借这些数据,老师就能精准地评判学生对于压强关键概念,公式推演以及实际应用的理解程度,如果察觉到多数学生在压强计算部分存在着共性的难点,那么就得专门规划出针对该问题的辅导计划;至于那些个别学生的特殊疑问或者薄弱环节,老师就可以利用智能推荐手段推送专门化的学习资料(比如视频讲解,专项练习等等),从而帮助他们攻克难关并实现个性化的成长目标。
结语
数字技术推动下,初中物理教学已冲破传统模式的限制,有着宽广的发展前景。渐渐变成教育革新关键的载体,一线教师要仔细探究数字技术在物理课堂上的应用价值,凭借虚拟实验平台达成复杂现象的可视化显示,扩充实验教学的内容范围,加深学生对核心概念和原理的认识,通过数字化手段,学生不但可以全面提高实验操作水平,还能激发探究兴趣和革新意识,在自我学习进程中做到个性化发展和综合素质的全方位优化。
参考文献
[1] 胡宝江. 网络环境下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J].数理天地 ( 初中版 ),2023(24):80-82.
[2] 李春密 , 潘怀宇 , 于泽 . 基于文献分析谈初中物理数字化课程资源的开发 [J]. 中初中数字化教学 ,2022(08):23-26.
[3] 周珊珊 . 咸宁市咸安区初中物理数字化课程资源建设实践研究[D]. 武汉 : 华中师范大学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