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新时代背景下基层思想政治工作创新路径研究

作者

周仲桥

新疆路桥南疆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844000

伴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和基层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价值认同构建的高要求,基层思想政治工作内涵和外延都在不断扩大。目前,一些基层地区还存在着思想政治工作脱离群众现实需要,传播方式不适应新媒体环境,工作队伍专业化水平亟待提高等诸多问题,限制思想政治工作在引导群众和凝聚共识方面发挥作用的充分发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探讨基层思想政治工作创新之路,不仅是回应社会转型期各种思想思潮影响的现实要求,更是推进基层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发展的关键依托,对于维护基层社会和谐稳定有着重大现实意义。

一、新时代背景下基层思想政治工作创新价值

(一)革新工作理念,构建互动共生格局

打破传统单向灌输的思维方式,构建主体间的互动模式。把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放在平等对话的位置上,尊重基层群众的主体地位。利用“用户思维”,解剖不同人群的思想需求并制定精准引导机制。针对青年群体实施“圈层化”战略,借力兴趣社群传递正能量;以技术骨干为目标,将工匠精神培育和创新激励相结合,推动价值认同转化为实践,构建思想共同体,提升思想政治工作亲和力和针对性[1]。

(二)创新工作方法,打造沉浸教育场景

借数字化转型之东风,打造线上与线下一体化“智慧思政”平台。利用大数据洞悉思想动态并利用算法进行个性化的内容推送。开发虚拟现实党史学习教育模块、构建数字化党建展厅等,通过沉浸式体验增强教育感染力。在日常的生产实践中,我们需要将思想教育纳入其中,例如在项目的关键时刻进行“现场直播微党课”,在技术创新的过程中组织“思想碰撞的会议”,以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与实际工作环境的深度结合,从而提高工作的实际效果。

二、新时代背景下基层思想政治工作创新路径

(一)依托数字平台创新思政传播模式

在数字化转型加速推进的新时代,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传播情况和受众习惯变化很大,传统只靠一种讲的方式传播已经不能满足群众不同的学习需要,依靠数字平台建立新的思政传播方式是一定要做的。基层单位可以和技术团队合作建立统一的思政数字平台,把中央和地方主要媒体的理论资料、红色文化数字展馆资料、先进典型事迹数据库等放在一起,建立不同层次和类别的资料集合,做到“群众点,平台派,资源接”的准确提供[2]。

在此基础上,用用户画像技术对平台注册用户的年龄、职业、学习时间、内容喜好等数据多方面分析,给青年群体发“微党课 + 动漫”“政策解读 + 短视频”等简单内容,给机关干部做“理论深度解读 + 案例分析”的专题学习部分,给老年群体提供“音频播报 + 文字放大”的适合老年人的学习服务。同时,建立线上互动社区,设置“热点话题讨论”“思政知识问答”“先进事迹分享”等部分,定期安排思政专家、党员干部进行线上直播解答问题,形成“资源发—互动交流—反馈改进”的完整传播体系,提高思政传播的准确度和吸引力。

(二)结合本土文化打造特色思政活动

本土文化有基层群众的集体记忆和价值认同,是增强思政工作吸引力和认同感重中之重。将本土文化元素放进思政活动设计里,能有效解决思政工作“不接地气”的问题,实现思想引导和文化传承一起进行。

基层要组建专业调研队伍,全面整理本地红色文化资源、历史人文资源、民俗文化资源,建立“本土文化思政资源库”,确定不同资源的教育主题和使用情况,给活动设计提供参考。

再者,围绕红色文化资源,可以开展“红色足迹寻访”体验活动,组织群众沿着本地革命先辈的奋斗路线实地参观,请老党员、党史专家现场讲革命故事,同时开展“红色故事宣讲大赛”“红色剧本杀创作”等延伸活动,让红色基因在互动体验中传承下去;依靠历史人文资源,举办“本土历史与时代精神”主题论坛,请文化学者讲解本地历史人物的家国情怀,组织群众参与“本土历史文化展览”的策划工作,在整理文物、设计展品过程中加深对本土文化的了解;结合民俗文化资源,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放进传统节庆活动里,在春节、中秋等节日组织“民俗展演 + 美德评选”活动,通过舞龙舞狮、传统戏曲等表演,穿插好家风好家训、身边好人好事等宣传环节,让思政教育在民俗体验中润物无声。

(三)建立网格机制深化精准思政服务

随着基层社会结构日益复杂,群众思想诉求呈现差异化、多元化特征,传统“一刀切”式的思政服务已无法满足需求,建立精细网格机制,能让思政服务和群众需求准确对接,提高服务的针对性和实际效果。基层要按照“地方靠近、人口数量差不多、管理方便”的原则,合理划分思政服务网格,每个网格有“网格长 + 思政辅导员 + 志愿者”的专业服务队伍,明确网格长统筹的职责、思政辅导员引导思想的职责、志愿者帮扶的职责,形成分工清楚、协同行动的工作情况[3]。

网格服务队伍要通过上门、线上问卷、开会交流等方式,定期调查群众思想情况,建立“一户一案”的思想诉求记录,重点关注流动人口、困难家庭、青少年等特殊群体的思想情况,准确知道群众在政策理解、价值认识、心理疏导等方面的需求。对政策理解有错的群众,进行“一对一”政策讲解,用身边例子说明政策好处;对心理压力大的群众,和专业心理咨询机构一起提供免费心理疏导服务;给青少年群体设计成长导师计划,由思政辅导员定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和人生规划指导。

三、结语

在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和基层治理现代化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创新基层思想政治工作成为凝聚共识和维护稳定的关键命题。以数字技术助力传播模式革新,以本土文化盘活思政资源活力,以网格机制对接精准服务,既打造互动共生的局面、虚实融合工作生态更是形成分层分类与动态响应治理范式。这一多维创新实践不仅响应广大民众精神文化需求提升的现实要求,而且对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显示出思想政治工作对于基层社会治理的独特价值。

参考文献:

[1] 汤文杰 . 新时代国有企业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强化策略研究[J]. 上海企业 ,2025,(06):51-53.

[2] 巨秦利 , 李红卫 , 伍子晟 , 等 . 新形势下创新开展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J]. 航天工业管理 ,2025,(05):39-41.

[3] 孙玮 . 基层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与运用 [J]. 化工管理 ,2024,(09): 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