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党建视域下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育人模式探究

作者

闫蕴琦 乔文妤

河海大学 江苏南京 211100

摘要:新时期加强高校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创新体制机制,改进工作方式,对于提高党的基层组织思想政治工作能力,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具有现实意义。“一站式”学生社区作为学生社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重要阵地,通过聚焦“三融合三同力”,共建党建“育人共同体”,打造共建共享新园地,强化组织创新社区党建架构,整合资源深化党建育人内涵,强化学科打造社区育人共同体,探索社区党建育人模式具有创新价值。

关键词:“一站式”社区;党建;育人模式

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党的基层组织是根本。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基层党组织建设。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有效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激励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保持党员队伍先进性和纯洁性”。学生社区功能型党组织主要任务是组织学生开展理论学习、实践锻炼和志愿服务等,切实开展党员日常管理和教育引导,对学生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帮助服务学生成长的工作内容,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引领,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对于学生全面刻苦学习、身心健康成长、综合发展等方面做出重要引导作用。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以学生社区功能型党组织为载体,创新体制机制,以“一站式”学生社区党建工作模式探索为落脚点,改进工作方式,不断提高“一站式”学生社区为载体的基层党建工作,提升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能力。

一、探索“一站式”学生社区1+X党建工作育人模式具有创新价值

(一)强化组织引领,搭建社区党建架构

以学生社区为切入点,打造“一楼宇一党支部、一楼层一党小组、一寝室有一党员联系”的社区工作网络,学生社区党建纵向组织架构。建立领导干部定期与学生面对面交流、联学导学工作机制,促进领导干部深入社区联系结对工作落实落细,在加强政策宣传、强化支部建设、落实立德树人任务、联系服务群众等方面加强指导,不断提升“一站式”学生社区中党建工作的新能量。

(二)强化整合资源,深化党建育人内涵

实现社区党建工作与学校党建资源共享、共驻共建,深入拓展社区党建工作内容、范围、深度,打破学校党建工作“小循环”“内循环”,畅通各方参与渠道,实现专家学者下沉,营造社区学术氛围。邀请全国劳模、先进工作者、知名企业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杰出校友等进社区功能型党支部进行优秀事迹宣讲,让学生足不出户领略大师学术风采,激励学生成长,凝聚社区党建育人的新力量。

(三)强化学科优势,打造社区育人共同体

着力发挥学校学科专业、人才队伍、人力资源优势,以社区功能型党支部为着力点,与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签订共建协议,利用社会实践、志愿服务、课题研究等契机,由专业教师带领社区学生团队开展创新创业训练。让学生在社区党支部的面对面的交流分享中规划个人职业生涯、思考未来成长方向和大学成长道路,拓展社区党建育人的新途径。

二、“一站式”学生社区1+X党建工作育人模式实施路径

(一)聚焦思想、目标、行动融合

强化政治引领,将理想信念、社会担当、工匠精神转化为思政元素融入社区党建工作。举办“社区+主题党日”“社区+服务基层”“社区+实践探索”“社区+先锋榜样”等“党味”浓“鲜味”足的社区活动;设立“党员责任区”“党员先锋岗”,创建“党员示范宿舍”,开展党员联系宿舍活动,建立学生党员结对联系新生宿舍制度,促进学生党员在社区管理服务中发挥引领、服务作用。坚持党建引领,融合社区服务高质量建设。深入社区基层服务,开展“我为组织做件事”“党员服务先锋岗”等活动,开展“红色影院”、廉洁书画、摄影大赛等文化活动,创造温馨、融洽、积极的“一站式”学生活动文化氛围。积极推进社区党建信息化网络建设,改进社区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积极打造党务工作、学生服务、综合事务综合型网络平台,提升党性教育,建立一体化示范学习基地;依托线上党建信息平台、学生事务服务中心、网上办事大厅线上服务,构建“线上多渠道”学生事务双重服务框架,对学生事务的一体化服务工作不断改进,改善学生线下线上办事的综合体验,不断提高综合服务和办事效率。

(二)开展联学、领学、共学模式

多维度开展党建经验交流,党建实务探讨,创新机制探索,着力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联学”模式。立足党员干部教育模式创新,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四史”学习等,开展社区功能型党支部党建与学习交流,组织社区党组织骨干培训班、在社区开展线上线下实境课堂等,提升社区党组织理论学习深度,强化社区党员群众的理论武装。“领学”模式。在社区建立“学习社”开展领学联学导学,在社区打造“班导师-辅导员-任课老师-学生骨干”育人共同体,党员师生主动深入学生社区,走进“三室一厅”开展学情分析和调查研究。“共学”模式。依托品牌项目,编撰党务工作培训课件,充分发挥党员实境课堂功能,引导学生在亲身参与中增强实践能力、树立家国情怀,培养吃苦精神和创新创业能力。依托社区功能型党支部,线上线下结合举办招聘活动,线上信息点对点推送至学生;将各类招聘会信息公布至学生社区公共空间。招聘会、宣讲会在学生社区举办,依托支部建设开展面对面交流,优化学生就业体验。积极营造社区就业招聘氛围为低年级学生提供了解就业市场的条件,激发低年级学生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

(三)深化共建、共享、共育联动

推进社区功能型党支部与重点行业单位、企业等开展支部共建工作,持续强化党建引领发展、聚力发展、融合发展,不断激发基层党组织工作活力,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推动理论学习与基层实践深度融合,打造校地合作的新方式。聘任“实践导师”深入育人一线。邀请共建单位的实践专家、榜样模范等走进学生社区党支部,定期邀请知名企业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杰出校友到学生社区开展分享交流活动,启发学生成长。融通校内校外,融通课上课下,融通供给需求,着力培养创新人才。设立“实践岗位”助力朋辈帮扶。在社区功能型党支部构建“课程教学、咨询服务、实践活动、危机预防、自助成长”五位一体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设立“心理辅导师”“思想调解员”等实践岗位,在学生社区功能型党支部提供个体咨询服务以及“私人订制”式团体生涯辅导,助力学生做好生涯规划,推进大学生党员积极参与社区建设,在服务社会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深化“社区招聘”谋划育人新篇。发挥资源优势,企业下沉社区招聘,优化就业服务。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共产党员网,2022-10-16.

[2] 李洪生;涂宇峰;高校学生社区开放型组织生活的探索与实践[J];韶关学院学报;2012(5).

[3]蒋志飞.机关党建探索[M].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1-1.

基金资助:2023年度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一站式”学生社区1+X党建工作育人模式探究》(项目编号:2023SJYB0039)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闫蕴琦,女,河海大学,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乔文妤,女,河海大学,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高校党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