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班主任融合技能培养与品德塑造的管理策略研究
赵璟
西安商贸旅游技师学院 710068
一、引言
中职教育以 “培养具备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为目标,这一目标决定了中职教育必须兼顾 “技能” 与 “品德” 两大核心要素。中职班主任作为连接学校、家庭与学生的桥梁,是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与思想引导的直接管理者,其管理工作的有效性直接影响学生的成长质量。然而,当前部分中职班主任在管理过程中,存在 “重技能、轻品德” 或 “品德教育与技能培养脱节” 的现象,导致学生出现 “技能过硬但职业素养不足”“缺乏团队协作意识” 等问题。因此,研究中职班主任如何融合技能培养与品德塑造开展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中职班主任融合技能培养与品德塑造管理的现状与问题
(一)管理理念存在偏差,融合意识薄弱
部分中职班主任受传统教育观念影响,将管理工作的重心放在学生的纪律维护与学业成绩(尤其是技能课程成绩)上,认为 “只要学生技能达标,就能顺利就业”,忽视了品德教育对学生长远发展的重要性。例如,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更关注学生是否按时参加技能实训、实训成果是否达标,而对学生在实训过程中是否遵守操作规范、是否与同学协作完成任务等品德层面的表现关注不足。这种 “重技能、轻品德”的理念,导致技能培养与品德塑造脱节,难以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二)班级活动设计缺乏针对性,融合载体单一
班级活动是班主任开展技能培养与品德塑造的重要载体。但当前部分中职班主任在设计班级活动时,缺乏针对性与创新性,难以实现二者的有机融合。一方面,技能类活动多以 “技能竞赛”“实训操作”为主,活动形式单一,忽视了在活动中渗透品德教育,如团队协作、责任意识、诚信品质等;另一方面,品德类活动多以 “主题班会”“讲座”为主,内容空洞,与学生的专业技能学习结合不紧密,导致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品德教育效果不佳。例如,在开展 “职业道德” 主题班会时,班主任仅通过讲解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缺乏结合学生专业技能学习的案例分析与实践活动,导致学生难以将职业道德理念与实际技能操作结合起来。
(三)家校协同机制不完善,融合管理缺乏合力
中职学生成长需学校与家庭共同努力,但部分中职班主任开展家校协同工作时,存在沟通频率低、内容单一、家长参与度不高等问题,致家校协同机制不完善,难形成技能培养与品德塑造的融合管理合力。一方面,班主任与家长沟通多集中于纪律和成绩,对技能培养中品德表现及家庭品德教育沟通不足;另一方面,部分家长对中职教育认知偏差,忽视品德教育,参与度低,难配合开展融合管理工作。
三、中职班主任融合技能培养与品德塑造的管理策略
(一)更新管理理念,树立 “技能与品德并重” 的融合意识
中职班主任若要实现技能培养与品德塑造有机融合,需更新管理理念,树立 “技能与品德并重” 意识。一方面,要认识品德塑造对学生长远发展的重要性,将品德教育贯穿技能培养全过程;另一方面,要研究中职学生特点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结合专业技能学习需求,制定“技能 + 品德” 融合的班级管理目标。如计算机应用专业班级管理,可将 “掌握计算机操作技能” 与 “培养信息素养、诚信使用网络、团队协作开发项目” 等品德目标结合,明确管理方向。
(二)创新班级活动设计,丰富融合载体
班级活动是实现技能培养与品德塑造融合的重要途径。中职班主任要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与成长需求,创新班级活动设计,丰富融合载体,实现二者的有机融合。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开展 “技能 + 品德” 主题实践活动:结合学生的专业技能学习,设计具有针对性的主题实践活动,将品德教育渗透到技能实践中。例如,在烹饪专业的班级中,班主任可以组织 “爱心烹饪志愿服务” 活动,让学生利用所学的烹饪技能,为社区孤寡老人、困难群众免费上门做饭。在活动过程中,班主任可以引导学生树立 “服务社会、奉献他人” 的责任意识,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与团队协作能力;
举办 “技能竞赛 + 品德评选” 活动:在传统技能竞赛的基础上,增加品德评选环节,如 “最佳协作奖”“诚信操作奖”“创新思维奖” 等,引导学生在技能竞赛中注重品德表现。例如,在旅游专业的技能竞赛中,班主任可以设置 “帮助客人解决困难”“团队协作效率”“灰色收入处理”等评选指标,既考察学生的服务技能,又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与团队协作能力;
(三)完善家校协同机制,形成融合管理合力
中职班主任要充分发挥家庭在学生技能培养与品德塑造中的重要作用,完善家校协同机制,形成融合管理合力。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班主任要通过电话、微信、家长会、家访等多种方式,与家长建立常态化的沟通机制,定期向家长反馈学生在学校的技能学习情况与品德表现,同时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学习与生活情况,共同制定学生的成长计划。例如,班主任可以每月与家长进行一次电话沟通,每学期组织一次家长会,每学年进行一次家访,确保家校沟通的及时性与有效性;
开展 “家校共育” 主题活动:班主任可以组织开展 “家校共育”主题活动,邀请家长参与学生的技能培养与品德塑造过程。例如,在学生的技能实训成果展示活动中,邀请家长参观学生的实训作品,让家长了解学生的技能学习成果;在 “感恩父母” 主题班会中,邀请家长参与班会活动,让学生在与家长的互动中培养感恩意识与家庭责任感;
加强对家长的教育引导:班主任要通过家长会、家长学校等形式,加强对家长的教育引导,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中职教育观念,认识到品德教育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引导家长在家庭中开展品德教育,配合班主任开展融合管理工作。例如,班主任可以在家长会上讲解中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分享品德教育的方法与案例,让家长了解如何在家庭中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责任意识等。
四、结论
中职班主任融合技能培养与品德塑造开展管理工作,是顺应职业教育发展需求、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举措。当前,中职班主任在融合管理过程中仍存在管理理念偏差、班级活动载体单一、家校协同机制不完善、评价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为此,中职班主任需要更新管理理念,树立 “技能与品德并重” 的融合意识;创新班级活动设计,丰富融合载体;完善家校协同机制,形成融合管理合力。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技能培养与品德塑造的有机融合,提升班主任管理效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社会培养更多符合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石国彦. “中职班主任”管育并重”德育模式的构建.” { 炫动漫 } 7(2024):0081-0083.
[2] 张志盛.“浅谈立德树人理念下的中职班主任德育工作.”{ 名汇 } 7(2022).
[3] 马丙亮.“管育并重教育模式下的中职班主任管理策略.”{ 知识文库 } 16(2022):8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