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乙型肝炎诊断中生化指标检验的应用价值分析
胡晓丹
敦化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检验科 吉林省 敦化市 133700
慢性乙型肝炎是乙型肝炎病毒长期感染引起的肝脏慢性疾病,其早期多无明显症状,病程隐蔽,但若未及时干预,可能发展为肝硬化或肝细胞癌,对患者健康和生命构成严重威胁 [1]。因此,早期识别和准确诊断对于防止疾病进展、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价值。生化指标检测作为评估肝功能的重要手段,可通过对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总胆红素、总胆汁酸及肝细胞损伤相关酶类的分析,反映肝脏合成功能、代谢状态及损伤程度,为临床判断提供可靠依据。近年来,随着检验技术的不断提升,前白蛋白、转铁蛋白及腺苷脱氨酶等新型指标在临床中显示出较高敏感性和特异性,能够更早地提示慢性乙型肝炎的病变,并辅助病程动态监测。本文结合临床检测结果,重点分析生化指标在慢性乙型肝炎诊断、病情评估及个体化治疗中的应用价值,以期为临床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优化患者干预策略。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筛选2024 年1-12 月1 年期间确诊的慢性乙肝患者设置为研究组,另选择同一时段 30 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对照组:男性 16 例、女性14 例,年龄范围25-80 岁,平均值 51.78±10.35 岁,研究组:男性15 例、女性 15 例,年龄范围 26-78 岁,平均值 51.91±10.20 岁;通过统计学软件实施两组对比,可得到 P>0.05 ,分组成立。
1.2 方法
全部受检者均使用迈瑞全自动生化分析仪(7600 型)检测生化指标。检测前对受检者进行宣教获取其配合,保持空腹状态下采集空腹静脉血,采集 5mL 后以 3000r/min 的转速、 10cm 的离心半径离心处理 10min ,提取血清采用配套试剂测定各项生化指标,包括肝功能指标和白蛋白等指标。
1.3 评价指标
纳入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总胆红素、总胆汁酸等各项指标,对比两组受检者上述指标差异。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 SPSS25.0 软件包分析,计数资料用率表示、卡方检验,(
)表示等计量资料并采用t 检验,以 P<0.05 表示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结果如表 1、2。研究组白蛋白等生化指标检测水平低于对照组,肝功能生活指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表1 两组生化指标检验结果对比(
)

表1 两组生化指标检验结果对比(
)

3 讨论
乙型肝炎是一种由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引起的肝脏疾病,对人体健康具有严重威胁,可造成肝细胞损伤,严重时甚至可能危及生命。早期症状通常不明显,部分患者仅表现为轻微疲倦或食欲减退,因此容易被忽视。若急性乙型肝炎未得到及时控制,一部分患者可能发展为慢性乙型肝炎,长期肝脏损伤可进一步导致肝硬化或肝细胞癌 。因此,及时识别疾病、准确诊断和科学干预,对控制病情发展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在临床实践中,常规生化检测和血常规检查是最基础且应用广泛的检测方法。生化检测包括白蛋白、总胆红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等指标,可反映肝细胞合成功能及受损程度;血常规检测可评估白细胞、淋巴细胞及血小板计数,提示机体免疫反应及炎症状态。然而,这些常规指标特异性有限,其他疾病也可能引起类似异常,仅依靠常规检测难以完成最终诊断。近年来,随着生物化学检测技术的不断发展,前白蛋白、转铁蛋白、总胆汁酸、亮氨酸氨基肽酶、腺苷脱氨酶及 5′ ′ - 核苷酸酶等新型指标逐渐被引入临床,能够更敏感地反映肝脏损伤及代谢异常,为慢性乙型肝炎的诊断及病程监测提供科学依据[3]。
本研究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上述指标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肝病组白蛋白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提示肝细胞合成功能减退,同时反映机体蛋白质营养状况下降。前白蛋白作为短半衰期蛋白,其血液浓度可快速反映近期肝脏合成功能,肝病组前白蛋白显著下降,说明其在早期肝损伤评估中具有较高敏感性。转铁蛋白水平下降表明肝脏蛋白合成功能减弱,同时可能影响体内铁离子运输和储存,对临床管理具有参考价值。在胆红素及胆汁酸相关指标方面,肝病组总胆红素升高,提示肝细胞对胆红素的摄取、结合及排泄能力受损。总胆汁酸水平升高则反映胆汁生成及分泌存在障碍,血中胆汁酸积聚可提示肝内胆汁淤积,对判断疾病活动度及疗效评估具有重要意义。肝细胞损伤相关酶指标显示,肝病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显著升高,说明肝细胞膜完整性受损,是评价肝损伤的敏感指标。亮氨酸氨基肽酶升高反映肝内胆道及细胞外基质可能受损,提示肝脏损伤范围较广。腺苷脱氨酶参与嘌呤核苷酸代谢,其升高表明肝细胞修复过程中代谢活性增强,同时可提示慢性病变残留[4]。 5′ ′ - 核苷酸酶水平升高进一步证实肝细胞及胆道系统受损,为慢性乙型肝炎病情监测及疗效评估提供参考。
综上所述,慢性乙肝患者伴随生化指标异常,对其进行生化指标检验能够辅助疾病诊断。但需要注意的是生化指标检验可能缺乏特异性,不可作为诊断的唯一标准,需要结合其它方式联合诊断,从而做到早诊断、早治疗。
参考文献
[1] 郝宽娣 . 生化检验中肝功能指标检测在肝硬化患者中的诊断价值 [J]. 实用检验医师杂志 ,2024,16(1):40-43.
[2] 陈彩霞 , 冯令枝 . 生化检验项目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分期的关系分析 [J].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版),2023,7(23):111-114.
[3] 朱妍妍 . 生化指标和血常规检验在慢性乙型肝炎诊断实施中的实际效用 [J]. 健康之友 ,2024(15):224-226.
[4] 粟理礼 , 辛杰 , 吴永彬 .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生化指标与肝组织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分析 [J]. 中国现代医生 ,2022,60(30):7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