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学实施课程思政策略研究
杨江
陕西省汉中市城固县城关中学
课程思政是指把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科教学结合起来的一种教育思想,是通过学科知识传授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初中阶段的物理知识中涉及到了力学、电学、热学等多个方面的内容。这些知识可以用来帮助大家了解自然界的法则,还可以加入爱国主义、科学精神、社会责任等德育内容。根据调查,在物理课里渗透课程思政可以提升学生们的兴趣度以及思维度还有责任感,而且还能让课堂更具教育价值。
一、初中物理课程思政现状分析
传统的初中物理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物理成绩的提升,教学内容多以多角度,全方面地对教材知识内容进行各类变式训练为主,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局限较多。第一,教学内容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度不高,大多数课堂还是以知识传授、技能训练为主,缺少思政元素的融入;第二,教学方式比较单一,课堂互动探究活动少,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得思政教育很难自然地融入课堂实践 [1]。评价体系偏向于学科知识掌握,对于学生科学素养、价值观念和社会责任感位,使得课程思政的目标难以量化和落实。从整体上看,初中物理课程思政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上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二、初中物理课程思政策略设计
(一)优化课程内容,融入思政元素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优化课程内容,将思政元素融入课程,是实现课程思政目标的途径。教师要从物理知识体系中发掘可以承载价值观教育的内容,在课堂上渗透科学精神、社会责任感、创新意识、国家发展等理念。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合理选择教学主题与案例,让学生在学习物理概念、定律和实验技能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洗礼。还要注意内容的系统性和层次性,把思政元素与学科知识自然结合起来,使课堂教学既要保证知识传授的科学性,又要保证价值观教育的连续性和有效性,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例如,在初中物理北师大版《长度及其测量》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讲到测量工具和方法的时候,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认识中国古代科学家的测量实践活动和成果,并联系现代工程测量实例,突出科学精神和严谨态度。讨论测量在国防建设、科技创新和社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创新意识。在实验环节中,教师要突出规范的操作以及数据的准确,让学生在掌握长度测量方法的同时,自觉养成科学的态度以及严谨的精神,从而实现物理知识的学习和价值观教育的有效融合,提高物理教学的育人功能。
(二)创新教学方法,提升课堂参与
创新教学方法是初中物理课程思政有效实施的途径。通过引入探究式学习、合作学习、小组讨论、项目活动,教师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课堂的互动性,参与感。在教学的过程中重视问题情境的创设,使学生在解决物理问题的同时也要考虑科学精神、社会责任、价值观念等,达成学科知识和思政教育的融合。借助多媒体技术、虚拟实验,信息化的教学方式,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增强教学的直观性,趣味性,从而增强学生对课堂的投入度,达到思政目标自然渗透,落实的目的。
例如,初中物理北师大版《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教学时,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做弹簧、音叉、纸杯传声实验,观察到振动产生声音的现象,最后讨论得出规律。教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设计实验方案并记录数据,鼓励他们自己去探究,去交流。在其中,课堂不仅注重于对于物理知识的掌握,也包含了对于科学精神和团队协作的意识。通过探究并相互交流,学生于动手操作及思考分析之时加强对自己有关声音原理的认识,并且可使课堂的参加度得以提高,这样就将物理知识学习与课程思政的目标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而激起学生自己去学习以及有所创造的欲望。
(三)完善评价体系,强化科学态度衡量
初中物理课程思政实施中,完善评价体系也是保证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方面。评价不仅要考查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掌握、物理实验技能的熟练程度,更要考查科学态度、科学的价值观、社会责任感。通过设计多种评价指标,涉及课堂参与情况、探究能力状况、合作精神强弱、新思想意识存在与否等,教师便能全面认识学生在学习过程里的总体情形[2]。而且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有利于及时地了解到学生的学习情况,有利于教学的调整。一个完善健全的评价体系可以促使学生在学习学科知识的同时形成正确的科学态度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做到知识传授与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
例如,在初中物理北师大版《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教学中,在观察平面镜成像实验的时候,老师除了要考核学生能不能正确说出像的位置以及像的特点以外,还要看学生实验的操作是否规范,数据记录是否准确,小组合作交流讨论的积极程度如何。学生在实验报告中反思实验步骤和方法是否合理,给出改善意见,阐述实验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通过课堂观察、实验记录和报告评价结合,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科学态度的培养,从而达到知识学习与思政教育相融合的目的,使学生具有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和自主探究的精神。
结论:
初中物理课程思政的开展是学科教学的延伸,也是德育育人的一种途径。在课程内容上进行优化,在教学方法上进行创新,在评价机制上进行完善,在教师培养上进行提升,在课堂教学中很好地把传授知识和传递价值观统一起来。在未来,要进一步推进信息化手段与探究式教学的融合,强化课堂互动,强化自主学习,注重家校协同和社会实践。让学生在学习物理的同时,能够形成科学精神、社会责任感,创新意识,为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实现全面育人目标注入持久动力,助力推进教育现代化发展。
参考文献:
[1] 何婧 , 高永伟 , 李广富 , 等 . 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的初中物理教学研究 [J]. 物理通报 ,2021,000(012):64-66,70.
[2] 周 丽 芳 . 初 中 物 理 教 学 中 渗 透“ 课 程 思 政” 的 策 略[J].2024(16):132-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