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养导向下小学整本书阅读跨学科表现性评价实践
陈雪莹
重庆市沙坪坝区莲光小学校 400032
引言:2022 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综合运用多种方法阅读整本书”。阅读整本书需打通课内外、联通多学科。但当前的表现性评价存在局限:一是载体单一,聚焦静态检查,忽视思维、审美等深层素养;二是学科融合浅,未体现跨学科关联。为此,需探索跨学科表现性评价路径,落实课标理念。
一、“三阶三维” 评价模型构建
依据小学低、中、高学段学生认知发展规律,解读部编版小学语文“快乐读书吧”,构建“三阶任务链 + 三维评价量规”模型。“三阶任务链”按学段特点设计递进逻辑,低学“兴趣激发→感官参与 $$ 简单表达”,中学段“问题驱动 $$ 方法实践→成果迁移”;高学段“质疑发现→深度探究→创新应用”。“三维评价量规”紧扣跨学科融合:低学段关注创意度,结合基础参与、语言模仿;中学段重迁移度,关联文本关联、实践效能;高学段聚焦创新度,衔接思维深度、表达精准。以此实现评价与学段认知、学科融合的适配。
二、跨学科评价维度解析
低学段的创意度评价,聚焦学生直观形象思维,鼓励以童趣化方式融合多学科元素,如将语文词句、美术色彩、音乐节奏等进行拼贴组合,核心是基于感官体验的趣味创意。
中学段的迁移度评价,契合学生逻辑思维发展,强调语文与数学、科学等学科的双向迁移与互动,服务于跨学科主题理解与问题解决,核心是多学科知识与方法在整合运用中的关联性、合理性及对问题解决的支撑。
高学段的创新度评价,适配学生抽象与批判思维,要求整合多学科思维与方法创造出突破常规的成果,核心是跨学科思维碰撞后的新颖创造。
三、分学段实践:模型与“快乐读书吧”书目融合
(一)低学段:《小鲤鱼跳龙门》“具象体验式任务”
三阶任务链的兴趣激发环节可引导学生观察鱼缸中的鲤鱼,结合科学知识认识习性,用“像____ 一样”的句式比喻表达,实现语文与科学的初步联结;感官参与环节,用数学量感认知搭“龙门”,美术创意绘连环画,结合音乐节奏编唱包含“勇敢”关键词的儿歌,促进多学科融合;简单表达阶段,手持连环画,用“跳、顶、冲”等动词复述情节,输出语文表达。
与之对应的三维评价量规从参与度、模仿度和学科融合创意度展开。参与度主要关注学生在语文对话、音乐唱游等跨学科互动中的频率,如课堂上运用语文句式互动、跟随音乐做动作的次数;模仿度考量学生在语文词句模仿、美术手工、音乐节奏模仿等方面的跨学科表现;学科融合创意度则依据学生在美术色彩搭配、音乐节奏编创、语文想象融合等方面的独特性进行评判。
(二)中学段:米·伊林版《十万个为什么》“项目探究式任务”
三阶任务链的问题驱动环节,可从“水的故事”中提取原理,引导学生设计容器蒸发对比实验,联结语文文本与科学原理;方法实践环节,用数学统计知识记录水量,撰写《水的消失日记》并引用书中原理,绘制实验简笔画,打通语文、数学、科学边界;成果迁移阶段,制作“家校节水手册”,包含实验结论与生活建议,实现知识跨学科迁移。
三维评价量规中文本关联度的评价主要检查学生在运用语文与科学、数学知识时的准确性,如学生能否通过标注的书中原理来解释实验现象;学科融合迁移度的评价需关注语文知识向数学统计、科学观察等领域迁移的合理性与深度;实践价值的评价则基于学生融合多学科知识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如“家校节水手册”中的建议是否兼具学科知识与生活实用性。
(三)高学段:《西游记》 “思辨实践式任务”
侧重培养学生的跨学科逻辑思辨与创新表达能力。三阶任务链以“思辨辩论”为核心推进,质疑发现环节,引导学生通读全书,从人物成长、团队协作、主题意义等角度提炼“取经成功的关键是优点互补还是缺点包容?”等辩论议题,并从对应回目中提取初步证据,建立文本与思辨点的关联;深度探究阶段,分组围绕议题调用多学科知识进行分析,用语文梳理人物言行的文本细节,用数学统计相关情节的出现频次,结合生活中与人相处的经验分析团队互动,形成包含“论点 + 文本依据 + 跨学科支撑”的论证框架;创新应用环节组织辩论,用数学数据和文本细节支撑或反驳观点,辩论后撰写复盘报告,反思跨学科知识应用的合理性与文本解读的深度。
三维评价量规聚焦思辨与创新的融合,思维深度的评价看学生能否结合生活经验、多学科所学挖掘议题背后的意义;表达精准度的评价考察学生文本引用的准确性、逻辑链条的严密性和表达的恰当性;学科融合创新度的评价关注跨学科知识与文本分析结合的新颖性,如用统计计数计算情节占比、结合生活经验分析“缺点变优势”的情况等。
结语:分学段跨学科表现性评价模型,立足小学各学段认知规律,以“创意度、迁移度、创新度”为跨学科评价支点,破解评价单一与学科融合不足难题,实现核心素养在小学整本书阅读教学中的分学段落地。未来需持续深化模型与教学实践的融合,优化任务设计与评价细则,推动整本书阅读教学向更深层次发展。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S].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2.
[2] [ 美 ] 鲍勃·伦兹 ,[ 美 ] 贾斯廷·韦尔斯 ,[ 美 ] 萨莉·金斯顿 . 变革学校:项目式学习、表现性评价和共同核心标准 [M].周文叶,盛慧晓,译。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20.
[3] 刘莘 . 以教师之思,促学生之问:整本书阅读教学的理念、方法与案例 [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