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新生儿低血糖危险,及时喂养与治疗要点全解析

作者

潘艳

广西贺州市人民医院 新生儿科 广西贺州 542899

低血糖我们并不陌生,但多数人对其认知是发生于青少年及成人群体中,而不知道新生儿也会出现低血糖。新生儿群体出现低血糖是比较危险的,研究发现,新生儿低血糖的发病时间、血糖水平及持续低血糖时间与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发病越早、血糖值越低且持续时间越长,损害越严重,出现智力障碍、脑瘫等的风险越高。因而早期规范管理与治疗至关重要。下面将对低血糖新生儿的喂养与治疗要点进行全面解析。

1 重视喂养,预防低血糖的发生

新生儿出生后的及时喂养至关重要,在新生儿出生后的半小时就应当进行首次喂养,以补充新生儿所需能量。母乳是最理想的营养来源,其中的营养成分能够有效满足新生儿所需,且容易消化和吸收,是任何配方奶粉都无法替代的。而除了营养优势外,母乳喂养对于新生儿血糖水平的稳定有利。因此,鼓励产妇分娩后坚持母乳喂养。而针对确实无法进行母乳喂养的情况,可选择适宜的配方奶粉作为替代。在喂养频率方面,每次喂养间隔时间控制在 2-3 小时比较适宜,在确保新生儿获得足够营养和能量摄入的同时,又能够避免因为过度喂养给他们的消化系统造成负担。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对于营养的需求比较旺盛,可适当将喂养的间隔时间缩短,喂养频率增加,以确保他们获得充足的营养和能量。针对存在低血糖高危因素的新生儿,需做好血糖的监测,根据新生儿出生体重对喂养量进行精准计算,确保营养和能量供给充足,并且每次喂养后 30 分钟需要开展规范的血糖筛查,喂养 1 小时后,可对新生儿足跟血进行采集,确保血糖检测准确性,动态观察新生儿血糖变化,以及时调整喂养方案。

2 规范治疗,维持正常血糖水平

新生儿低血糖对于新生儿来说是一种比较危险的情况,如果不及时干预,可能影响到新生儿的大脑发育。因此临床需要高度重视新生儿的这一急症,采用科学的治疗方法,将新生儿血糖水平维持在正常范围内。以下为新生儿低血糖的治疗要点:

(1)静脉输注葡萄糖。针对因为某些原因无法通过经口喂养进行营养和能量补充进而导致血糖水平偏低的新生儿,可以静脉输注葡萄糖的方式来帮助其维持血糖水平的正常。初始阶段,为新生儿输注较低浓度的葡萄糖溶液,后续结合新生儿血糖变化以及反应情况,将葡萄糖溶液浓度慢慢增加。循序渐进调整以避免血糖水平出现比较大的波动,进而降低因此而可能导致的各种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实现对新生儿血糖水平的精准控制,保证其处于健康和安全范围。

(2)补充液体和电解质。新生儿如果出现低血糖伴脱水或电解质紊乱的问题,不仅会对血糖水平造成影响,还可能引发其他系统功能的异常。针对此种情况,需要采取补充体液和电解质的治疗策略,弥补机体所丢失的水分及矿物质,使脱水症状得以缓解、电解质平衡得以恢复、身体其他系统功能得以正常发挥,帮助新生儿改善整体健康状况,维持稳定的血糖水平。

(3)加强血糖监测。在对新生儿低血糖进行治疗期间,需要做好对其症状变化及反应情况的观察,及时发现并发症发生迹象,做好预防与处理工作。加强对新生儿血糖水平的监测,可通过便携式血糖仪开展床旁即时检测,还可定期采集静脉血进行实验室检测,掌握新生儿血糖变化趋势。而如果监测数据显示血糖水平异常,立即干预,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治疗方案调整,切实保证新生儿的治疗安全,促进其临床结局的改善。

(4)对因治疗。对于新生儿低血糖的治疗,不能仅仅关注血糖水平的改善,还要深入研究导致新生儿低血糖问题的潜在因素,对各种可能的原发疾病进行排查,母体合并有妊娠期糖尿病、新生儿有感染征象、内分泌代谢疾病等都可能成为新生儿低血糖的致病因素。因而需要通过必要的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等对病因加以明确,然后针对这些病因进行治疗和干预,这样才能从根源上使新生儿低血糖问题得到解决,有效避免这一问题反复出现,确保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及长期预后。

新生儿低血糖是对新生儿健康构成威胁的一种常见问题,为了避免这一问题的出现,需要特别重视喂养,鼓励母乳喂养,严格把控好喂养间隔时间、喂养量。而对于已经出现低血糖问题的新生儿,在科学喂养的同时,也要进行规范治疗,及时进行葡萄糖、液体及电解质的补充,同时加强对新生儿血糖水平的监测,尤为重要的,积极探究导致新生儿低血糖的病因,开展对因治疗。通过以上预防和处理,绝大多数新生儿的低血糖问题都能得到解决。医护人员及广大家长要牢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这一原则,保持高度警觉,出现问题不惊慌,以更好地守护新生儿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