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胆囊结石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的并发症预防及护理

作者

李树岭

黄骅市骨科医院,061100

胆囊结石是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其发病率随年龄增加而上升。随着腹腔镜技术的成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成为治疗胆囊结石的标准方式。尽管 LC 创伤小、恢复快,但术后仍存在一定的并发症风险,如胆漏、出血、感染、术后腹胀及肠道功能恢复延迟等。因此,研究术后并发症的相关因素并探索有效的护理干预策略,对提高手术安全性与患者恢复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回顾性纳入 2024 年 8 月至 2025 年 7 月期间在本院普外科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LC)治疗的胆囊结石患者共 110 例。患者中男性 48 例,女性 62 例,年龄范围为28–74 岁,平均年龄为 52.3±10.9 岁。

纳入标准如下: ① 年龄在 18 岁至 75 岁之间; ② 经腹部超声或CT 确诊为单纯性胆囊结石,无并发性胆总管结石或胆囊癌表现;③ 接受择期LC 治疗,手术过程顺利,无中转开腹记录; ④ 术前各项基础生命体征平稳,可耐受麻醉与腹腔镜手术; ⑤ 具备完整的临床资料和护理记录; ⑥ 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本研究方案。

排除标准包括: ① 合并严重心脑血管、肝肾功能不全或凝血功能障碍者; ② 存在胆道畸形、广泛腹腔粘连或曾接受腹部大手术者; ③ 合并急性胆囊炎、化脓性胆囊炎、胆囊穿孔者; ④ 检查提示胆总管结石、胆囊息肉或胆囊占位性病变者; ⑤ 有精神障碍、沟通障碍或依从性差,无法配合术后护理干预者。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围手术期护理,具体包括:向患者宣教手术流程、术后注意事项、术前禁食水管理等基础信息,稳定患者情绪;严格无菌操作,监测生命体征,协助术中体位调整;切口护理、饮食恢复指导、引流观察、用药依从性监测、病情记录及并发症警惕等术后护理;

简要告知术后康复期注意事项,定期复查。

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系统化护理干预,采用以“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 ERAS)”理念为核心的多维度护理模式,具体包括:专业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面对面访谈,评估其心理状态,对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进行干预,引导树立康复信心;同时教授术前深呼吸练习、床上肢体主动运动,为术后功能恢复打下基础;配合麻醉科进行呼吸循环监控,术后第一时间评估意识、疼痛评分与引流液情况,预防苏醒期并发症;提倡术后 6小时内协助患者床上翻身、坐起,并逐步下床活动,鼓励肢体功能锻炼以预防血栓;进食上,遵循“少量多餐,循序渐进”的肠道功能恢复策略;建立术后 48 小时内重点观察制度,包括监测引流液性状、记录体温变化、注意黄疸表现及右上腹压痛等指标,及早识别胆漏、切口感染等常见并发症苗头,并给予针对性干预(如换药、调整抗生素、影像复查等);出院前由护理团队制定个体化康复计划,通过电话随访、微信小程序跟踪回访,延续护理服务,提升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1.3 观察指标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如出血、胆漏等);住院时间;术后第 7天的生活质量评分(采用SF-36 量表)。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 26.0 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表1 两组结果对比

3. 讨论

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来看,干预组较对照组并发症总体发生率明显下降,提示系统护理在围手术期的早期风险识别、并发症预警与处理机制中起到了积极作用。研究指出,胆漏多发生于术中胆道显露不足、结扎不严或引流不畅时,而强化术后引流观察、引导患者早期活动及科学排气排便,有助于腹腔内压力调节与胆道引流通畅,从而降低胆漏与腹腔积液风险。此外,切口感染虽为常见术后问题,但通过提高术后伤口管理标准、加强无菌观念及营养支持,可有效防范此类并发症的发生。

住院时间的缩短不仅反映了病情恢复的加速,也间接说明护理干预对整体康复路径的优化。干预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这与其所接受的“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相一致。通过术前心理调适、术后早期下床活动及科学饮食管理,患者更易实现生理功能的快速重建,减少静脉血栓、肠麻痹等延迟出院因素。

更值得关注的是生活质量评分方面的显著改善。干预组患者在身体功能、活力、社会功能及情感角色等维度的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说明护理干预对患者术后整体生活状态的重塑具有持续影响。这种影响不仅体现在躯体症状的缓解上,更体现于患者对术后恢复过程的主观感知与社会适应能力。系统护理中对于患者心理状态、社会支持和个体差异的动态评估,使得干预更加精准和人性化,从而形成良性反馈循环。

本研究结果亦提示,传统的单一常规护理模式难以全面满足术后患者的康复需求。特别是在快速康复理念日益成为主流的当下,护理工作不再是“被动响应”,而应当是以“风险预测与康复促进”为导向的主动过程。

参考文献:

[1] 叶国武 . 胆囊结石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评估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基层医学论坛 ,2025,29(22):64- 67.

[2] 常武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胆囊结石并胆囊炎患者术后恢复及炎性因子的影响 [J]. 临床医学 ,2025,45(03):40- 42.

[3] 刘兴艳 , 张玉婷 . 整体护理对胆囊结石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 [J]. 继续医学教育 ,2025,39(01):184- 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