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基于电信云网能力的发电机组智能监管平台

作者

阳涛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桂林分公司 广西桂林 541001

一、实施背景

随着我国通信事业的迅猛发展,通信手段不断现代化,各类通信设备不断更新,技术水平提高,通信管理部门的装机容量不断扩大,各类通信设备都要求提供不间断、高质量稳定的供电电源。通信设备的运行所需的交流电源,主要由电力部门提供,但是,当遇到电力部门正常检修或电网故障而停电时,就必须依靠自备的发电机组来发电,以保证通信设备所需交流电源供给,而发电机组发电是需要消耗燃油的,发电时间又是随机、不确定的,那么发电用油管理难题就随之而来,目前通信运营商对发电机组的运行监管几乎都存在以下问题:

1. 针对固定式发电机组及移动式发电机组的发电时间、发电时长、发电次数、发电功率、发电油耗、油费充值等数据,无法实现自动监测和管理,发电油耗统计、油费管理等全靠人工进行,无有效的技术监管手段和数据,很容易发生管理漏洞而滋生动力用油“微腐败”问题。现有的动力环境监控系统通过升级改造也只能监测部分发电机组运行数据,无法做到对发电地点进行定位,以及发电油耗的监测计量。

2. 移动式发电机组无市电来电检测与提示功能,维护人员完成发电后会开展另一项工作,工作结束后才会赶往机房查看发电情况,此段过程中市电来电后发电机仍然处于运行中,容易造成过度发电,浪费资源且不利于绿色低碳运维。

3. 无线基站第三方的发电保障,无法对发电地点、发电时间、发电时长、发电次数、发电功率、发电油耗等进行实时监测,费用结算无可靠有效数据支撑,造成结算困难且有争议。

二、实践思路

通过开发“发电机组智能监管系统”及配套的底端监测硬件,基于中国电信云网能力底座,打造面向发电机组运行数据监管 (AIOT) 物联平台产品,实现发电机组的“发电地点、发电时间、发电时长、发电次数、发电功率、发电油耗”等运行数据的实时监测,采集到的数据是通过 4G/5G 透传或以太网传输网络上传至云服务器。运维人员通过 PC 端 ( 网页版 ) 或手机 APP,随时随地可进行查询及监管发电机组运行数据,系统平台可根据实际需求生成统计报表,解决人工监管的费用高、数据不准确及与第三方发电保障结算难的难题。

1. 开发发电机组启动电池监测模块,实现启动电池电压监测功能,系统能够实时监测发电机组启动电池平时的浮充电压、机组启动电压,智能评估启动电池的好坏,及时发出预警提醒,便于维护人员及时了解启动电池运行状态,及时更换故障电池,解决因电池容量不足发电机组启动困难的难题,确保发电机组稳定安全运行;

2. 开发市电监测模块,采用感应交流电的监测方式,利用电磁感应的原理检测线路是否带电,系统安全可靠,维护人员使用不会因误碰而触电,停电、来电能够及时,可避免过度发电,降低成本;

3. 采用混合定位技术,解决目前 GPS 定位系统在室内、桥底、繁密树林内等场景定位困难的问题,拓宽了定位场景,实现发电场所精准定位,避免虚假发电的情况

4. 优化硬件与软件兼容性,实现远程数据修改、升级功能,提升远程维护及自动化能力。

三、创新点

(一)市电智能监测

为了实现市电的智能监测与管理,我们设计了一套高效的监测系统。该系统能够实时监测市电的供电状态,确保第一时间发现市电异常情况,如断电或电压不稳等,从而有效保障用电设备的正常运行。同时,系统还具备来电报警功能,一旦市电恢复正常供电,系统会立即发出报警信号,及时提醒发电人员关闭发电机组。这一功能不仅能够避免发电机组的无效运行,减少燃油的浪费,还能显著降低碳排放,符合绿色、低碳的环保理念。通过这套智能监测系统,我们能够实现对市电供电情况的精准掌控,提高用电效率,降低运营成本,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二)自主国产芯片集成电路设计

在国家自主创新政策的积极推动下,我们紧跟集成电路行业的蓬勃发展趋势,致力于在数据采集设备的传输模块中采用完全国产芯片。这一举措不仅是对国家自主创新战略的积极响应,更是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国外芯片供应受限、技术封锁等“卡脖子”问题。通过采用国产芯片进行采集设备的集成电路自主研发设计,我们能够确保设备在数据传输、信号处理等方面的稳定性和高效性,从而满足设备终端多样化的通信需求。这不仅有助于提升我国在全球集成电路产业链中的地位,还能有效保障国家信息安全,推动相关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未来,我们将继续加大自主研发力度,推动国产芯片在更多领域实现广泛应用。

结束语

本项目能够提供发电机组运行及使用的数据,实现发电机组自动化管理,对发电地点、发电时长、功率、油耗等进行实时定位和监控,为燃油油量审计提供数据支撑,为有效控制和压降化石能源碳排放指标提供手段。解决了以往发电用油管理难、漏洞多的痛点,降低了企业运营成本,减少碳排放,同时也能很好的解决与铁塔、通服等基站第三方保障发电结算难的问题。将彻底改变目前发电机组靠手工、粗糙的管理问题,全面进入自动化、大数据的精准自动化管理的时代,避免燃油流失、减少发电费用、降低人工成本,为数字化转型和激发科技创新能力提供有力的帮助,助力企业、社会绿色低碳运营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毕延光 . 通信局站油机市电供电自动化改造方法实例 [j]. 信息通信 . 2012 (01)

【2】李胜民 , 焦素敏 , 杨新征 . 浅谈中国电信的动力集中监控及备用发电机组的自动化 [j]. 移动电源与车辆 . 2001 (01)

【3】杨新征 , 张俊浩 . 电源维护改革、集中监控及备用发电机组的自动化改造 [j]. 通信电源技术 . 2000 (02)

作者简介: 姓名:阳涛,性别:男,民族:汉,籍贯:桂林,学历:本科,单位: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桂林分公司。

研究方向: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单位所在省市及邮编:广西桂林54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