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小深孔钻削加工技术的研究
刘海洋 徐显斌 席风雷
西安航天发动机有限公司
微小深孔钻削加工技术是精密制造领域的关键技术,在航空航天、医疗器械等高端制造中需求迫切。其因孔径小、长径比大,面临刀具易损、排屑困难等难题。本文研究该技术关键要素,为突破加工瓶颈、提升制造精度提供思路,助力相关产业发展。
一、微小深孔钻削加工技术概述
(一)微小深孔的定义与特点
微小深孔通常指孔径较小且长径比较大的孔,其加工难度远超普通孔。孔径微小使得刀具尺寸受限,刚性与强度降低,在加工中易折断。长径比大导致排屑困难,切削热难以散发,易造成刀具磨损加剧和工件热变形。同时,微小深孔对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要求极高,任何微小偏差都可能影响零件性能,这对加工技术和设备提出了严苛挑战。
(二)微小深孔钻削加工的应用领域
在航空航天领域,发动机叶片、燃烧室等关键部件有许多微小深孔,用于冷却、燃油喷射等,对提高发动机性能和可靠性至关重要。医疗器械制造中,如人工关节、血管支架等,微小深孔用于实现特定功能或药物释放,关乎患者生命健康。电子行业里,印刷电路板、微机电系统等也有大量微小深孔,满足电子元件小型化、集成化需求,推动电子产品不断升级。
(三)微小深孔钻削加工技术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微小深孔钻削加工技术取得一定进展。刀具材料不断改进,硬质合金、金刚石等材料的应用提高了刀具耐磨性和使用寿命。加工工艺方面,振动钻削、激光钻削等新技术不断涌现,为解决传统加工难题提供新途径。然而,仍存在诸多问题,如加工精度不稳定、排屑不畅、刀具成本高等,制约着该技术进一步发展,需要持续深入研究加以解决。
二、微小深孔钻削加工技术的关键要素
(一)刀具设计与选择
刀具设计是微小深孔钻削加工的核心所在,其设计质量直接关乎加工的成败与效果。刀具几何形状对切削性能有着全方位的影响,主偏角、副偏角、前角和后角等参数的精确设计是关键。主偏角的大小决定了切削力在刀具径向和轴向的分布情况,同时影响排屑方向,合理的主偏角选择能够优化切削力分布,使切屑顺利排出,避免切屑堵塞孔道。副偏角的减小能有效增大刀具与工件的接触面积,提高刀具强度,在承受较大切削力时不易发生崩刃等损坏,进而减少刀具磨损,延长刀具使用寿命。前角和后角则对切削刃的锋利度和刀具耐用度起着关键作用,合适的前角可使切削刃更加锋利,降低切削力,提高加工表面质量;后角则能减少刀具后刀面与工件已加工表面的摩擦,提高刀具耐用度。刀具材料选择同样不容忽视,硬质合金刀具凭借其较高的硬度和耐磨性,在一般材料加工中表现出色;而金刚石刀具以其极高的硬度和良好的导热性,成为加工高硬度、高脆性材料的理想选择,能获得更好的表面质量。此外,刀具涂层技术可进一步提升刀具性能,如 TiN、TiAlN 等涂层,能在刀具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保护膜,增强刀具耐磨性和抗氧化性,提高刀具在高温、高速切削环境下的性能。
(二)工艺参数优化
工艺参数优化对于提高微小深孔钻削加工质量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切削速度是影响切削热产生和刀具磨损的关键因素之一,速度过高时,单位时间内切除的材料增多,切削热会急剧增加,过高的温度会加速刀具磨损,甚至导致刀具失效;而速度过低则会使加工效率大打折扣,无法满足生产需求。进给量对切削力和表面粗糙度有着直接影响,进给量过大时,切削力会显著增大,这可能导致刀具折断,同时也会使工件产生较大的变形,影响加工精度;进给量过小,虽然切削力较小,但加工效率低下,而且可能产生积屑瘤,影响表面质量。钻削深度与孔径、刀具刚性和工件材料密切相关,需要根据这些因素综合考虑确定合理值,过大的钻削深度可能使刀具刚性不足,导致加工过程中刀具偏移,影响孔的精度。通过实验和模拟分析,建立工艺参数与加工质量之间的数学模型,利用优化算法寻找最佳工艺参数组合,能够在保证加工质量的前提下,有效提高加工精度和效率,实现加工过程的优化。
(三)加工环境控制
加工环境对微小深孔钻削加工质量有着显著的影响,必须予以严格控制。温度控制是其中的重要环节,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切削热会使刀具和工件温度升高,进而导致热变形,严重影响加工精度。采用冷却液循环系统可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冷却液不仅能将刀具和工件产生的热量带走,降低温度,还能起到润滑作用,减少刀具与工件之间的摩擦,同时有助于排屑,使切屑更容易从孔内排出。湿度控制同样不容忽视,高湿度环境可能使工件生锈,不仅影响工件的表面质量,还可能改变工件的物理性能,对加工后的工件使用性能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加工车间需保持适宜湿度。此外,加工环境的清洁度对微小深孔加工至关重要,由于孔径微小,空气中的灰尘、杂质等极易进入孔内,附着在孔壁上,影响孔的精度和表面质量,甚至可能导致刀具堵塞或损坏,所以需采取净化措施,如安装空气净化设备等,保持加工环境的清洁,为高质量的微小深孔钻削加工提供保障。
(四)排屑与冷却技术
排屑与冷却技术是微小深孔钻削加工的关键环节,直接关系到加工的顺利进行和加工质量。由于微小深孔具有孔径小、长径比大的特点,排屑困难成为常见问题,切屑如果不能及时排出,会堵塞孔道,增加切削力和切削热,导致刀具磨损加剧,甚至引发刀具折断等严重后果。采用振动钻削技术是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法,通过给刀具或工件施加振动,使切屑在振动作用下破碎,改善排屑条件,让切屑更容易从孔内排出。螺旋槽钻头设计也是一种增强排屑能力的有效手段,螺旋槽能够引导切屑按照特定方向顺利排出,避免切屑在孔内堆积。冷却技术方面,高压冷却可提高冷却液喷射速度和压力,增强冷却和润滑效果,使冷却液能够更好地渗透到切削区域,带走热量和切屑,使切屑更容易从孔内排出。内冷却钻头则将冷却液直接输送到切削区域,能更有效地降低切削温度,减少刀具磨损,提高加工质量。同时,合理选择冷却液种类和浓度也十分重要,不同的加工材料和工艺要求需要不同性能的冷却液,只有选择合适的冷却液,才能充分发挥其冷却、润滑和排屑作用,满足微小深孔钻削加工的需求。
三、结束语
微小深孔钻削加工技术在现代制造业中占据重要地位,其加工质量直接影响众多领域产品的性能和可靠性。通过对刀具设计、工艺参数优化、加工环境控制以及排屑与冷却技术等关键要素的研究,可有效提高微小深孔钻削加工精度和效率。未来,随着新材料、新工艺的不断涌现,微小深孔钻削加工技术将不断完善和发展,为制造业的进步提供更有力支持。
参考文献:
[1] 杨文辉 . 深孔钻削加工中钻杆涡动与失稳机制研究 [J].振动与冲击,2022,41(10):123-128.
[2] 朱英杰 . 高速旋转微电极电解钻削深小孔技术研究 [J].光学精密工程,2022,30(06):890-896.
[3] 周效才 . 基于高速主轴的微小深孔电火花加工技术 [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23,55(04):112-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