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 第二个结合” 推动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
吴怡心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第1 章 绪论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指出 :“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我们一直强调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现在我们又明确提出“第二个结合”。[1] 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理论和实践发展的战略高度提出的新论断。
第2 章 深刻领悟“第二个结合”战略地位和价值意蕴
2.1 “第二个结合”的战略地位
习近平强调 :“第二个结合,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这“两个深刻”科学揭示了“第二个结合”的战略地位。
第一,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坚持走正统的马克思主义道路,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文明的摇篮和中国人民独有的精神标识,所以必须让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才能让马克思主义更容易被人民群众所接受。在中国共产党百余年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证明中,正是因为我们的党正确的按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去应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才实现了二者在形式、内容、理念上的深度结合,进而才不断实现马克思主义新的历史飞跃。由此可见,“第二个结合”是我们党进一步发展的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
第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不断发展的基础和支撑,因而现阶段我们应该科学对待民族传统文化。一方面,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特殊性和丰富性,使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可以结合的契合点,得以让马克思主义根植中国大地,并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化条件下焕发出蓬勃生机活力。另一方面,许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中形成,仍然保持着自身的特性,所以很多传统文化具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因此,若要适应现代化条件下的鲜活社会实践,发挥出精神支撑和价值滋养的作用,必然要让具有时代特性的思想予以引领,在满足时代需要中实现现代化发展。
2.2 “第二个结合”的价值意蕴
2.2.1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筑牢文化根基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和魂。“第二个结合”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未来的发展相联结,使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更具有雄厚和独特的文化底蕴。中华文明的连续发展表明,中华民族必将以独一无二的道路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纵观近现代中国发展的历史,中国道路每向前开拓一步,都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文化相结合不断发展进步的结果。两者不断在中国的社会实践历程中相辅相成,二者不断融合不断发展不断进步,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前进,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了更加宏阔深远的历史纵深。
2.2.2 为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思想指南
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党在推进中国全面发展的过程中坚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持吸收外来文明创造出来的文明范式,是中华文明进化的最新成果,是面向未来的新形态。" 第二个结合”的提出,为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了更加坚实的思想基础。进入新时代以来,就国内来看中国社会面临着大动荡、大变革,就国际环境来看新全球化浪潮席卷而来,发展动力、重心向东转移,和平与发展已然成为世界的共识。在新征程上,我党提出了“第二个结合”,进一步为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了思想指导,也给其他国家的发展提供了全新路径。
第3 章 我国现阶段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现状与困境
3.1 高校思政教学重视程度不足
在现如今的教育改革发展中,高校逐渐意识到思政教学工作对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但部分高校受教师队伍配置所影响,对学生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课堂通常采用的是大班授课。但大班的教学模式是无法保障教师的教学质量。同时在大部分高校中都将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纳入到通识选课中,学生在学习思想政治时只是要求课程及格,并没有把思政课真正的当成一门认真学习的课程。许多学生们根深蒂固的思想是难以改变的。
3.2 缺乏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重视
现阶段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存在着一定的忽视现象,许多教师只是照本宣科,并没有自己对于传统文化独特的理解,有时候甚至会对我国的传统文化存在偏见或者错误的理解。我国许多思想政治课堂的教师没办法很好的把思想政治和传统文化相结合,进行统一授课教育,也没有意识到两者可以相辅相成,总认为是两个不同的整体,所以应该不断加强传统文化走入思政课堂。
第4 章 推动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创新途径
4.1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观念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要促进优秀传统文化观念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要不断做到思想政治教育融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观念。就是在科学辨别传统文化的精华与糟粕基础上,按照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新任务,对那些至今仍有借鉴价值的观念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其能用以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这是推动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之一。
4.2 将传统文化观念变成解决实际问题的途径和方式
要不断将理论的知识用于指导实践,就要做到思想政治教育会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智慧,即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能帮助人们正确认识判断和发明、创造事物的有益文化因素,将其变通为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式。思想政治教育要解决时代提出的系列问题,实现高质量发展,就要从新时代新阶段中找到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方法之道。思想政治教育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前提下推进理论、理念、制度、平台的创新,在教育实践过程中不断适应新环境、融入新内容,进发出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开创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总书记在《求是》上发表的重要讲话文章——在文化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 [DB/OL]http://www.mod.gov.cn/gfbw/qwfb/16249077.html.2023-8-31.
[2] 习 近 平 总 书 记 的 二 十 大 报 告 [DB/OL].http://jhsjk.people.cn/.2022-10-25.
[3] 毛泽东选集 ( 第 1 卷 )[M]. 北京 : 人民出版社 ,1991.
[4] 商闯 , 张薇 . 新时代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困境与应对策略 [J]. 黑河学院学报 ,2023,14(11):49-52.
[5] 高燕 , 陈慧文 . 从“第二个结合”看黄河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的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 [J].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2023,25(04):152-157.
[6] 王学斌 .“第二个结合”的涵育历程、核心要义与内在逻辑——以《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为中心的考察 [J].求索 ,2023(06):3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