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政府主义与美国
易心怡
湖南师范大学
一、无政府主义
无政府主义(Anarchism,又译安那其主义)是一系列政治哲学思想,基本立场为反对包括政府在内的一切统治和权威,提倡个体自助关系,关注个体自由与平等,其思想根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哲学,如斯多葛派哲学等。[1] 近现代成为西方小资产阶级社会政治思潮之一,反映资本主义发展中部分破产小资产者的情绪与愿望。该思潮旨在废除政府当局及所有管理机构,追求无统治者与政治权威的社会,强调个体自由、自治与平等,反对任何强制和压迫。核心诉求包括:反对一切权威与国家政权,主张个人绝对自由;幻想不通过无产阶级革命和专政建立无国家、完全平等自由的理想社会;提倡个体自愿基础上的自助互助。经济观点差异显著,涵盖主张财产公有化的集体主义到支持私人财产与自由市场的个人主义,政治光谱广泛。
二、无政府主义在美国的发展
无政府主义在美国的发展历经多个时期,其影响力与表现形式随时代和社会环境演变。19 世纪末至20 世纪初,欧洲无政府主义(如巴枯宁的集体主义无政府主义、克鲁泡特金的互助论)随移民传入,借移民报刊与激进社团传播;当时美国工业化、城市化快速推进,社会不公与阶级矛盾突出,无政府主义得以广泛传播,吸引追随者,他们通过宣传、示威及暴力行动表达反对政府权威、主张个体自由平等的诉求。20世纪中期,受二战爆发和冷战影响,美国政治氛围保守,无政府主义遭打压边缘化,活动受限、声音被忽视。20 世纪后期,伴随全球化和信息技术发展,无政府主义在全球复兴,美国的无政府主义者利用互联网传播思想、组织活动,一些左翼社会运动也吸纳其思想元素纳入行动纲领。
美国无政府主义在不同时期的表现形式不一,美国最早出现的无政府主义是无政府个人主义,在阶级对抗激烈的19 世纪末20 世纪初,无政府共产主义成为主流[2]。二战后,伴随新社会运动的兴起,无政府和平主义得以迅速发展,至20 世纪90 年代,无政府主义进一步与网络技术相结合。作为包含多元哲学体系与社会运动实践的思想流派,无政府主义内部存在诸多分支,这些分支在武装斗争的必要性、和平非暴力社会建构路径等具体议题上持有不同立场。
三、无政府主义在美国社会中的角色
无政府主义在美国社会中扮演了多重角色,这些角色随着历史和社会环境的变化而有所不同。
第一,政治思想的挑战者。无政府主义作为政治哲学,始终挑战现有政府权威与统治制度,倡导个体自由平等,反对强制压迫,推动美国社会反思和讨论政府权力与职能。其通过宣传、示威等表达对政治体制的不满与改革诉求,成为政治领域不可忽视的力量。
第二,社会运动的参与者。在美国历史进程中,无政府主义者频繁参与劳工运动、反战运动、环保运动等各类社会运动。他们以自身的政治理念及行动策略,为这些运动注入新的活力与动力,注重直接行动和共识决策,主张通过和平、非暴力的途径实现社会变革。其参与不仅让这些社会运动更具多元化和包容性,还推动了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第三,公众舆论的塑造者。尽管无政府主义在美国社会中并非主流思想,但其独特的政治理念和行动方式往往能够引起公众的广泛关注和讨论。无政府主义者的言论和行动经常成为媒体报道的焦点,他们的观点也被广泛传播和讨论,这种舆论效应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公众对无政府主义的认识和理解,也推动了社会对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的深入思考和探讨。
第四,政治极化的催化剂。在某些情况下,无政府主义者的行动和言论也可能加剧美国社会的政治极化。由于无政府主义主张彻底废除政府权威和统治制度,这种极端的政治诉求往往难以被主流社会所接受,因此,无政府主义者的行动和言论有时会被视为对现有政治体制的威胁和挑衅,从而引发不同政治派别之间的对立和冲突。
第五,边缘文化的代表。无政府主义在美国社会常被视为边缘文化的代表之一,由于无政府主义者的思想观念和行动方式与主流社会存在较大差异,他们往往被边缘化或排斥在主流社会之外。然而,这种边缘化状态为无政府主义者提供了独特的文化空间和创作灵感,他们通过艺术、音乐、文学等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政治理念和情感诉求,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边缘文化现象。
五、无政府主义对美国的影响
无政府主义深度渗透美国历史传统。独立战争前帕特里克·亨利等先驱便已流露出对自由与无政府状态的向往,后继者不断出现,艾玛·戈德曼等代表人物的无政府主义思想潜移默化融入美国价值观,戈德曼的主张对二战后激进思想有着直接启示。
无政府主义促进思想文化多元表达,学界借此批判社会问题。约书亚·沃伦等个人无政府主义者主张个人主权与市场经济,反对过度政府干预及集体主义,引发广泛讨论反思,与美国本土传统结合形成个体自由与自我治理理念。同时无政府主义推动了社会发展,其思想通过参与社会运动促使政府重视民意,提供政治批判视角,就性别平等、种族主义等议题提出解决方案。无政府主义思想在美国的文学和艺术作品中也有所体现,许多作家和艺术家通过他们的作品表达了对自由、平等和无政府状态的向往和追求,是美国当代文化的反映。
六、总结
无政府主义在美国社会中扮演了多重角色,这些角色随着历史和社会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和发展,因此无政府主义作为一种具有独特思想观念和行动方式的政治哲学和社会运动,在美国文化构建中留下了属于自己的深深烙印。无政府主义对美国的影响也体现在了方方面面,在美国历史缩影的一角,我们会发现无政府主义对于美国而言更像是一种思想文化符号,是一种激进文化,是一种批判精神,是一种审视角度,它不仅丰富了美国的思想文化宝库,也推动了美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吕广庆 .20 世纪美国激进思想传统 [M]. 北京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22.3
[2] 高建明 . 美国新一轮社会主义思潮评析 [J].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24,(01):149-157.
[3] 谭杰 , 段小松 . 当代西方无政府主义的思想逻辑 [J]. 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 ,2010,(01):28-34.
[4] 梁冰洋 . 国外无政府主义思想的源流与当代视野 [J]. 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 ,2018,(01):387-404+441-442.
[5] 谭杰 , 段小松 . 当代西方无政府主义的思想逻辑 [J]. 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 ,2010,(01):28-34.
[6] 罗伯特·利珀, 倪世雄. 美国国际关系理论的发展与现状[J].复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1988,(04):27-31.
[7]Paul Avrich, Anarchis Voices: An Oral History of Anarchism in America. Oakland, Califomia: AKpress,2006,p,91.
[8]Kinna, R. (2005).Anarchism: a beginner's guide. One word Publications. Chapter 1, 10-15.
作者简介:易心怡(1999—),女,汉族,湖南省湘潭市人,外国语言文学硕士,单位:外国语言文学专业,研究方向:国别与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