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从破局到跃升:教学督导数智化转型的重构之路

作者

江德音 江海燕

浙江省温岭市职业技术学校

在教育信息化浪潮的推动下,职业教育正以不可阻挡之势加速数智化转型。本文基于中职学校的实践探索,深入探讨了教学督导数智化转型的价值所在及重构路径。

一、从“经验把脉”到“数据领航”的破局

传统督导面临诸多瓶颈与挑战:督导机制尚存瑕疵,质量意识亟待加强,评价标准单一局限;过度依赖手工操作,数据整合与智能分析不足;督导深度不够,多浮于表面;反馈机制单向运行,忽视过程与方法诊断,改进建议缺乏精准指导。

数智督导破局开辟全新路径:制度上,构建标准化运作机制,强化团队建设;技术上,打造数智督导平台,实现督导过程智能化、决策制定科学化;应用上,利用数智技术实施精准评估与即时反馈,为师生共生式发展提供个性化方案。

二、从“点状突破”到“体系支撑”的重构

1. 构建三级督导观测网络

一级校级督导专家负责制定并完善监测标准,全面统筹和推进督导工作,聚焦核心课程建设与重点专业发展,确保关键学科领域的教学质量维持行业领先水平。二级系部与教研组层面通过多部门联合、“一对一”帮扶、常态化巡课等方式,关注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和日常教学质量的管理,推动教师队伍整体水平稳步提高。三级班级信息专员负责关注日常班级教学情况、学生评教组织和信息反馈,全面掌握班级教学动态,及时向上两级观测部门汇报,为教育教学改进提供第一手宝贵资料。

2. 打造多维教学监测体系

构筑“六六融合”教学监测标准。将新时代教育家精神“六维度”与教学常规“六认真”整合:以坚定理想信念引领备课,以高尚道德情操和深邃育人智慧贯穿课堂,以敬业精神关注教学细节,以仁爱之心关怀学生成长,以弘道追求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构建“全程闭环”督导跟踪推进机制。通过线上线下融合开展推门听课、教案作业检查、问卷访谈等,依托平台采集分析教学全过程数据,客观诊断问题、提炼亮点并生成监测报告。督导专家跟踪动态、反馈诊改意见、推广优秀案例,持续精进教学质量。

打造“三色分级”预警新范式。红色预警针对教学事故或严重违规,督导部门迅速介入整改;黄色预警聚焦潜在风险或待改进处,督导人员密切关注并提供优化方案;绿色通道表彰推广优质创新课堂,实现精准监测、分级干预与持续优化。

3. 筑牢质量保障全新防线

构建“四全覆盖“立体监测网。全课程监测统一质量标准、消除监管盲区;全过程监测贯穿备课、授课、评价等全链条,建立质量追踪回路;全要素监测聚焦教学核心维度,推动质量改进;全数据监测运用数智技术整合多元数据研判。

织就“多方协同”集成评价网。融合督导评判、师生自评、同伴互评及家长、企业等反馈,精准记录课堂表现、作业完成度、学习态度等,转化为量化评价数据,提升评价全面精准度,辅助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促进教师发展。

探索“多域交融”实践应用网。以 " 线上 + 线下" 双轨融合动态跟踪教学,为教学战略调整、课程优化、资源配置提供支撑,且将监测结果与教师绩效、职称评定挂钩,发挥激励约束双重作用。

三、从“深耕校情”到“科技赋能”的跃升

1. 需求剖析,绘就发展蓝图

组建一支由教育专家、技术骨干和资深教师组成的专业团队,围绕教师发展、学生成长、学校治理三大核心问题,经深度需求调研与教学管理体系诊断,精心设计数智教学监测平台建设方案及数智督导的创新路径,并组织技术人员开展系统开发、测试与部署等。

2. 技术攻坚,构筑数智平台

数智督导平台整合教学管理与监督功能,依托四大核心模块创新督导。教学监测模块借视频监控、录音等实时记录教学,将场景转化为可追溯数据,确保质量可视可控;评估模块以多维评估体系提供改进建议、学习成效反馈及分析报告;反馈模块串联多方沟通渠道,助力问题及时解决;数据分析模块挖掘数据价值,为决策提供依据。

3. 安全护航,保证稳健运行

采用先进的加密技术,保障数据在传输存储时的安全性。持续升级和优化硬件设备,显著提升系统处理能力和稳定性。优化平台架构、精简操作流程,大幅提高系统效率并确保系统始终处于最优运行状态。平台建设过程坚持需求导向、动态优化,以智能技术助力教育信息化再升级。

4. 实操推广,巩固应用落地

围绕“落地使用”与“全面推广”两大核心策略,深度融入教学督导各场景。通过系统化、场景化的实操培训,帮助专家、教师和学生熟练掌握平台功能,提升信息化应用能力,为数智教学创新和管理优化提供坚实支撑。运用多渠道、多形式的宣传推广,扩大平台影响力和认知度。

实践表明,科技赋能教学督导在提升教学成效及促进个性化学习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但这一进程也对教师专业素养提出更高要求。未来我们将持续推动教育向更加智能化、个性化、公平化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