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枣保花保果及提高坐果率管理技术
查汗
和静县哈尔莫墩镇农牧民发展中心
引言:红枣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树种之一,在食品加工、医药保健等领域有着极为广泛的应用。其果实富含多种维生素、矿物质以及生物活性成分,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然而,在红枣的实际种植过程中,落花落果现象普遍且严重,导致坐果率长期维持在较低水平,这不仅极大地制约了红枣的产量,还对种植者的经济效益造成了显著影响。据统计,部分产区的红枣坐果率甚至不足 1% ,严重阻碍了红枣产业的健康发展。因此,保花保果并切实提高坐果率已成为红枣生产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深入研究并大力推广有效的管理技术,对于促进红枣产业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一、红枣保花保果概述
红枣具有花量大的特点,每一个花序通常能产生多朵花。但令人遗憾的是,其坐果率普遍较低,一般仅在 1%-2% 的区间内徘徊。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红枣自身独特的生理特性。红枣的花芽分化与枝叶生长、开花结果几乎是同步进行的,这就使得各器官之间在养分争夺上极为激烈。在生长初期,枝叶生长旺盛,会消耗大量的养分,导致分配到花芽分化和花器官发育上的养分相对不足,从而影响花芽质量和花朵的正常发育。同时,外界环境因素也对红枣的坐果产生着重要影响。例如,在花期若遭遇低温天气,花粉的萌发和花粉管的生长会受到抑制,降低授粉受精的成功率;干旱的气候条件会使土壤水分不足,影响树体的水分代谢,导致花朵和幼果因缺水而脱落;大风天气则可能直接吹落花朵和幼果,造成大量损失。此外,病虫害的侵袭也是导致落花落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像枣尺蠖、桃小食心虫等害虫会直接啃食花和果实,而枣锈病、炭疽病等病害则会破坏叶片的光合作用,影响树体的养分制造和供应,进而引发落花落果。保花保果的核心任务就是要通过一系列科学、合理的管理手段,巧妙地调节树体的营养分配,精心创造适宜红枣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最大程度地减少落花落果现象的发生,显著提高坐果率。
二、红枣保花保果提高坐果率管理技术
(一)合理修剪
合理的修剪对于红枣树的生长和坐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冬季修剪是全年修剪工作的重要环节,在冬季,红枣树进入休眠期,此时进行修剪可以减少对树体的伤害。修剪时,应着重去除过密枝、徒长枝、枯枝以及病虫害枝等。过密枝会导致树冠内部通风透光不良,影响光合作用的进行,同时还会消耗大量的养分;徒长枝生长迅速,会抢夺其他枝条的养分,影响整体树势;枯枝已失去生理功能,不仅占据空间,还可能成为病虫害的滋生地;病虫害枝则会传播病虫害,危害其他健康部位。通过去除这些枝条,可以改善树冠的通风透光条件,使阳光能够均匀地照射到树冠的各个部位,促进光合作用的进行,同时减少养分的无效消耗,为来年的生长和开花结果积累充足的养分。夏季修剪同样不可或缺,在夏季,红枣树生长旺盛,此时主要进行摘心、抹芽、疏枝等操作。摘心是指在新梢生长到一定长度时,摘除其顶端的生长点,这样可以抑制新梢的继续生长,将养分集中供应到下部的枝叶和花果上,促进生殖生长。抹芽则是及时去除多余的萌芽,减少养分的浪费,使树体的养分能够更加集中地供应到需要的部位。疏枝是对过密的枝条进行疏除,进一步改善树冠的通风透光条件,防止枝条之间相互遮挡,影响光合作用和果实的生长发育。
(二)科学施肥
科学施肥是保证红枣树健康生长和提高坐果率的重要措施。基肥在红枣树的生长过程中起着基础性的作用,应以有机肥为主,如腐熟的农家肥、堆肥、绿肥等。这些有机肥富含多种营养元素,能够为树体提供全面、持久的养分供应,同时还能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肥力,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基肥应在秋季采果后尽早施入,此时红枣树的根系尚未停止生长,施肥后能够及时吸收养分,为树体积累充足的营养,有利于来年的萌芽、开花和结果。追肥则需要根据红枣树在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求进行合理施用。在萌芽期,应以氮肥为主,适量配合磷钾肥。氮肥能够促进枝叶的生长,使树冠迅速扩大,增强光合作用能力,为后续的开花结果奠定基础。
(三)适时灌溉
红枣在花期和幼果期对水分极为敏感。花期保持适宜的土壤湿度是提高花粉活力和授粉成功率的关键。土壤过于干燥会使花粉失水,影响其萌发和花粉管的生长;而土壤过湿则容易导致根系缺氧,影响根系的正常功能,同样不利于授粉受精。因此,在花期应密切关注土壤墒情,适时进行灌溉,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过湿,一般土壤含水量保持在 60%-70% 较为适宜。在幼果期,果实迅速膨大,对水分的需求急剧增加。此时及时灌溉,能够满足果实膨大对水分的需求,促进果实细胞的分裂和膨大,提高果实的品质和产量。同时,充足的水分供应还能增强树体的抗逆性,减少因干旱等不良环境因素导致的落果现象。但在灌溉时也要注意避免大水漫灌,以免造成土壤板结和根系缺氧。应采用滴灌、喷灌等节水灌溉方式,既能够精准地满足树体对水分的需求,又能节约用水,保护土壤环境。
(四)病虫害绿色防控
加强病虫害监测是做好病虫害防控工作的前提。通过定期巡查果园,及时发现病虫害的发生迹象,掌握病虫害的发生动态,为制定科学的防控措施提供依据。在病虫害防控过程中,应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绿色防控手段。农业防治主要包括加强果园管理,合理修剪,增强树势,提高树体的抗病虫害能力;冬季清园,彻底清除果园内的枯枝、落叶、杂草以及病虫害残体等,减少病虫害的越冬基数。物理防治可采用悬挂杀虫灯、糖醋液诱捕害虫等方法。杀虫灯利用害虫的趋光性,在夜间吸引害虫飞向灯光,然后将其电击致死;糖醋液则是利用害虫对酸甜气味的趋性,将其诱捕并杀死。生物防治是利用有益生物或其代谢产物来防治病虫害,如释放天敌昆虫,像七星瓢虫、草蛉等,它们能够捕食蚜虫、叶螨等害虫;利用苏云金杆菌、白僵菌等微生物制剂来防治害虫,这些微生物能够在害虫体内寄生并繁殖,最终导致害虫死亡。通过综合运用这些绿色防控手段,可以有效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避免对红枣花和果实造成伤害,影响坐果,同时还能保护环境,实现红枣产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结束语:红枣保花保果及提高坐果率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综合性管理工作,它紧密涉及修剪、施肥、灌溉、植物生长调节剂应用以及病虫害防控等多个重要方面。种植者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当地的气候条件、土壤状况以及红枣品种特性等因素,因地制宜地科学合理运用各项管理技术,并进行精细化管理。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有效地减少落花落果现象的发生,显著提高坐果率,实现红枣的优质、高产、高效生产,为红枣产业的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在未来的红枣种植发展中,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还需要持续探索和创新更加高效、环保的保花保果及提高坐果率的管理技术,以适应市场对红枣品质和产量日益增长的需求。
参考文献:
[1]热孜瓦古丽·尼亚孜, 艾比不拉·努尔东.红枣保花保果及提高坐果率管理技术[J].种子科技, 2020, 38 (15): 55+57 .
[2]黄鹏,肖莉娟,曹亚军,王华强,冯梅, 陈刚.阿克苏地区红枣栽培保花保果管理技术[J].现代农村科技, 2020, (02): 51-52.
[3]程爱静.红枣促花保果技术试验[J].农村科技, 2015, (07): 32.
[4]李占林, 王雨, 刘昭.有机红枣保花保果技术[J].农村科技, 2013, (10):6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