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初中数学教学中探究式学习的实践与效果研究

作者

张忠昌

武威第九中学 733000

1. 探究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理论基础

探究式学习作为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强调在学科情境中通过自主探索与合作实践实现知识建构和能力提升。其核心价值在于模拟科学研究过程,通过启发性问题激发认知冲突,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和过程体验,倡导小组协作中的思维碰撞。数学学科的发展史本质上是持续探究的历程,从概念形成到定理推导都体现着探索精神。将探究式学习融入数学教学,既是对学科本质的回归,也为抽象思维和逻辑训练提供了实践载体。例如在勾股定理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测量验证、图形拼接等多元路径自主发现规律,这种深度参与远比直接传授结论更能促进本质理解,使数学课堂从机械训练转变为思维探索,充分彰显培养理性思维与创新能力的教育价值。

2.探究式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方

2.1 设计探究式学习的教学活动

探究式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实施离不开科学的教学活动设计。教师需要深入分析教材内容,精选那些蕴含数学思想方法且具有探究价 体 。成功的探究活动设计应当构建一个真实生动且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例如 产品网络销售包邮方案"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探索总费用、产品重 从而自然引入函数概念。教学活动的设计应当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从简单到复杂逐 学习目标、系统的探究流程以及适时的学习支持,确保探究活动既保持开放性又具有结构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并获得成长。

2.2 初中数学教师的角色转变与技能要求

在探究式学习的教学实践中,初中数学教师需要完成从传统知识传授者向学习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角色转型。在探究式课堂中,教师不再作为知识的唯一来源和绝对权威,而是通过激发学生兴趣、构建学习情境、提出核心问题、提供学习资源、进行课堂巡视和给予积极评价来支持学生的学习。这一转变对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需具备扎实的数学学科功底,能够深刻理解数学本质和思想方法;需要具备优秀的教学方案设计能力,能够精心设计探究任务和问题序列;需要掌握灵活的课堂管理技巧,能够妥善处理探究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情况,适时给予指导并平衡自主探索与教学引导的关系;还需要培养积极的评价能力,能够敏锐捕捉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进步与创新,及时给予肯定以保护他们的学习热情。

2.3 探究式学习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创新

探究式学习的有效开展离不开多元化教学资源的支撑与创新。教师应当突破传统教科书的局限,充分挖掘甘肃本地的地理文化特色,将敦煌艺术中的几何元素、黄河水文数据等生活实例转化为生动的数学探究素材,使抽象知识更具现实意义。同时,积极运用几何画板、数学软件等信息技术工具,通过动态演示将复杂概念可视化,帮助学生构建直观认知。此外,引导学生动手制作学具模型、开展实践测量,能够促进具身认知的形成。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学生群体本身是最宝贵的教学资源,通过组建异质化学习共同体,可以充分发挥同伴互助的协同效应,在思维碰撞中实现共同成长。这种多维度、立体化的资源整合策略,能够为数学探究活动提供坚实的实践基础。

3.初中数学教学中探究式学习的效果研究

3.1 探究式学习对学生数学学习动机的影响

探究式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展现出显著激发学生内在动机的效果。通过设计富有挑战性和趣味性的探究任务,能够有效满足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促使学习态度从被动接受转向主动探索。当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成功解决问题时,所获得的成就感与自信心远超完成常规习题的效果。值得注意的是,在甘肃等存在数学学习畏难情绪的地区,这种教学方式通过降低知识传授的抽象性,强化实践体验环节,帮助更多学生发现数学学习的乐趣与有效途径,进而显著提升课堂参与度和学习专注力。

3.2 探究式学习对学生成绩提升的效果评价

探究式学习虽然不以分数为唯一目标,但对学生学业成绩的积极影响是显而易见的。这种提升需要时间积累,主要体现在中长期的学习效果和深层次的认知发展上。通过探究式学习,学生能够更深刻地理解数学概念,更清晰地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从而形成更加稳固且灵活的认知体系。在面对综合性、应用性较强的题目时,这种学习方式展现出的优势尤为突出。教学实践对比显示,持续采用探究式教学的班级,其数学平均分和高分学生数量呈现稳定增长趋势,尤其在测试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题目上,表现明显优于传统教学班级。这充分说明探究式学习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而优异的学业成绩则是这种教学方式自然带来的成果。

3.3 探究式学习对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数学问题解决能力作为数学素养的核心,其培养过程与探究式学习具有天然的内在一致性。这种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完整经历问题解决的各个阶段,包括问题识别、条件分析、假设提出、策略制定、实践验证以及结论反思。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积累具体的解题经验,更能逐步领悟化归思想、数形结合、建模方法等数学思维精髓。通过多角度思考问题、尝试多样化策略并评估其有效性,学生逐渐形成应对复杂问题的系统性能力。当面对具有不确定性的真实情境时,这种经过系统训练的能力使学生能够从容调动已有知识储备,展现出良好的思维迁移性。这种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不仅对数学学习产生深远影响,更将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重要基础。

结束语

本研究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系统探讨了探究式学习在甘肃地区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施路径与成效。研究表明,探究式学习不仅能够有效 生的内在 习动机 促进学业成绩的稳步提升,更能培养其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和高阶思维品质。 教师角色、整合多元资源,数学课堂得以从知识传授转向思维探索,充 管在实施过程中面临教师专业能力、教学评价等挑战,但探究式学习 心素养的显著价值已得到验证。未来研究可进一步探索不同学段、地区的适应性策略,为深化数学教学改革提供更广泛的实践参考。

参考文献

[1]龙庆敏. 探究式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智力,2025,(13):65-67.

[2]王元春. STEAM 教育理念下探究式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5,(04):78-81.

[3]文毅. 初中数学探究式学习的教学实践研究[J].数学之友,2024,(13):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