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小学语文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实施困境与突破策略

作者

谌丽虹

杭州市丁蕙第二小学 浙江省杭州市 310000

当前教育改革强调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与学科之间的融合发展,推动教学方式从学科本位走向多元整合。学科主题学习强调通过整合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技能,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提升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受传统教学观念与体制因素影响,跨学科主题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尚未形成成熟模式,亟需深入研究其现实困境与应对策略,助力课堂教学高质量发展。

1​小学语文跨学科主题学习实施面临的困境

1.1 教师教学理念转变不足

部分教师在长期的学科本位教学中形成了固有的教学思维模式,对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认识尚不充分。受传统应试导向的影响,教学重点仍集中于知识传授与技能训练,对于学生综合素养和跨学科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1]。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缺乏主动融合不同学科资源的意识,跨学科教学被视为额外负担而非必要改革方向。

1.2 教材资源与课程体系不匹配

现有语文教材以单一学科知识为主线进行编排,缺乏与其他学科内容的有机联系,难以满足跨学科教学对主题整合与资源延展的要求。课程标准中虽提及综合学习要求,但在实际内容设置上缺乏系统性支持。教师在组织跨学科教学活动时,常面临资源匮乏、内容分散等问题,无法有效构建统一的教学逻辑与实施路径。

1.3 教学实践操作难度大

跨学科主题学习对教师的综合素养和教学组织能力提出较高要求,教学设计、课程整合与课堂实施等各环节复杂程度明显上升。部分教师缺乏系统培训与实践经验,难以精准把握各学科知识之间的逻辑关联,课堂教学易出现内容堆砌、主次不明等现象。同时,教学时间安排与课时结构也难以充分支持跨学科主题的深入展开。

1.4 教学评价体系缺乏针对性

现行的评价机制也主要关注学生的语文知识和技能掌握情况,缺乏对学生在跨学科主题学习中的综合素养、探究能力、合作精神等方面的评价。评价方式仍以纸笔测试为主,缺少过程性、表现性和综合性评价工具。教学评价与跨学科学习目标之间存在脱节,导致教师在教学中难以进行有效的教学反馈与改进,学生的多元能力也难以被客观呈现[2]。

2​小学语文跨学科主题学习的突破策略

2.1 明确教学目标,转变教师理念

跨学科主题学习强调以学生综合素养提升为导向,教学目标需体现知识融合、能力发展与价值引导的统一。在《白鹭》教学中,可以围绕“审美素养”和“生态意识”两方面制定跨学科目标: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品读描写性语言,理解作者对自然美的感受。教师还可以补充科学知识,补充白鹭生态知识,了解白鹭在自然中的作用和生存环境。在课堂活动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观察白鹭图片并归纳其外形特征,然后结合文章描写进行比对分析,从而提升学生观察、比较、表达和审美的综合能力。

2.2 重构课程资源,优化教学设计

跨学科教学内容要打破学科壁垒,围绕主题统整多个学科资源,并通过活动化、情境化的方式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在学习《落花生》这篇课文时,教师可围绕“品格教育”与“生命教育”构建教学设计。语文教学中深入分析父亲对白花生的赞美,引导学生理解朴实无华、默默奉献的精神内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寻找身边的落花生精神”主题调查,让学生访问家长、社区工作者,撰写小报告或制作手抄报,既拓展了学习内容,又提高了语文综合表达能力。

2.3 创新教学方式,提升学习效能

跨学科主题学习要求教学方式由知识讲解转向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提升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教学过程中需打破学科壁垒,构建开放、灵活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自主性与合作意识。在教学《桂花雨》一课时,教师可以设计“桂花的多维魅力”主题探究活动,将语文与科学、美术相结合,引导学生围绕“桂花”展开多角度学习。在语文课上组织学生深读文中关于桂花香气与用途的描写,理解其承载的乡愁情感。借助科学课引导学生探究桂花的种类、花期及其香味成分,通过小实验制作简易“桂花香袋”[3]。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以“我心中的桂花雨”为题进行绘画创作,表达对桂花意象的感知,在动手实践中深化学生对课文情感的体认。

2.4 构建多元评价体系,完善反馈机制

跨学科主题学习的目标在于发展学生的综合素养,因此教学评价应超越传统笔试模式,注重过程性评价、表现性评价和综合性评价的结合。在《珍珠鸟》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围绕“信赖与共处”设计综合评价任务,通过多元形式全面呈现学生的学习成果。教师可引导学生绘制“亲密关系图谱”,记录“我”与珍珠鸟相处的四个关键阶段,并撰写配文说明,评价标准应涵盖语言表达、情感理解、图文结构等多项维度。课堂结束后,还可以布置“我与小动物的信任故事”微写作任务,借此考查学生能否迁移课文主题至自身生活,并进行情感表达。教师可组织学生互评和小组展示,在交流中形成积极反馈,结合教师观察记录与作品表现进行综合评定。这种评价方式既尊重个体差异,又能真实反映学生在跨学科学习中的认知与情感发展轨迹,建立教学闭环。

3​结语

小学语文跨学科主题学习以整合知识、提升素养为核心目标,构建主题情境,引导学生在真实语境中实现语言运用与思维拓展的协同发展。跨学科教学模式不仅打破了学科壁垒,也更贴近学生的生活与认知特点,有助于培养观察力、思辨力和综合表达能力。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应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增强课程整合意识,从“教知识”转向“育能力”。未来,随着新课标理念的不断深化,小学语文跨学科主题学习将更加普及与成熟,课程体系将更加开放多元,教学方式将更加灵活多样。教师应成为学习共同体中的引导者与合作者,引领学生走出课本、面向世界,让语文真正成为联系生活、沟通他人、表达思想的桥梁。

参考文献:

[1] 胡瑛 . 小学语文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实施困境与突破 [J]. 作家天地 ,2024, (31): 75-77.

[2] 徐凤琴. 小学语文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实施困境与突破探讨 [J]. 好家长 , 2024, (66): 58-60.

[3] 彭丽花 . 小学语文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实施困境与突破策略探讨 [J].智力 , 2024, (20): 2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