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园区小微企业" 安全管家" 服务模式研究
史建中
乌兰察布察哈尔高新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012000
引言:
工业园区是小微企业密集的空间载体,在区域经济格局中占据着核心位置。“安全管家”是创新的安全生产管理模式,依靠专业第三方机构给企业给予定制化的、全程的安全管理服务方案,很好地解决小微企业安全管理遇到的诸多难题。这个模式弥补了小微企业安全管理方面的欠缺,极大提升园区整体的安全保障水平,对推动工业园区实现可持续发展有深远意义。
一、工业园区小微企业“ 安全管家” 服务模式概述
“安全管家”服务模式面向工业园区里的小微企业量身定制,依靠专业安全机构给予全面的技术支撑,把风险评估、制度创建、人员培训以及隐患排查治理这些主要环节融合起来,目的是帮企业完善安全管理体系,让管理咨询顾问的关键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此模式存在鲜明特点:其一它专业性突出,在服务机构的建立上以资深安全管理者为团队核心成员,依靠其强大的技术与专业知识,准确找出小微企业在生产运营过程中潜在的各种风险要素并拟定科学严谨的系统防控方案。其二具有很强的针对性,针对企业整个工艺过程、设备安置情况、人力资源状况以及行业属性等不同要素展开全面评估后,依据实际情况设计出定制化的管理办法。其三具有强大的系统性,把安全管理的所有相关元素融为一体,形成一种协同联动的运作体系,进而提升小微企业全方位的安全保障水平[1]。
二、“ 安全管家” 服务模式优化策略
(一)加强宣传引导
加强宣传引导工作,可以纠正企业对于“安全管家”服务模式的认知偏差,让企业认识到安全生产与自身发展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安全管家”不仅是保证生产安全的关键技术支持手段,还是推动企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性工具[2]。
地方安全监管机构同产业园区管理部门合作,以天宇达等医药化工领域的中小企业为例,一同展开专项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活动。此次培训着重安排企业管理层以及核心岗位人员参加安全管理专题研讨会,请来行业资深专家以及已成功推行“安全管家”模式的企业代表来分享经验做法。研讨当中,通过案例分析、数据对比等手段,深入探究“安全管家”服务模式在医药化工行业的实际应用状况,在此基础上制作有关医药化工行业的“安全管家”服务模式宣传资料,结合天宇达的实际生产情形,直观表现服务内容和成果,加深企业人员对“安全管家”服务模式的了解和认同。
(二)提升服务质量
“安全管家”的核心竞争力主要表现在专业服务优势上,该机构要对医药化工行业市场发展态势和技术特点展开全面研究,不断提升技术水平,形成高素质的专业服务团队,要完善科学严谨的内部质量管控体系,保证服务准确无误,符合规范且可靠。
服务机构要健全人才培养体系,定时举办专题研讨会和技能培训,重点学习行业前沿技术、安全法规以及先进的管理方法,促使员工积极投身于行业交流活动或者进修项目,尽快掌握领域的最新发展状况。要创建系统的服务标准和操作流程,把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指标具体化,形成量化评价机制。在开展服务时,要依照既定的规范来操作,通过内部审查和客户满意程度调查,不断改善服务品质 [3],塑造有效的回馈平台,随时搜集企业的需求资讯,针对资讯制订改进计划,促使服务品质得到改善。
(三)完善监管机制
健全的监管体系是保证“安全管家”服务模式正常运转的重要因素,政府部门要针对医药化工领域制订专门的管理规定,明确服务机构的准入标准,着重考察其从业人员的专业资质、从业年限、行业经验等关键要素,形成科学严格的品质评定机制。从风险识别是否精确、隐患排查是否完备、整改措施是否有效、应急处理是否迅速等多个角度出发,对服务机构展开量化评定和综合评判[4]。
以天宇达企业为例,提议设立专门的监管机构,针对给天宇达供应服务的主体展开定时考察并加以评定。对于不符合标准的服务商要下达整改命令,若整改后还是未达到标准,就应按照法律撤销其服务资格。创建供应商信用评价体系,把服务质量考核的结果同信用等级联系起来,利用官方渠道公布有关机构的信用信息,来加大社会监督力度以及公众参与度。
(四)强化信息沟通
信息沟通是“安全管家”服务模式中的桥梁,创建信息共享平台,可以打通服务机构、企业以及政府部门之间的信息壁垒,实现安全信息的即时共享。各方随时了解企业的安全状况,创建定期沟通协调机制,可以在出现问题时及时应对,携手共渡难关,提高服务效率和成果。
工业园区依靠专门的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做到对企业安全检查和风险评价数据的即时采集,这个平台既能帮企业准确掌握自身的安全情况并给予改善办法,又能给政府监管部门给予园区企业安全生产形势的动态监测手段。在每个月召开的跨部门协作会议上,服务机构、企业代表以及政府部门就主要的安全问题展开深入交流,促使协同治理架构不断改进和完善。
(五)聚焦化工企业专项管理
针对化工企业高风险、高污染行业推行精细化管理模式,要合理划分功能区划,把产业布局同风险评价融合起来,规划好各个功能单元的空间布局,做到生产、仓储、辅助以及应急设施之间的最小化安全距离,从而阻止潜在风险的蔓延。可创建由政府主导、专业技术机构协同参与的企业治理体系,形成园区常态化的监管机制和绩效考核体系,加大技术扶持力度,改进安全管理效能。搭建统一的应急指挥平台,配备专门的设备和队伍,达成与园区企业的高效互动,迅速处理突发状况,最大程度缩减损害范围,进一步提升环境监测强度,健全污染防治体系。在园区设置智能化在线监测系统,依靠“安全管家”给予定制化的应急预案支持,做到环境与安全的一体化经营,促使企业改良经营方式,做到可持续发展。
三、结论
“安全管家”服务模式在工业园区小微企业安全管理领域有明显的应用潜力,其效能可借助多种优化策略加以提升,此服务模式既可给小微企业给予更为精确的技术支撑,又可全方位改善园区内小微企业总体的安全经营水平,进而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增添新动力。展望未来,在技术革新持续加快的情形下,“安全管家”服务模式要不断改进并实现更新升级,以应对愈发繁杂的管理需求以及各种各样的服务场景。
参考文献
[1] 李洪耀 . 工业园区环保管家服务模式的优化研究 [J].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 ,2024,5(20):156-157+166.
[2] 仲莉杰 . 工业园区环保管家服务模式优化研究 [J].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 ,2023,4(04):176-178.
[3] 梁文晔 . 环保管家服务模式在城市工业园区的应用研究 [J].未来城市设计与运营 ,2023,(07):39-41.
[4] 孙晔 . 中小企业环保管家服务内容及改进研究 [J]. 造纸装备及材料 ,2024,53(03):156-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