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肺癌引发免疫相关不良反应的临床管理策略

作者

付衡

湖北省大悟县人民医院肿瘤科 432800

近年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在肺癌治疗中取得显著进展,显著改善了患者的生存预后[1]。ICIs 亦可引发免疫相关不良反应(irAEs),涉及皮肤、消化道、肝脏及内分泌等多系统,若识别和处理不及时,可能影响治疗连续性甚至危及生命。我院肿瘤科近年在临床实践中发现,irAEs 发生率较高,但多数可通过早期干预得到控制 [2]。本研究旨在系统分析我院肺癌患者接受 ICIs 治疗过程中 irAEs 的特点及管理策略,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肿瘤科 2020 年 1 月至 2024 年 6 月收治的肺癌患者共 60 例,均经《原发性支气管肺癌诊治规范(2022 年版)》确诊。患者按照是否发生免疫相关不良反应(irAEs)分为两组:观察组30 例,对照组30 例。观察组男20 例、女10 例,年龄 45~72 岁,平均( 59.3±6.8 )岁;对照组男19 例、女11 例,年龄 46~73 岁,平均( 58.9±7.1 )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1)符合《原发性支气管肺癌诊治规范(2022 年版)》诊断标准;(2)经病理或细胞学确诊;(3)接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 ⩾2 个周期;(4)临床资料完整。

排除标准:(1)合并其他恶性肿瘤;(2)既往严重自身免疫性疾病;(3)合并活动性结核或严重感染;(4)随访资料不全或中途失访者。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PD-1 或 PD-L1 抑制剂)治疗,方案以帕博利珠单抗或信迪利单抗为主。治疗剂量均按照药品说明书执行:帕博利珠单抗 200mg ,每 3 周静脉滴注 1 次;信迪利单抗 200mg,每 3 周静脉滴注1 次,均联合含铂双药化疗。

(1)观察组:出现 irAEs 的患者,根据不良反应类型和分级采取干预措施。 ① 轻度(1 级)患者以对症处理为主,如皮疹给予抗组胺药物,肝功能异常给予保肝药物,不需停药; ② 中度(2 级)患者暂停 ICIs,并联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泼尼松 0.5~1.0mg/kg/d ),待症状缓解后再评估恢复治疗; ③ 重度( ⩾3 级)患者立即停用 ICIs,予以大剂量糖皮质激素(甲泼尼龙 1.0~2.0mg/kg/d 静脉滴注),必要时加用免疫抑制剂(如吗替麦考酚酯),并联合支持治疗。治疗过程中密切监测血常规、肝肾功能、甲状腺功能及影像学变化。

(2)对照组:未出现 irAEs 的患者,在常规随访及支持治疗下持续接受 ICIs 联合化疗,每 2 个周期复查一次胸部 CT 及实验室检查,评价肿瘤疗效。

所有患者均记录用药周期数、中断治疗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处理效果,并由两名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的医生进行评估。

1.3 观察指标

(1)irAEs 的发生率、类型及分级情况。

(2)不同处理措施下 irAEs 的缓解率及患者总体疾病控制率(DCR)。

1.4 统计方法

采用 SPSS 26.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

差( 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率( % )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χ2 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一般资料及 irAEs 发生情况

观察组共 30 例,irAEs 总发生率为 50.0% (15/30),主要表现为皮肤毒性6 例( 20.0% )、肠炎4 例( 13.3% )、肝功能异常3 例( 10.0% )、甲状腺功能异常 2 例( 6.7% )。对照组未发生 irAEs。两组年龄、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irAEs 总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

表1 两组一般资料及 irAEs 发生情况比较

注:数据为例数( .% )或均数 ± 标准差表示。

2.2 不同处理措施下 irAEs 缓解情况及 DCR 比较

观察组15 例发生irAEs 患者,经处理后,完全缓解11 例( 73.3% ),部分缓解3 例( 20.0% ),无缓解1 例( 6.7% )。两组总体疾病控制率(DCR)分别为 73.3% 与 70.0%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表2 两组 irAEs 缓解情况及疾病控制率(DCR)比较

注:DCR 完全缓解 + 部分缓解 + 疾病稳定。

3 讨论

近年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肺癌治疗中的应用显著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但免疫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对临床管理提出了新挑战[3]。我院研究结果显示,irAEs 的发生率较高,主要涉及皮肤、肠道、肝脏及内分泌系统,多数为轻中度不良反应,经早期识别和规范处理后可有效缓解,重度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且未造成死亡病例,提示免疫治疗总体安全可控。不同处理措施对 irAEs 的控制效果明确,其中糖皮质激素在中重度反应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同时多学科协作干预提高了管理效果。尽管irAEs 可能导致部分患者治疗中断,但未显著影响疾病控制率。

参考文献

[1] 金婷 , 王晓东 , 高宏 . 中药降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免疫不良反应的特点分析 [J/OL]. 光明中医 ,1-4[2025-09-03].

[2] 陈倩 , 刘茜辉 , 李贵星 . 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 -1 抑制剂引发内分泌系统免疫相关不良反应三例 [J]. 华西医学 ,2025,40(08):1356-1359.

[3] 郑宇凡 , 王晶晶 , 袁琴 , 等 .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垂体不良反应临床特征分析 [J]. 中国临床医学 ,2025,32(04):536-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