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浅析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中党员教育培训的创新方法

作者

张世伟

合肥合燃华润燃气有限公司

引言

​国企是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重大支撑以及政治基石,它既是党执掌政权的重要依托同时也是推动国家现代化进程的关键力量。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这是国有企业本身存在的特质和发展灵魂所在,而党员教育培训作为党建工作的关键环节,则是统一思想,磨炼党性,提高队伍素质的主要手段和重要渠道,也是保持国有企业发展方向不变,巩固党执政地位的重要保障。在如今这个崭新的时代里,由于国内外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国有企业在进行改革转型升级以及迈向更高层次发展阶段的时候也遭遇到了许多困难和瓶颈问题。传统的教育培训方法对于形式上的更新改造、实践活动的开展、吸引程度等方面的不足之处显而易见,并且无法很好地去符合新时期所出现的工作情况。

1. 国有企业创新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的重要性

1.1 巩固党执政基础的根本要求

国有企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支撑力量,在国家治理体系中占据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位置,做好并加强党员教育培训工作,乃至于深入进行党对国企的全方面领导,都是加强党的领导、巩固党的执政基石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想做到国企的路线方针政策被有效的落地施行,必须打造起一支既忠诚于共产主义事业又精通业务、有突出作用的高素质党员队伍,该队的表现会直接影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态势,并对整个国家的政策执行成果以及党的执政根基是否稳固起着决定性作用,此类事项早已脱离传统的业务框架,成为了当下具有全局性政治战略意义的大事,需要站在战略角度统筹规划、系统推进[1]。

1.2 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

国有企业要高质量发展,这就给党员教育培训提出更高要求,这是企业转型的主要推动力,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保障,党员是企业战略人力资源的重要部分,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专业能力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发展前景,更新教育形式有益于加强党的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而且可以引导党员正确掌握经济新常态的发展趋向,深刻领悟新发展理念,积极投身新发展格局的创建,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就能变成企业的管理效能,革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每个党员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生产运营中展示专业技能,技术创新时担当核心角色,提升效率时树立示范表率,企业就会焕发蓬勃生机,聚集起攻坚克难,勇攀高峰的强大力量,从而为达成更高质量,更高效能,更有可持续性的企业发展目标给予持续的动力源泉。

2. 国有企业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的创新路径

2.1 理念创新

理念创新是国有企业党员教育培训的重要推动力,要打破固化的传统思维模式,把培训的重点由单向的知识灌输转变为双向的能力培养,过去的填鸭式教育让党员被动接受,很难真正激发他们的内在学习动力和参与热情,在新时代的语境下,应当树立以学员为主体的理念,最大限度地调动起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设计出更多的互动交流和深入反思环节,促使学习从“外在强制”变为“内在自觉”,还要着重推进教育培训同企业核心业务的融合,防止理论与实际脱节,而是引导党员把学到的知识变成解决生产难题、推动技术创新、改进管理效能的实际行动,做到党性修养与专业能力的共同提高 [2]。要冲破把教育培训当成短期或者阶段性的陈旧观念,把它摆到需长久推进而且融入日常工作的关键根基性任务上,形成起系统化,常态化并且贯穿始终的终身学习架构,保证党员队伍可以不断接受教育,持续改善自己,进而给国有企业持续发展给予稳固可靠的人才保障。

2.2 内容创新

要提高国有企业党员教育培训的效能,关键在于更新培训内容的设计思路,传统的教育模式在联系实际,重视个体差异等方面有着明显的缺陷,革新设计应该把坚定理想信念同加强实践能力结合起来,深入阐述党的基本理论的时候,更要注重把它同企业的改革与发展紧密地联系起来,培训内容应当按照国家战略部署和企业发展规划来指导,围绕行业前沿动态,安全生产管理,质量管理改进,技术创新推动,市场开拓等重点领域,创建有针对性的专业课程体系,促使理论知识尽快转化为实际操作。课程设计要针对党员队伍的职业需求和发展目标,把现代管理理论,法律法规知识,人文素养培育等要素综合起来,形成包含组织规范和个体发展相辅相成的多维学习体系,从而加强教育培训的吸引力,说服力和实践价值,促使党员在具体工作中加深认识,提升本领,把学习收获转化为实际效果。

2.3 方法创新

国有企业党员教育要出新招才能释放出内生活力。冲破陈旧单向的灌输教学模式,转变成重视互动交流与成效的实际性教学手段,这已经成为迫切亟待改变的问题,应该大力提倡研讨式、案例式、情景模拟等多种多样的教学办法,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带动党员们针对企业碰到的实际困难开展深入研讨交流,通过思维上的磨合来增进认识进而找到共鸣,加大实际操作课程设置,在组织党员走进生产车间观察生产流程或者亲临施工现场调研具体项目、接受技能训练这些操作层面的活动中帮助他们把所学知识付诸行动,在岗位上实现快速转换与运用[3]。鉴于其无法被取代的价值属性,现场教学要充分借助红色教育基地,行业博物馆,标杆企业等优质资源,采用沉浸式,情境化教学手段来提升吸引力和说服力,还要努力营造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学习环境,依靠网络平台开发各种类型的微课程,专题讲座,资源库等,给党员赋予方便灵活的自主学习渠道,从而明显拓宽培训覆盖面,改善精确度,进一步改善党员教育的实际成果和参与热情。

3. 小结

国有企业党建工作要创新发展,重点是要创建起新的党员教育培训体系,这是新时代党建工作的重要突破方向,也是企业要达成高质量发展必须做到的。这种改革不是简单的技术改良或者形式上的更新,它牵涉到理念重塑,制度重建这样的系统工程,对稳固党的执政根基,优化企业持续发展能力有着重要意义。要想解决传统培训时遇到的需求和供给不匹配,自身动力短缺等难题,就要在理论,内容,方法,技术和体制等多个层面全面开展变革,从而把教育活动的吸引力,说服力和执行效果加强起来,把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效能变成企业的发展力量和核心竞争能力。

【参考文献】

[1] 杨天宇 . 国有企业党建聚才赋能对高质量发展的影响 [J]. 现代企业 ,2025,(09):94-96.

[2] 肖英 . 国有企业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多维路径 [J]. 企业文明 ,2025,(08):66-67.

[3] 高圆 . 国有企业党建品牌建设的探索与研究 [N]. 科学导报 ,2025-07-31(B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