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儿童常见皮肤病,家庭护理有妙招

作者

闫理想

肃宁县万里中心卫生院 062350

孩子的皮肤娇嫩敏感,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刺激而引发皮肤病。这些常见的皮肤问题不仅让孩子感到不适,也让家长们忧心忡忡。了解儿童常见皮肤病的特点及正确的家庭护理方法,对于缓解症状、促进康复至关重要。本文将详细介绍几种儿童常见的皮肤病以及相应的家庭护理妙招,帮助广大家长更好地呵护孩子的肌肤健康。

一、湿疹——保湿是关键

1. 认识湿疹

湿疹是儿童最常见的一种皮肤病,表现为红斑、丘疹、水疱等多形性损害,常伴有剧烈瘙痒。它可发生于身体任何部位,但以面部、颈部和四肢伸侧较为常见。其发病原因复杂,可能与遗传、过敏体质、环境因素等多种因素有关。

2. 日常护理要点

保持皮肤清洁湿润是护理湿疹的首要原则。每天用温水轻轻清洗患处,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肥皂或沐浴露。洗完澡后,趁皮肤还未完全干燥时,立即涂抹适量的保湿霜,如凡士林、尿素霜等,以锁住水分,减轻皮肤干燥和瘙痒感。选择纯棉质地、宽松透气的衣物,减少对皮肤的摩擦刺激。室内温度不宜过高,湿度适中,防止过度出汗加重病情。

3. 饮食注意

若怀疑孩子对某些食物过敏导致湿疹加重,可尝试记录饮食日记,观察并找出可能的致敏原。常见的易过敏食物包括牛奶、鸡蛋、花生、海鲜等。在医生指导下,适当调整饮食结构,必要时进行过敏原检测。

二、痱子——清凉透气防捂热

1. 痱子的成因与表现

夏季高温潮湿环境下,汗液不易蒸发,堵塞汗腺导管,就容易长出痱子。痱子通常呈现为密集的小颗粒状红疹,周围可能有轻微的炎症反应,孩子会感到刺痒难耐。多见于额头、颈部、背部及皮肤褶皱处。

2. 家庭处理方法

一旦发现孩子起了痱子,首先要做的是降低室内温度,保持通风良好。给孩子穿轻薄、吸汗的衣服,勤换洗。用温水擦拭身体,特别是容易出汗的部位,然后扑上爽身粉或痱子粉,帮助吸湿散热。避免让孩子抓挠痱子,以免抓破引起感染。如果痱子已经化脓,应及时就医处理。

3. 预防措施

预防痱子的关键在于避免过度包裹孩子,根据气温变化合理增减衣物。鼓励孩子多喝水,补充因出汗丢失的水分。外出活动时尽量选择清晨或傍晚较凉爽的时候,减少日晒时间。

三、荨麻疹——避开诱因找根源

1. 荨麻疹的特点

荨麻疹俗称“风团”,是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来得快去得也快。皮疹呈大小不等的风团样肿块,颜色苍白或发红,伴随明显瘙痒。它可以出现在身体的任何部位,有时还会融合成大片区域。诱发因素多样,如食物过敏、药物反应、感染、物理刺激(冷热、日光)、昆虫叮咬等都可能引发荨麻疹。

2. 紧急应对策略

当孩子突发荨麻疹时,应尽快回忆并远离可能的致病因素。冷敷患处可以暂时缓解瘙痒和肿胀感。遵医嘱服用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糖浆等,能有效控制症状。密切观察孩子的呼吸、心率等情况,若出现呼吸困难、腹痛等严重症状,需立即送往医院急诊治疗。

3. 长期管理建议

为了减少荨麻疹反复发作的风险,家长平时要注意观察孩子接触不同物质后的反应,尽量避免已知的过敏原。增强孩子的免疫力也很重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均衡的饮食和适量的运动。定期带孩子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健康问题。

四、手足口病——口腔与手足共关注

1. 疾病概述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侵犯手、足、口腔等部位的黏膜和皮肤。初期表现为发热,随后口腔内出现疱疹或溃疡,手

掌、足底也会冒出红色斑丘疹或水泡。该病具有传染性强的特点,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

2. 居家护理细节

患病期间,让孩子充分休息,给予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食用辛辣、过热或过硬的食物刺激口腔创面。可以用淡盐水漱口,保持口腔清洁卫生。对于手脚上的皮疹,不要强行剥离皮屑,让其自然脱落。剪短孩子的指甲,防止抓破皮疹继发感染。密切关注孩子的精神状态和体温变化,如有高热不退、精神萎靡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3. 消毒隔离措施

由于手足口病具有传染性,家中要做好消毒工作。孩子的餐具、玩具要定期煮沸消毒,衣物被褥在阳光下暴晒。家庭成员之间也应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减少交叉感染的机会。在幼儿园或学校发现病例时,应及时采取隔离措施,防止疫情扩散。

五、水痘——止痒防疤巧护理

1. 水痘的症状与发展过程

水痘是由水痘 - 带状疱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开始为粉红色小斑疹,数小时后变为丘疹,再经数小时发展成水疱,周围有红晕。水疱易破溃结痂,一般不留瘢痕。皮疹呈向心性分布,躯干较多,四肢较少。从发病到结痂脱落大约需要两周时间。

2. 有效的止痒技巧

孩子出水痘时往往会感到非常瘙痒,此时可用炉甘石洗剂涂抹患处止痒。也可用金银花煎水外洗,有一定的清热解毒作用。修剪孩子的指甲并戴上手套,防止抓挠导致皮肤破损和感染。如果水疱较大或有渗液现象,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软膏预防感染。

3. 预防留疤的方法

关键是要避免孩子抓挠水疱。一旦抓破皮肤,愈合后容易留下疤痕。保持皮肤清洁干燥,穿着柔软舒适的衣物,减少摩擦。待水疱全部结痂后让其自行脱落,切勿提前抠掉痂皮。饮食上增加富含维生素 C 的食物摄入,有助于促进伤口愈合,减少色素沉着。

六、接触性皮炎——远离过敏原最重要

1. 什么是接触性皮炎

当皮肤接触到某些外源性物质后发生的炎症反应称为接触性皮炎。常见的接触物包括化妆品、金属饰品、植物花粉、化学物质等。表现为接触部位的红斑、肿胀、丘疹、水疱甚至糜烂渗出。症状轻重取决于个体敏感性和接触物的刺激性强度。

2. 快速识别与处理

如果怀疑孩子得了接触性皮炎,首先要仔细回想近期是否接触过新的物品。立即停止接触可疑物质,用清水彻底冲洗受影响区域。局部冷敷可缓解红肿和瘙痒症状。轻度病例可外用弱效激素药膏短期治疗;严重者应及时就医,可能需要口服抗过敏药物。

3. 预防复发的策略

最重要的是明确并避免再次接触过敏原。购买儿童用品时注意查看成分表,尽量选择无香料、无色素的产品。新衣服要先洗涤后再穿,去除残留的化学物质。教育孩子不要随意采摘花草树木玩耍,减少自然环境中的过敏风险。

总之,儿童皮肤病种类繁多,但只要家长们掌握了正确的知识和护理方法,就能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孩子缓解不适,加速康复进程。面对孩子的皮肤问题时,既要重视及时就医诊治,也要注重日常的家庭护理细节,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个人卫生意识,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我们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许多常见的儿童皮肤病,让孩子拥有健康美丽的肌肤。

作者简介

闫理想,女,河北省肃宁县人,护理部主任,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