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多维定点:支架式写作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设计

作者

钱培红

苏州湾实验初级中学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 215200

引言

英语作为国际交流的重要语言,其写作能力对于初中生的未来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然而,传统的英语写作教学模式往往以教师为中心,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体差异,导致学生写作能力提升缓慢。支架式写作教学法基于维果茨基的 “最近发展区” 理论,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支持和引导,帮助学生跨越写作障碍,逐步提高写作水平。

一、学情诊断:精准把握学生写作能力发展区间

(一)前测分析:科学评估学生现有写作水平基线

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开始前,进行科学的前测分析是精准把握学生写作水平基线的关键步骤,涵盖词汇运用、语法掌握、篇章结构等各个方面的内容,前测可以通过设计一套具有代表性和综合性的英语写作测试题目,涵盖不同体裁和话题,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通过对学生前测作文的详细批改和分析,教师能够从多个维度了解学生的写作现状,从而科学地评估学生现有的写作水平基线,为后续的个性化教学提供依据。

(二)需求定位:明确个体写作能力发展最近区

在了解学生现有写作水平基线的基础上,明确个体写作能力发展的最近发展区是学情诊断的核心环节。最近发展区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能够达到的潜在发展水平与现有水平之间的差距。为了精准定位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教师需要综合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包括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学习风格以及已有的英语知识储备等因素。

二、支架分层:系统构建多维写作支持体系

(一)形式支架:提供多样化写作模板与范例

形式支架是支架式写作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学生提供了写作的框架和结构支持,帮助学生克服写作过程中的布局谋篇困难。多样化的写作模板包括不同体裁的作文模板,以记叙文写作为例,教师展示关于 “一次难忘的旅行” 的优秀记叙文范文。在讲解过程中,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开头是如何通过描述时间、地点和人物来定向引入故事的,中间部分是如何详细描写旅行过程中的事件和感受的,结尾部分又是如何总结旅行的意义和表达个人感悟的。同时,将范文与记叙文模板相对照,让学生明确模板中的各个部分在实际作文中的具体呈现形式。

(二)内容支架:构建主题词汇与句式资源库

内容支架旨在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丰富的词汇和句式资源,解决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因词汇匮乏和句式单一而导致的表达困难。构建主题词汇与句式资源库是内容支架的核心内容。

在主题词汇方面,教师可以根据初中英语教材的单元主题以及常见的写作话题,如学校生活、家庭与朋友、兴趣爱好、环境保护等,为学生整理出相关的主题词汇表。词汇表不仅要包含常见的名词、动词、形容词等词汇,还应包括一些与主题相关的短语、搭配和固定表达。例如,在 “环境保护” 这一主题下,除了提供 “environment(环境)”、“pollution(污染)”、“recycle(回收利用)” 等基本词汇外,还可以补充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环境保护)”、“air pollution(空气污染)”、“reduce carbon emissions(减少碳排放)” 等短语和表达,以及相关的同义词和近义词,如“conservation(保护)”与“preservation(保全)” 等,拓宽学生的词汇选择范围。

在句式资源方面,教师可以针对不同的写作需求和语境,为学生归纳总结一些常用的主题句式和万能句型。例如,在表达观点时,可以使用 “In my opinion, ...”、“I strongly believe that ...” 等句式;在描述原因时,可以运用 “The reason why ... is that ...” “... is due to ...” 等句型;在比较对比时,可以使用“Compared with ..., ... is more ...”、“While..” 等句式。

三、情境创设:动态优化写作教学实践场域

(一)任务驱动:设计真实性写作交际情境

情境创设是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和动机的关键因素,通过任务驱动设计真实性写作交际情境能够让学生在实际的语境中运用英语进行写作,提高写作的实用性和交际性。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和生活经验,设计各种贴近学生生活的写作任务情境。例如,通过在线英语学习平台或社交媒体群组,组织学生开展 “国际笔友交流” 活动。每个学生需要给自己的虚拟笔友写一封信,介绍自己的个人情况、学习生活以及家乡文化等。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笔友信息,如笔友所在的国家、年龄、兴趣爱好等,让学生在写作时能够更有针对性地选择内容和语言风格。在学生完成书信写作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群组内进行模拟的书信交流,让学生互相回复对方的信件,进一步增强写作的交际性和互动性。

(二)过程指导:实施分阶段写作策略干预

在写作前阶段,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启发学生的写作思路。通过多种方式引入写作话题,或者讲述与话题相关的故事,引导学生进行头脑风暴,拓宽思维;在写作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写作技巧和方法运用。一方面,提醒学生运用所学的词汇和句式,保持语言的准确性和多样性;另一方面,引导学生注意文章的篇章结构和逻辑连贯性;在写作后阶段,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反馈和评价活动,采用自我评价、教师评价、生生互评等多元化方式对学生的习作认知进行多维度的反馈,通过分阶段的写作策略干预,学生能够在写作过程中不断学习、反思和改进,逐步提高写作水平。

结语

支架式写作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设计为提升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教学途径。通过对学情的精准诊断,能够准确把握学生的写作水平基线和发展需求;多维的支架分层构建,为学生提供了全面的写作支持;而真实情境的创设和过程指导的实施,则进一步优化了写作教学实践场域。在今后的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教师应不断探索和完善支架式写作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策略,以培养出更多具有扎实英语写作能力和良好语言素养的初中生,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刘微 , 石金媛 . 支架式教学法在初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中的应用[J]. 海外英语 ,2024,(23):169- 171.

[2] 张振强 . 基于支架式教学法下初中英语写作教学的实践探索 [J].理论观察 ,2024,(03):138- 142.

[3] 尹延芳 . 支架式教学模式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探析 [J].海外英语 ,2023,(12):179- 181.

[4] 康艺 . 支架式教学法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J]. 海外英语 ,2021,(24):211- 212.

[5] 吴文莉 . 初中支架式英语写作教学探析 [J].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19,20(09):39- 41.

作者简介:钱培红(1981.06—- ),女,汉族,江苏苏州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初中英语大单元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