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方法与技巧研究

作者

李翠

重庆市潼南区柏梓初级中学校(402660)

本文系潼南区教育科学规划办2024年度课题《新课标背景下农村中学生阅读能力提升的实践研究》(课题批准号:2024-Ghb87)的成果。

摘要:目前,农村中学生存在阅读兴趣不足、习惯不良、理解能力低等问题,主要源于资源匮乏师资薄弱、家庭氛围不足等。通过文献综述与实地调研,本文提出针对性阅读指导方法。情景创设法方面,利用多媒体技术、开展角色扮演活动、设计问题引导思考,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互动阅读法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结合地方文化互动、组织读书分享会,增强学生阅读体验与理解能力。此外,在记叙文阅读教学中,可采用多媒体教学加强情感体验,问题式教学培养语文思维,合作探究式学习促进交流讨论。综合运用这些方法与技巧,能有效提升农村中学生阅读能力与语文综合素养,为农村初中语文教育提供理论与实践指导。

关键词 :农村初中学生 语文阅读能力 阅读方法与技巧

一、农村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现存问题

在农村初中语文阅读教学里,存在着与整体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类似的问题。教师往往更关注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程度和阅读水平, 却忽略了学生的主体体验和感受。学生在课堂上大多只是跟随教师分析课文思路和进行简单阅读,课后很少主动阅读,导致阅读能力提升缓慢。而且,农村初中生同样面临着较大的课业压力,除了在学校学习课本知识,有的学生还要帮忙做农活,基本没有时间静下心来阅读和思考。在课堂上,学生也缺少自主思考的机会,逐渐失去自主思考和品味文章的兴趣。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方法与技巧的作用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敏感性,增强语感,学生掌握速读、精读等方法,能在不同语境中更好地运用语言,像做成语填空时凭借语感填空。利于培养自主阅读学习能力,学生学会阅读技巧后,会主动思考书籍问题,掌握自主学习方法,成为学习的主人。可提高写作能力,有了阅读方法与技巧,学生能积累更多课外知识和词汇,培养语感,为写作提供素材和灵感。能促进学生情感的健康养成。学生在阅读中接触新鲜事物,分析思考,建立起自己的感情观与世界观。

二、农村初中的语文阅读教学方法与技巧

(一)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一方面设置阅读小角,教师可以在班级设置阅读小角, 结合农村实际情况,挑选一些适合初中生阅读且具有一定内涵的刊物放在教室 ,如与农村生活、传统文化相关的书籍,要求学生每天或者每周阅读一定量的阅读内容,再定期更新刊物,吸引学生阅读。一方面开展阅读活动,组织读书分享会、阅读竞赛等活动,让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和体会,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和竞争意识。例如,可以开展“我最喜爱的农村故事”读书分享会,让学生分享与农村有关的书籍。

(二)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分析阅读

首先,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在调动学生阅读兴趣的基础上, 教师要加强对学生阅读分析基本方法的指导。比如,教学生如何通过标题、首尾段落来把握文章的主旨,如何分析文章的结构和写作手法等。其次,鼓励学生阅读后的自主思考,教师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进行自主阅读和思考,引导他们提出自己的问题和见解,教师可以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在交流中深化对文章的理解。

(三)加强学生基础积累

注重词理解与积累,结合语境,引导学生理解和分析词语的含义,农村有着丰富的生活场景,教师可以联系农村生活实际,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词语。例如,在讲解”广袤”一词时,可以让学生联想农村广阔的田野。注重句子含义推敲,重点句子是理解课文的关键,教师要引导学生推敲和领会重点句子的含义,可以通过提问、分析句子结构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深层含义。重视对语段的教学,通过对重要语段的分析,让学生了解文章的思路脉络,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教师可以让学生划分段落层次,概括段落大意。通过这些方法达到提升学生基础知识。

三、学生阅读答题的方法与技巧

(一)学生阅读答题的方法

学生在阅读答题时,要求学生整体感知与阅读技巧浏览标题,标题有时能暗示文章主旨,启迪思路,为答题提供方向,教师要教导学生学会从标题中获取有用信息。同时,辨识文体,明确文章是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还是散文,不同文体有不同的特点和阅读方法。例如,说明文要明确说明对象、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议论文要找准论点、分析论据和论证方法。最后,精读首尾,文章的首尾往往体现作者的中心思想,学生要仔细阅读首尾段落, 揣摩主题思想。答案来源与答题要点采摘原文,答题时可以直接采摘材料中的原文、关键词语或语句,如议论句、抒情句、特殊修辞句等。以下是阅读答题的注意问题:

提炼筛选,先用自己的话或材料中的语句进行概括归纳,再剔除次要内容,合并浓缩,留下重点语句。注意审题,领会出题者意图,围绕题目要求作答,防止答非所问,答题要有条理,书写规范。要结合文体,根据不同的文体知识进行答题,如记叙文要注意记叙的顺序、线索、人称等,说明文要关注说明语言的准确性等。

(二)不同文体的阅读技巧

1.说明文阅读技巧

明确说明对象,可以通过看文章题目或根据说明语段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来确定说明对象;概括说明内容,事理说明文一般说明对象的构造、形态、性质、特点等方面,要根据具体内容进行概括;明确说明顺序,包括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事理说明文通常采用逻辑顺序;明确说明方法,指出所用的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即说明了事物哪方面的特征。关注语言准确性,答题时注意说明语言的准确性,不能随意删去表示限制或修饰的词语。

2.议论文阅读技巧

找准论点,可以从标题、开头、篇末等位置寻找论点,也可以通过分析论据来确定论点;分析论据类型,论据分为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补充论据时要紧扣论点,选取真实典型的事例;明确论证方法,包括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等,要能分析出每种论证方法的作用;分析论证结构,一般结构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引论——本论——结论);关注语言特点,议论文的语言具有准确性和概括性。

3.记叙文阅读技巧

把握记叙顺序,记叙顺序有顺叙、倒叙、插叙,要理解不同记叙顺序的作用,如倒叙能突出中心、使叙述有波澜等;明确记叙线索,线索可以是时间、事件、地点的转换、感情的变化等,通过线索可以更好地理解文章的结构和内容;分析记叙人称,不同的记叙人称有不同的作用, 如第一人称使故事显得真实、自然有亲切感;关注表达方式和描写方法,了解记叙、抒情、描写、说明、议论等表达方式,以及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等描写方法的作用。

总之,在农村初中语文教学里,阅读教学占据关键地位,方法与技巧的研究成果颇丰。新课标实施后,农村初中语文教学既注重基础教材知识,更关注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的提升。阅读教学方面,学生学会了整体感知、快速阅读,能通过浏览标题领悟内容、辨识文体分析文意、精读首尾揣摩主题。在答案获取上,学生掌握了采摘原文和提炼筛选的方法。不同文体也有对应的阅读技巧,如说明文能明确说明对象、内容、顺序、方法等;议论文可找准论点分析论据与论证方法等;记叙文能分辨记叙顺序、线索人称等。不过,教学中仍存在分析教学、肢解教学和表演教学等问题,后续需继续贯彻新课标理念,结合农村学生特点,不断优化阅读教学方法与技巧,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 [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