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度融入小学思政课教学模式研究

作者

黄欣

嘉祥县卧龙山街道卧龙山小学

引言

在新时代背景下,小学思政课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但传统教学模式往往偏重于知识的灌输,却轻视了对学生思想情感以及价值观念的培育,于是,怎样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同小学思政课教学模式融合起来,便成了当下教育改革的关键课题,本研究将会从理论联系实际的角度着手,探究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小学思政课教学中的融入途径和办法,从而给小学思政课的改革更新给予有益的借鉴。

1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要义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站在中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两个重大时代课题,包含“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多个方面,强调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追求共同富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思想是国家发展的行动指南,也是小学思政课的丰富理论资源和价值引领。在小学阶段,如何将这些核心理念用儿童可以理解的方式传递出去,是思政教育的难题。

2 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性

2.1 教学内容单一

传统的思政课是局限在教材文本里的 , 内容以道德说教和抽象概念为主 , 缺乏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 ,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时代性、实践性 , 传统的教学方法不容易把它表现出来 , 譬如 , 讲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若只是依靠背诵 , 学生很难领悟它的社会意义 , 教材更新缓慢 , 不能马上体现国家政策和社会热点 , 造成课堂内容落后于时代发展 , 单一化的内容没法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致 , 也培育不了他们深藏在心底的政治认可。

2.2 教学方法枯燥

灌输式教学占据传统思政课堂的主流,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造成课堂缺乏互动,小学生认知能力有限,抽象的政治理论若只是靠讲授来传递,就会让他们觉得疏远,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视实践性和人民性,传统课堂缺少情境模拟,问题讨论,社会实践等多样的教学手段,致使学生难以产生深刻的认知,教学方法过于单一,既影响了学习的效果,又让思政课变成了形式化的“道德训话”,不能真正入脑入心。

2.3 教学评价片面

传统思政课的评价体系多采用纸笔测试,注重知识记忆而非价值内化,学生是否真正领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是否能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很难用标准化考试来衡量,这种评价方式易产生“高分低能”,即学生能背诵理论却不能运用。评价主体单一,一般只有教师评价,缺少学生自评、家长反馈、社会观察等评价方式,很难全面反映思政教育的实际效果。

3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小学思政课的教学模式实施策略

3.1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是思政课教学的主要执行者,其理论水平与教学能力直接影响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传播效果,目前部分小学思政课教师对党的创新理论认识不足,教学手段相对落后,要通过专题培训,集体备课,理论研修等途径加强教师的政治素养和教学技能,促使教师联系社会热点拟定教学案例,把抽象理论变得形象起来,还要创建跨学科合作机制,语文,历史,道德与法治等学科教师一同参加思政教育,营造协同育人的良好氛围。

3.2 深化课程改革

课程是思政教育的主要载体,必须冲破教材束缚,形成动态更新的教学内容体系,在遵照国家课程标准的情况下,可以依照地方特点增添例子,乡村振兴政策怎样改变家乡,科技创新怎样影响日常生活等等,课程规划要重视层次性,低年级用故事化,情境化的方式渗透爱国,诚信等基本价值观,高年级慢慢加入国家治理,生态文明等比较复杂的议题,还可以研发校本课程或者主题式学习板块,像“红色文化探秘”,“小小环保卫士”之类,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加深认识。

3.3 优化教学资源

优质教学资源是提升思政课吸引力的关键,除了传统的教材之外,还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素材,纪录片,动画短片,互动课件等等,把那些抽象的理论变得可以看见,数字化的教学平台可以给予很多的学习资源,“学习强国”少儿版,红色教育VR 体验等等,这些都可以增添学习的乐趣和沉浸感,而且还要做好校内外资源整合的工作,同博物馆,纪念馆,社区等展开合作,去做一些研学活动,这样就可以让思政教育从课堂拓展到社会的大课堂当中去。

3.4 创新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革新是提升思政课实效性的关键,可以采取问题导向式学习(PBL),促使学生围绕“怎样创建美丽中国”“什么是真正的爱国”等话题展开探究,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角色扮演,辩论赛,模拟听证会之类的互动形式可使抽象的政治概念变得可感可知,项目式学习(PjBL)可让学生参与到社会调查,志愿服务等实际操作当中,诸如“垃圾分类小卫士”,“社区红色故事采编”之类,让他们在行动中加深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认识,教学模式的革新既增强了课堂的活力,又让思政教育真正落地生根。

结语

笔者通过探索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到小学思政课堂中教学模式中去,发现传统教学模式存在许多的不足之处并提出相关实施办法,通过增强教师队伍、改进课程改革、更新教学资源、革新教学模式等方面的工作来提高小学思政课堂的实际效果,培养学生的国家观念、民族骄傲感等方面的工作。相信未来随着教育不断深化改革 , 小学思政课会愈发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 教师会积极寻找新的教育教学方法、手段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贡献力量。并且对其他学科的教学改革也有所启发。

参考文献

[1] 杨威 , 上官望 . 导向深度学习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融入高校思政课新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为例 [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23,35(01):41-45+51.

[2] 张志丹 , 徐璐 . 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守正创新的基本理路 [J]. 兰州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2025,53(02):133-142.

本文系济宁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项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度融入小学思政课教学模式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23SZXM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