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自主探究教学法的实践策略

作者

王建秀

浙江省义乌市佛堂镇佛堂小学 322002

摘要: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全面落实,面对其强调的尊重学生们教学主体地位的改革要求,对自主探究教学法的落实已经成为小学各学科教学工作最根本的改进方向之一。在这样的背景下,考虑到小学语文课程具有较强的综合性与实践性特点,阅读教学活动又是帮助学生们积累并实践各种基础语文知识的主要途径,教师就要通过自主探究教学法在自身阅读教学中的落实,确保学生们知识结构完善性、知识运用能力等学习素养的全面发展。本文就简要论述了几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灵活应用自主探究教学法的科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自主探究教学法

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工作中,由于整体的教学内容较为基础,因此科学的阅读教学活动始终是确保学生们语言表达能力、良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念等素养全面发展的主要途径。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考虑到很多教学内容中还包含着较为丰富的人文元素,仅通过灌输式的教学策略容易导致学生们对各种知识的掌握不够准确,教师也要意识到自主探究活动对提高学生们阅读效率具有的积极影响,并通过更加创新的自主探究阅读教学策略实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整体育人价值的充分发挥。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落实自主探究教学法的重要价值

与灌输式的传统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相比自主探究的阅读教学,更加强调学生们课堂教学主体地位的提高,并要求学生们通过自主探究与互动交流实现对相关语文知识内涵的准确理解[1]。这样不仅可以确保小学语文课程的阅读教学活动与新课程标准强调的生本教育理念相符,同时还可确保学生们在自主探究过程中,结合自身的学习需求选择更加科学的阅读切入点。最终在提高学生们学习思维发展水平的同时,充分满足其个性化的学习需求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自主探究教学法的实践途径

(一)借助多媒体导入素材激发学生们的自主阅读兴趣

在小学语文课程的阅读教育工作中,由于整体的教学内容具有较强的综合性与人文性特点,且很多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容易产生思维较为跳脱等情况,因此对学生们自主阅读兴趣的激发,始终是确保其自主探究效率不断提升的重要前提[2]。面对这一情况,考虑到只对各种文本的分析,容易导致学生们产生枯燥的学习心理,教师也要对传统的教学导入模式进行优化。在拓展导入环节的教学材料的同时,尽可能将教学主题通过更符合学生们学习需求的方进行展示式。最终确保学生们在趣味性教学素材的吸引下,对各篇文本的内涵产生较强的探欲望究。

例如在进行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中《传统节日》一课的教学时,由于学生们掌握的生字知识较少,因此若直接要求其对文章内容进行阅读,极容易导致其因理解速度较慢而产生抗拒的学习心理。面对这一情况,考虑到实际的文章内容会涉及到各个传统节日的习俗,教师就可在导入环节为学生们播放一些与文章容并不相同的传统节日习俗的多媒体素材,如春节时贴的对联、端午节佩戴的香包等,并引导学生们思考:看见这些事物与现象时,自己最先想到的是哪个节日?这样在直观素材的吸引下,学生们就可在自身已有生活经验的吸引下,产生更强的阅读兴趣。

(二)结合直观情境提高学生们的自主探究深度

在小学语文课程的阅读教学工作中,由于整体的教学内容具有较强的工具性特点,在准确梳理文章中的各种生字与生词后,引导学生们对文章整体情感的理解也是自主探究活动中较为重要的教学目标之一[3]。面对这一情况,考虑到该阶段学生整体的联想维尚未发育成熟思,在自主探究过程中,仅通过对文本的分析容易导致其对文本内涵的探究不够准确,教师就可结合阅读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间的系,创设较为直观的教学情境。以此确保学生们在情境中直观学习体验的影响下,通过生活经验向着学习经验的转化,实现自身文本理解深度的有效提高现。

例如在进行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中《邓小平爷爷植树》一课的教学时,本课的主要任务就是引导学生们在准确掌握生字生词知识的同时,对植树过程中邓小平爷爷体现出的认真态度进行理解与感悟。面对这一情况,考虑到对各种植物的栽种是小学劳动教育中较为常见的教育内容之一,教师就可在课堂上为学生们创设栽种花朵或蔬菜水果的教学情境,并引导学生们在完成对植株的栽种后,体会劳动为自身带来的成就感。这样再引导学生们对文章内容进行分析时,就可帮助其带入邓小平爷爷的视角,更加准确地对文章中的态度与情感进行自主理解。

(三)落实多元化的自主评价模式

在小学语文课程的教学工作中,由于学生们学习能力的发展较为有限,因此科学的教学评价始终是帮助学生们明确自身学习优势与不足的主要途径。面对这一情况,考虑到由教师对学生们阅读问题进行指出与批评的评价模式,极容易使学生们因自身的表现欲望较强而产生消极的学习心理,教师也要提高评价环节中学生们占据的主体地位。通过提出问题的方式,要求学生们判断自身的阅读理解深度与阅读思维的准确性,并通过不同学生间的交流与讨论明确其他学生阅读思路中存在的优势。这样才能通过学生们对评价环节的主导,确保其更加准确地认识到自身实际的阅读能力发展水平,并为其后续阅读方法的调整指明更加清晰的方向。

结束语:

总的来说,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全面落实,提高学生们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已经成为培养其各方面学科核心素养的主要途径。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展小学语文课程的教学活动时,考虑到阅读教学是提高学生们理解能力、知识应用能力与知识积累量的主要途径,教师也要意识到自主探究教学法在自身阅读教学中的运用价值。并通过更加科学且创新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们对各种阅读材料中的语文知识进行自主探究与分析。最终通过学生的良好学习态度、自主阅读思维与知识应用能力的全面发展,实现小学语文课程整体育人价值的充分发挥。

参考文献:

[1] 申晓燕. 探究小学语文学生自主化阅读的教学策略[J]. 学周刊,2021,19(19):121-122.

[2] 石建军. 小学语文自主探究阅读教学初探[J]. 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1(13):1620.

[3] 程秀琴.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自主探究学习方式的指导策略[J]. 语文课内外,2021(9):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