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技术赋能职业教育评价体系的构建
陈汝龙 宋春雨
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山东潍坊 261000
一、引言
在产业结构深刻变革的当下,社会对高技能、高素养人才的需求呈现井喷式增长,职业教育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其战略地位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新质生产力概念的提出,为职业教育发展注入新活力,同时也对职业教育评价体系提出了更为严苛的要求。传统职业教育评价体系已难以适应新时代需求,迫切需要借助数字技术进行创新与重构。数字技术具有高效性、精准性、全面性等特点,能够为职业教育评价提供新的视角与方法,助力构建科学、全面、动态的职业教育评价体系,从而提升职业教育质量,培养更多符合市场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二、数字技术在职业教育评价中的应用现状
(一)应用的普遍性与浅层性
当前,数字技术在职业教育评价中已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许多职业院校引入了各类教育管理软件,用于学生成绩管理、教师教学评估等基础工作。一些学校还利用在线学习平台记录学生的学习行为数据,如课程观看时长、作业完成情况等。然而,这些应用大多停留在表面,数字化评价仍处于浅层次阶段。例如,虽然能够收集大量数据,但对于数据的深度挖掘与分析不足,未能充分发挥数字技术在揭示教育规律、预测教育趋势方面的优势。
(二)面临的困难与挑战
传统评价标准与数字技术融合难题:传统职业教育评价标准侧重于知识记忆与技能操作的考核,难以与强调创新能力、综合素质的数字技术评价理念相融合。如何在保留传统评价标准合理部分的基础上,融入数字技术所倡导的新评价维度,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数据采集的全面性问题:职业教育涉及教学、实践、企业实习等多个环节,要实现全面的数据采集难度较大。目前,多数高职院校的数据采集主要集中在课堂教学与校内实践,对于学生在企业实习期间的表现、职业素养的养成等方面的数据采集不足,影响了评价的全面性。
伦理与隐私保护考量:随着数字技术应用,大量学生和教师的个人数据被收集与存储,如何保障数据的安全,防止隐私泄露,遵循伦理道德规范,成为数字技术在职业教育评价应用中的重要挑战。
三、数字技术赋能职业教育评价体系的构建策略
(一)设计多元评价模型
根据《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构建由学校、教师、企业、学生、社会、政府、第三方机构七方参与的多元评价模型。学校作为教育实施主体,对学生的学业成绩、综合素养发展进行全面评价;教师负责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学习过程进行细致评估;企业从实际工作岗位需求出发,评价学生的职业技能、职业素养以及对工作岗位的适应性;学生通过自评,增强自我认知与反思能力;社会从人才对社会发展的贡献等角度进行评价;政府发挥宏观调控与政策引导作用,对职业教育整体质量进行把控;第三方机构以专业、客观、中立的态度,对职业教育各环节进行独立评估。七方相互协作,共同为职业教育评价提供多维度视角。
(二)细化评价指标体系
1. 多维度设置评价指标
知识与技能维度 , 除了传统的专业知识考核,增加对学生运用数字技术解决专业问题能力的评价,如利用专业软件进行设计、分析等。
过程与方法维度 , 关注学生在学习与实践过程中的创新思维、问题解决能力,如在项目实践中,评价学生提出新思路、运用新方法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 , 借助数字技术监测学生在团队合作、职业操守等方面的表现,如通过在线协作平台观察学生的团队沟通与协作情况。
2. 可量化评价指标构建
对于各项评价指标,尽可能转化为可量化的数据。如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可通过在线学习平台的发言次数、讨论参与时长等数据量化;企业实习表现可根据企业反馈的工作任务完成质量、工作效率等指标量化。通过量化指标,确保评价的客观性与公正性。
(三)促进七方协同参与,形成闭环反馈机制
搭建数字化协同平台:利用数字技术搭建七方参与的职业教育评价协同平台。各方在平台上实时上传评价数据,共享评价信息。学校、教师可以根据企业与社会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内容与方法;学生根据各方评价意见,制定个人学习改进计划;政府和第三方机构依据平台数据,对职业教育政策与评价标准进行优化。
闭环反馈流程中,学生学习与实践产生的数据被各方收集评价,评价结果反馈给学生与学校,学生根据反馈改进学习,学校根据反馈调整教学,调整后的教学再次作用于学生学习与实践,形成“评价- 反馈-改进- 再评价”的闭环反馈机制,持续优化职业教育评价体系。
四、数字技术赋能职业教育评价体系的预期成效
(一)提升评价的全面性、客观性和公正性
通过多元评价模型与细化的评价指标体系,结合数字技术对多源数据的整合分析,能够全面涵盖职业教育的各个环节与维度,避免单一评价主体与有限评价指标带来的片面性。可量化的评价指标以及数字化的评价过程,减少了人为因素干扰,使评价结果更加客观、公正。
(二)促进职业教育质量提升
闭环反馈机制促使学校、教师不断优化教学,学生持续改进学习,企业更深入参与人才培养,各方形成合力,共同推动职业教育质量提升。培养出的学生能够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具备更强的职业竞争力,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三)推动职业教育创新发展
数字技术赋能的评价体系,能够及时发现职业教育中的新问题、新趋势,为教育创新提供数据依据。鼓励学校与教师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方法,促进职业教育在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的创新发展,以适应新质生产力下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
五、结论
数字技术为职业教育评价体系的构建带来了新机遇与新方法。通过设计七方参与的多元评价模型,细化多维度、可量化的评价指标体系,借助数字技术促进各方协同参与,形成闭环反馈机制,能够构建起适应新时代需求的职业教育评价体系。这一体系将有效提升职业教育评价的质量与效果,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为培养符合新质生产力要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奠定坚实基础。未来,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完善,职业教育评价体系应持续创新与优化,充分发挥数字技术的优势,助力职业教育迈向新的发展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