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跨学科学习任务群的设计与实施路径研究
李雅蕾
四川眉山映天学校 620010
现阶段,在小学时期的语文教学工作中,为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跨学科学习这种模式在语文课堂当中得到了广泛运用,尤其是在小学时期,通过跨学科学习,能够进一步丰富语文教学内容,从而激发学生们的语文学习兴趣。为此,语文教师应当着重探究跨学科教学模式的正确应用方法,并尝试引进学习任务群这种全新模式,通过任务设计,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和探究欲望,提高语文学习有效性,同时也能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思维,促进他们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1 注重跨学科整合,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下,跨学科学习这种方法往往会受到语文思维惯性的束缚,从而导致跨学科学习成为了单一的学科知识拓展。因此,近些年在跨学科教学中正在不断优化教学方法与教学过程,致力于促进各学科内容的整合,同时着手于培养学生学科能力以及学科素养等方面。对于教师来说,首先需要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角度出发探究所学内容。例如:在讲解《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这一课时,作为一篇以科技为主题的文章,致力于培养学生们的信息意识、科学精神以及理性思维等核心素养。基于跨学科教学整合的角度来看,可以尝试和科学学科、数学学科以及信息技术进行充分整合。其次,需要基于学科能力视角出发明确学习内容是否可行。比如应当掌握纳米技术、纳米长度,因此要了解数学学科中的小数概念与多位数概念。而想要了解一些先进的科技名词,则需要学会利用信息技术查阅网络资料。所以教师可以为他们布置针对性的学习任务,比如:任务一,利用网络搜集有关纳米技术的资料;任务二,结合数学知识,理解纳米技术及其长度等概念。由此可见,通过跨学科教学的方式,设置对应任务群,能够显著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同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构建跨学科任务,增强学生实践能力
构建跨学科任务属于当前教育领域内培育学生素质素养的一种有效方法。所以要求各学科间积极沟通与联系,建立起更加完善的学科体系,带领学生们深入探索客观世界,从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所以在小学时期的语文任务群构建过程中,需要教师从语文学科的角度出发,随后将其他学科充分融合,帮助学生们建立起一个以语文知识为核心的学习任务群模式。例如:在讲解《什么比猎豹更快》这一课时,其中的内容涉及到物理学科当中的速度知识,所以教师便可带领学生们整理文章内的不同事物和不同速度,并根据数学知识绘制条形统计图,通过更加直观的手段进行速度对比。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为学生布置其他任务,比如带领学生们归类不同类型的事物:任务一,进行任何动物之间的速度对比与分类;任务二:进行火箭、汽车等机械产物的速度对比。通过这种方式进行跨学科教学,能够充分凸显出语文学科的核心地位,也能够充分融合数学知识,提高数学教学有效性以及学生们的实践能力[1]。
3 创设跨学科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热情
情境教学属于一种现代化且十分有效的教学方法,获取了十分广泛的认可与关注。情境化教学的主要载体就是情境,能够带领学生深入探究、反思与实践,从而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内化。把情境教学和语文跨学科教学相融合,设计对应的学习任务群,这样能够获取更为显著的教学成效,也更容易揭示出不同学科的内在关联[2]。例如:在讲解《小英雄雨来》这一课时,从文章体裁来看,这篇文章属于一篇小说新式,所以文章在情节构建以及人物描写等方面更加生动多彩。而在这篇文章教学中,教师则可以创设角色扮演的学习情境,这样不仅可以充分发挥出情境教学的作用,也可以激发学生们的爱国情怀。比如可以要求学生分小组进行角色扮演,分别扮演文章中的雨来等角色,通过角色演绎的方式呈现出文章内容,这样可以进一步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热情,提高他们的课堂学习有效性,帮助他们找到正确的学习思路与学习方向。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时期的语文教学中,通过跨学科学习任务群的合理运用,能够有效提高小学生语文学习能力,帮助他们养成完善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同时也能够提高自身教学有效性,带领小学生找到正确的学习方向与学习思路。
参考文献:
[1] 何媚 . 小学语文跨学科学习任务群教学初探 [J]. 少男少女 ,2025,9(9):56-57.
[2] 翁培英 . 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跨学科学习任务群教学研究[J]. 考试周刊 ,2025(2):4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