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下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育人创新模式
罗芬
湖南外贸职业学院 410000
随着高校教育管理模式的不断改革,如何打破传统部门分割、资源分散、服务碎片化的弊端,成为提升育人质量的重要议题。“一站式”学生社区的兴起,正是对学生多样化、综合性需求的回应,它通过空间整合、事务融合、功能集成,为学生提供更高效、更温暖的成长环境。在这一过程中,党建工作的全面融入,使得学生社区不仅是服务平台,更成为价值引领与思想育人的重要阵地。党组织在社区中的深度参与,不仅强化了服务的组织保障,也为高校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体系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党建引领下“一站式”学生社区的育人功能定位
(一)党建引领的价值内核与制度优势
高校党建工作植根于党对青年成长方向的深刻把握,在“一站式”学生社区中引入党建引领机制,是提升育人质量的根本保证[1]。党组织以其政治性、组织性和纪律性,为学生社区注入价值导向和制度支持,能够有效统筹资源、激活育人功能。通过构建党支部进驻社区、党员联系学生、党建融入服务的工作体系,形成了思想引领与服务管理并重的协同格局,增强了社区的政治方向感和育人责任感。党建引领不仅提升了服务工作的规范性和稳定性,也使党组织成为社区中最有力的组织支撑力量。
(二)“一站式”学生社区的功能集成与服务特征
“一站式”学生社区整合学业指导、心理支持、生活服务、事务办理等多种功能,打破以往条块分割的管理壁垒,形成高效协同的服务体系。在这一平台上,学生能够在统一空间内解决多样化需求,显著提升了育人服务的便利性和体验感。结合党建引领机制,党组织在学生社区的实际运行中实现了政治引导与综合服务的有机融合,使学生在接受服务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受到价值观塑造和思想熏陶,形成了有温度、有深度、有力量的育人环境。
二、“党建 + 服务”融合机制在学生社区建设中的实践路径
(一)党组织嵌入社区治理结构
“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时党组织有效嵌入,给社区治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通过建立学生社区党支部或者设立临时党小组,将党建工作触角延伸到学生生活各角落。党支部作为核心明确岗位职责、完善议事制度、推动服务前置,使学生社区从“管理型服务”变成“引导型服务”,党务干部和学生党员一起参与事务运行,让治理机制服务主体多元、服务流程扁平,从而让学生在社区能“看见党员、找到组织、感受关怀”,进而增强党组织凝聚力和学生归属感。
在实践中,不少高校积极探索将党建工作与日常事务深度融合的制度设计。如在学生事务服务中心设置“党员先锋岗”,让有服务经验和政治素养的党员轮流值班,快速回应学生需求,并且社区事务协调会引入党组织议事程序,促使党建工作与学生事务一同部署、推动、评估,这些举措让社区治理效率有效提升,党组织在基层治理体系中的引领力和号召力得以强化。
(二)思政工作与日常服务有机结合
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社区日常服务,是推动“一站式”育人理念落地的重要路径 [2]。通过将思政内容嵌入心理辅导、学业帮扶、生活服务等日常环节,使思想引领不再局限于课堂讲授,而是成为社区服务的自然组成部分。党组织借助社区中的服务场景,有意识地设置思政教育节点和价值引导机会。例如,在学业帮扶中关注学生学习目标的理想信念引导,在心理咨询中渗透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在日常交流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
党员教师、辅导员和学生骨干在服务流程里共同担起育人职责,靠“一对一”联系机制、“三走进”服务模式(走进寝室、走进课堂、走进心里)等将思想教育的温度、广度和深度有机统一起来。并且利用信息化手段打造智慧社区平台,使党建活动与事务服务线上线下一块儿推进以提升思想引领的传播力和时效性,高校构建“党建 + 服务”社区让思想教育和事务服务双向融合,从而使学生在接受帮助时自然接受政治教育与价值引导。
学生社区在服务导向和育人导向的协同实践下,不只是事务办理的集成平台,还成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功能阵地。党组织嵌入式引导、服务化表达、情境化教育,打破传统思政工作“说教”“空洞”的局限,使立德树人目标得以内化,有了实效。
(三)党建协同引领学生成长
在“一站式”学生社区的实际运行中,党建引领有效打通了思政教育与学生发展的实践路径。通过构建“党支部 + 功能室”“党员 + 学生骨干”“组织生活 + 社区活动”等多种协同机制,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增强了政治认同感和集体归属感。在党组织的组织力驱动下,社区内各项服务与活动围绕立德树人目标精准展开,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与价值导向。大量实践案例显示,参与党团活动的学生在思想成熟度、社会责任感、自我管理能力等方面普遍优于其他群体。党建的政治引领功能与社区的服务支撑功能相辅相成,构建起多维共育、多方协同的良性生态,切实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养和社会适应能力。
(四)优化“党建 + 社区”育人体系
在现有实践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一站式”学生社区育人实效需从机制完善、资源统筹与文化营造等方面持续发力[3]。优化党组织在社区内部的组织设置,推动支部建在功能室、党员管在服务点,实现组织触角全覆盖、育人作用全渗透。完善党群共建机制,推动辅导员、班主任、专业教师与党务工作者协同参与社区事务,在服务中识人、育人、用人,激发育人合力。加强软硬件资源统筹,将思想政治工作与信息化平台融合,借助数据分析精准匹配学生需求,提升服务响应效率。营造积极向上的社区文化氛围,利用红色元素、美育空间、志愿服务等载体,构建具有温度与活力的思想文化场域。
持续推进“党建 + 服务 + 育人”深度融合,进一步夯实党组织在学生社区的引领力、组织力和服务力,推动形成协同高效、精准覆盖、持续优化的社区育人模式,从而为高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提供坚强保障。
三、结语
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作为服务与育人的重要结合点,在党建引领下展现出更强的组织动能与育人效能。党组织通过融入学生生活场域,激发育人资源的整合力与传播力,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实际需求同频共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社会责任意识的提升。随着育人模式的不断优化与机制创新的持续深入,党建工作将在高校治理体系中发挥更加核心的价值引领作用,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提供坚实支撑与精神力量。
参考文献:
[1] 赵青青 , 王璐 , 蒋艺晴 . 党建引领下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育人模式探索 [J]. 社会与公益 ,2025,(09):58-60.
[2] 李律 . 党建引领下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育人模式与实践路径研究 [J]. 高校后勤研究 ,2024,(06):72-74+78.
[3] 凌琳琳 . 党建引领下新时代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的创新 [J].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4,23(12):228-230.
基金项目:本文系 2025 年度湖南省社科评审委员会研究项目:社会生态系统视域下湖南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党建育人路径研究与实践 (XSP25YBZ137)阶段性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