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工程中电子测控技术的发展及应用研究
熊铁
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 河北 承德 068450 130828198209170031
目前我国交通工程电子测控技术在不断的完善与发展。通过应用电子测控技术,不仅能够降低违章行为的发生率,对肇事逃逸者还可以直接追究责任。在交通工程中,电子测控技术不仅可以为交通事故提供直接证据,而且可以间接约束驾驶员的行为,避免发生重大交通事故。
1 测控技术的构成分析
测控系统主要由总线接口、被测控对象、测控应用软件、程控设备以及控制器等 5 个部分构成。其中总线接口由连接器、USB、插槽以及线缆等4 个部分组成,可以将控制器与程控设备连接起来,形成信号通路,为系统的稳定运行提供保障。测控应用软件可以检验系统的正确性,在主程序中的I/O 接口、仪器驱动器以及应用执行等组件中发挥功能。而被测控对象可以将接口与被测控设备直接连接,从而实现对相关数据的有效测量。控制器负责对整个系统进行协调和指挥,它可以通过单片机以及计算机的设备发挥相应功能。上述部分在测控系统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共同确保了测控系统的稳定和准确运行。
2 测控技术的特点
近几年我国的电子测控技术飞速发展,相关部门投入了大量的财力和物力,促进了电子测控技术的网络化、分布式、数字化和智能化发展。在智能化领域,随着智能化技术以及设备的不断出现,在电子测控系统中,应用智能化的仪器可以使测量结果更具准确性,为相关人员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服务,使系统的功能更加完善。例如随着人工智能技术以及微电子技术的应用,促进了电子测控系统的智能化发展,将系统的准确性以及计算能力逐渐提升,为交通工程的持续稳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在网络化层面,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不断应用,促使技术人员将通信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融入电子测控技术的应用中,使其实现网络化发展,简化了测控工作的流程。测控技术在发展和进步的过程中,不仅融入了计算机技术,还融入了先进的传感器技术,传感器技术的应用加速了测控技术的网络化发展进程。随着测控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其被广泛应用于交通工程中。在数字化领域,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为测控技术的数字化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通过融入信息技术,技术人员可以对信号进行数字化处理。在分布式领域中,技术人员根据计算机技术以及网络技术对系统进行分布式设计,使其可以对各个部分进行有效连接,实现系统管理以及控制的自动化发展,避免投入过多人力成本,用于测控工作,有效提升了工作效率,为我国交通工程的高效运行奠定了坚实基础。
3 超限超载检测站中电子测控技术的应用
3.1 传感检测技术在超限超载测控中的应用
传感器技术在超限超载检测中的应用可以使工作人员准确识别超限超载车辆。在对车辆进行重量检测时称重传感器是主要设备。技术人员通过在检测地磅下方安装称重传感器,可以确保车辆驶过时将车辆传递给地泵的压力信号转化为电子信号,而系统经过对电信号的处理之后,可以将其转化为准确的车辆重量数据。称重传感器具有快速响应、稳定性高以及精度高等优点,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对车辆的总重和轴重进行精准测量,可以避免因人工测量而导致的误差,降低漏判和误判的发生几率。在对车辆的高度、宽度以及长度等数据进行测量时,通过应用尺寸传感器可以得到更加精准的数据。在超限超载检测中比较常用的尺寸检测传感器有激光测距传感器以及红外对射传感器等两种。激光测距传感器在工作时可以通过发射激光信号测量反射光的时间,来实现对车辆与传感器之间距离的测定,从而得出精确的车辆尺寸。红外对射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判断车辆对红外线的遮挡情况来确定其尺寸范围。通过对传感器的应用,可以实时准确地获得车辆的尺寸信息,并与标准要求进行对比,判断其是否超出了限制范围。此外在超限超载检测中,技术人员还可以通过辅助型的传感器对周围环境进行监测,并获得其他与车辆信息有关的参数。例如可以通过温度传感器对现场的温度变化进行监测,确保测量系统可以在任意温度下保持稳定工作。通过将传感检测技术应用于超限超载测控中,将检测的效率和准确性大大提升,为保障基础设施完好以及道路交通安全提供了有效保障。
3.2 智能图像识别技术在超限超载测控中的应用
在超限超载检测站中,智能图像识别技术主要负责对车辆的轮廓进行识别。技术人员通过设置高清的摄像头,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抓拍到车辆的图像。并通过图像分割算法,精准的从复杂的环境中提取出车辆信息。在获得数据的基础上,系统可以将车辆的实际尺寸快速准确的计算出来,并与提前设置的法定尺寸进行对比,从而判断车辆是否存在超限的问题。例如对于大型货车,通过应用智能图像识别技术,可以将其高度、宽度以及车身长度精确的测量出来,避免因为车辆超限而引发的安全问题。此外,智能图像识别系统还可以在车辆行驶的过程中对车辆的车牌进行准确识别。这可以使交通管理部门对车辆的身份进行记录和确认,丰富数据库的基础信息,使其能够在需要的情况下对车辆的载重信息以及行驶记录进行快速查询。一旦发现车辆有超限超载的可能,相关人员可以通过系统对车辆的来源以及行驶轨迹进行追溯,为后续执法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提供数据保障。此外,通过应用智能图像识别技术还可以判断车辆的装载情况。通过对车辆货物的高度以及堆放形状等信息进行分析,并与经验模型以及历史数据相结合,判断车辆是否存在超载的风险,若存在风险问题可以及时进行预警。
3.3 无线通信与物联网技术在超限超载测控中的应用
无线通信技术在超限超载检测站的应用使其具有高效稳定的数据传输通道。检测设备可以实时采集到车辆的尺寸以及重量信息,并在无线通信模块的辅助下将数据实时传输到管理中心。例如,5G 技术在超限超载检测站中的应用,可以确保相关数据及时准确地传送至管理中心,该技术具有低延迟以及高速率的优点,能够确保管理人员第一时间获取到检测信息,并在此基础上作出相应决策。同时通过应用无线通信技术,还可以实现多个设备之间的同时连接,确保了各种设备之间的协同工作,有效提升了检测的水平和效率。而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则可以使测控网络更加全面和智能。它可以将检测站中的警示灯、图像识别摄像头以及称重传感器的设备构成一个整体,提升了信息共享的效率,实现了各个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通过物联网平台,管理人员可以实现对监测设备运行状态的远程监控,实时获取到精准的检测数据,并对设备进行远程的维护与控制。例如当检测到车辆存在超限超载问题时,物联网系统可以自动控制警示灯和告警喇叭,及时对驾驶员发出预警,并在交通信息预警平台上传相关数据,为管理人员的处理提供依据。除此之外,通过将物联网技术与大数据等先进技术相结合,技术人员可以实现对相关数据的深度分析,总结出超限超载的趋势和规律,为交通管理部门制定更加科学的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电子测控技术也更加完善,为交通工程领域的持续稳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通过在超限超载检测站中应用电子测控技术,有效提升了检测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并且还可以为交通管理部门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确保其作出更加科学合理的决策。
参考文献:
[1] 刘晓静 . 电子信息工程中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研究 [J]. 中国新通信 ,2023,25(11):46-48.
[2] 余 江 . 电 子 技 术 中 测 控 技 术 的 应 用 研 究 [J]. 中 国 新 通信 ,2021,23(4):78-79.
[3] 张 艳 阳 . 电 子 技 术 中 测 控 技 术 的 应 用 探 索 [J]. 南 方 农机 ,2022,53(23):196-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