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超越传授 走向探究

作者

金丽莎

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云铜中学 650102

引言:

核心素养理念下,道德与法治教学变革势在必行。然而,传统的说教灌输难以触动学生心灵,脱离生活情境的思辨犹如“花拳绣腿”,背离实践操作的活动流于形式。项目化学习强调在真实情境中探究,在连续任务中深化认知,在合作交流中提升能力,正是破解难题的“金钥匙”。

一、情境驱动: 链接生活设项目,让问题“活”起来

学习内容要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联系,教师应精心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情境设计要从学生已有经验出发,选取他们感兴趣的话题,让问题变得鲜活生动,引发学生思考和讨论。

以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成长的时空”为例。该单元包括“朋友之间”“亲情五味”“师长情谊”三个主题,引导学生在时间的推移中感悟朋友、亲人、师长对自己成长的重要影响。教师可创设这样一个问题情境:“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他人,回想你成长中与朋友、亲人、师长相处的经历,哪些片段让你印象深刻? 从中你有什么感悟和收获?”这一问题紧扣学生的成长生活,能唤起他们的情感共鸣。学生畅所欲言,有的讲述与朋友患难与共的故事,有的回忆与父母心灵交流的瞬间,有的感恩师长春风化雨的教诲。一个个鲜活的故事,将抽象的成长主题与具体的生活经历联系起来。学生带着真切的体验、真挚的情感投入探究,学习内容变得立体生动。

二、任务分解: 分层递进引探究,让思维“深”下去

教师应根据总目标设计递进的探究任务,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任务设计要遵循从感性认识到理性思考,再到迁移运用的层次,环环相扣,不断深化 [1]。同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既要难度适中,引领学生不断进步,又要避免过于跳跃,让学生产生挫败感。此外,探究任务还应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让学生在探究中感悟成长的真谛。

如在“成长的时空”探究活动中,教师先设计“成长中哪些人给了你重要影响”的感性认识任务,引导学生回忆成长历程,感恩身边人的关爱 ; 接着设计“这些人对你的成长起了怎样的作用”的理性思考任务,引导学生分析他人影响的深远意义; 进而设计“面对成长中的困惑,你会如何寻求帮助”的迁移运用任务,引导学生运用良好的人际交往方式应对现实问题。层层深入的任务设置,将学生的体验感悟上升为理性认知,又回归生活实践,实现知行统一。在连续不断地探究中,学生内化对朋友、亲人、师长的情感认同,提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三、协作共进: 多元互动促交流,让能力“强”起来

小组合作是项目化学习的重要形式。教师应成为学生探究的引导者,充分调动学生的互动热情。小组成员之间通过平等对话、经验分享,碰撞思想,启发智慧,在协作中共同提升语言表达、逻辑思辨、人际交往等关键能力[2]。

在“成长的时空”小组探究活动中,学生四人一组,围绕“成长中你最想感谢的人”这一话题展开讨论。有的小组分享了父母无私奉献的故事,有的小组畅谈了好朋友相互扶持的经历,有的小组回忆了恩师呕心沥血的教诲。小组成员你一言我一语,不时点头微笑,在倾听中感知他人的心声。然后,小组集中讨论如何表达感恩,形成了“理解、包容是最好的回报”“用优秀的成绩回报师长”“常回家看看是最真挚的孝心”等思考成果,推选代表分享。在热烈的讨论中,学生积极表达观点,倾听不同声音,在交流碰撞中实现认知升华 ; 在分工合作中,学生明确角色定位,发挥各自所长,共同推进任务完成。小组协作让学生成为探究的主人,在愉悦互动中收获知识和能力。

四、评价多元: 动态反馈激潜能,让成长“看得见”

评价是项目化学习不可或缺的环节。评价要突出多元主体、注重动态过程、强调激励反馈,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发现问题、优化改进,让成长轨迹更加清晰可见。评价不应是单向的、静态的,而应是多向的、动态的,要充分调动学生、教师、家长等多方主体的参与,在互动中激发学生的内生动力。评价也不应是终结性的、结果导向的,而应是过程性的、发展导向的,关注学生在项目探究中的点滴进步,帮助学生及时发现问题,调整策略,优化提升。

在“成长的时空”单元的评价活动中,评价主体多元化,形式生活化。如学生通过微视频展示与亲友互动的温馨瞬间,感恩成长中的关怀与帮助。家长则记录孩子在与家人、师长、朋友相处中的变化和进步,肯定优点,鼓励改进。教师着眼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表现,及时给予表扬与指导,促进自我反思和持续优化。评价不再是简单的分数等第,而是沿着成长时空不断延伸、持续发生的过程。学生、家长、教师三方共同参与,通过平等交流、积极互动,共同见证学生的成长。

在多方参与的评价中,学生发现成长的闪光点,找到前进的目标,明晰人生的方向。评价让学生认识到在与他人的互动中成长,懂得了感恩和回馈,升华了对家庭、友谊、师生情的理解,坚定了成长的信心和勇气。学生在评价中反思自我,调整心态,明确目标,在家庭、学校、社会的多重场域中塑造高尚品格,绘就精彩人生。

结语:

项目化学习在“成长的时空”中润泽学生心田。在探究体验中感悟成长真谛,在合作交流中塑造高尚品格,在反思评价中明晰人生方向。让我们携手推进项目化学习的创新实践,做学生成长的引路人,点亮通往梦想的明灯,共筑幸福人生的璀璨明天!

参考文献:

[1] 樊伟 . 项目化学习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应用 [J]. 华夏教师,2025,(15):117-119.

[2] 王聪. 项目化学习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应用探究[D].太原师范学院,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