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环境下新闻采编工作的特点及策略
余珊珊
湖南省益阳市广播电视台 湖南省益阳市 413000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新兴媒体快速兴起,并与传统媒体互相渗透和融合,形成了新的媒体环境。融媒体环境突破了传统新闻传播的时空限制,重新构建了新闻生产和传播模式,使新闻信息在传播过程中呈现出更便捷、更高效、更复杂的特点。而处于新闻传播核心环节的新闻采编工作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1]。传统的新闻采编模式已很难满足融媒体环境的需要,如何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掌握其特征与发展规律,采用行之有效的创新战略,提高新闻采编工作的质量与效率,是新闻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融媒体环境下新闻采编工作的新趋势
(一)传播渠道多元化
在融媒体环境下,新闻的传播已从传统的报纸、广播、电视等渠道,发展到网站、手机客户端、社交媒体平台、短视频平台等新兴渠道。这些传播渠道各有特色,其受众群体也不尽相同。为了达到最大化的传播效果,新闻媒体必须针对不同渠道的特点和受众需求,有针对性地发布内容。
(二)内容生产交互化
在传统的新闻采编工作中,往往是记者、编辑主导的单向信息传播,受众处在被动接受的地位。在融媒体环境下,受众不仅是新闻的消费者,还是新闻的参与者和生产者。他们能通过评论、留言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为新闻提供线索和资料。内容生产交互化的发展趋势,使新闻内容更加丰富和多样化,更好地反映社会民意。新闻媒体需要搭建一个互动的平台,鼓励受众参与到新闻的制作中来,形成良好的互动氛围。
(三)技术应用广泛化
在融媒体时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新闻采编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和虚拟现实等技术在新闻采编工作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利用大数据技术分析受众的兴趣爱好和阅读习惯,实现新闻的内容精准推送。技术的应用使新闻采编的方式方法有所改变,也能进一步提升新闻传播的质量和效果。
二、融媒体环境下新闻采编工作的特点
(一)即时性与时效性凸显
在融媒体环境下,信息的快速传播使新闻事件的产生与传播过程近乎同步。受众对新闻信息的时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想在第一时间知道最新消息。这就要求新闻采编工作具有较高的即时性,记者要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及时采写新闻稿件,编辑需要快速进行编辑处理,以保证消息的及时传播。由于新闻信息的快速更新,新闻媒体也必须持续追踪报道新闻事件,才能满足受众的需要。
(二)内容形态多样化
在融合媒体的背景下,为满足各种传播渠道的特点以及受众多元化的需要,新闻的内容形式也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除传统的文字新闻之外,出现了图片新闻、音频新闻、视频新闻、直播新闻等形式,各具优势。在新闻报道中,采编人员要结合新闻事件本身的特点、传播途径的需求,在其创造与传播过程中,选取恰当的内容形式。
(三)采编流程一体化
在融媒体的背景下,新闻媒体需要将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进行深度的融合,不断调整和优化新闻采编工作,实现一体化运作。在传统的新闻采编过程中,由于各种媒体平台的存在,使得新闻采编工作相对独立。在融媒体环境下,新闻采编工作必须突破这一障碍,构建统一的新闻采编平台,实现新闻线索、素材和稿件等资源的共享。根据各大媒体平台的需要,加工和改编新闻稿件,并在多个平台上同步发布,提高信息资源的利用与传播效果。
(四)受众参与度提升
在融媒体时代,受众的参与意识不断增强,积极参与新闻的生成与传播之中。受众可以从不同的途径获得新闻线索,发表自己的评论和观点,还能参与到新闻的创造之中。这样的高度介入,可以让新闻媒体更好的把握观众的需要与反馈,对新闻的策划与制作进行适时的调整。而且,受众的参与也给新闻媒体带来了大量的新闻材料,增加了新闻的贴近度与吸引力。
三、融媒体环境下新闻采编工作的创新策略
(一)更新采编理念,树立融媒体思维
新闻采编人员应认清融媒体环境对新闻工作的深刻影响,抛弃传统的采编理念,树立融媒体思维。要把受众放在第一位,重视受众的需求和反馈,把受众的参与贯穿于整个新闻采编工作的全过程。同时,树立一体化的传播理念,突破各媒体平台的界限,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形成传播合力。新闻采编人员也要增强自身的创新意识,对新闻采编方式和方法进行积极的探索,以提高新闻生产的质量与竞争力。
(二)创新内容生产,打造优质新闻产品
新闻媒体应持续创新内容生产,努力创造高质量、极具吸引力和影响力的优质新闻产品。在这一过程中,既要注意报道的深度与广度,又要深挖事件的实质与内涵,为受众提供有价值的信息。针对不同媒体的特点及受众需要,差异化处理新闻内容,以适应不同受众的阅读习惯。此外,还应强化新闻的内容设计,以社会热点、观众关心的问题为中心,推出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新闻报道,以增强新闻的影响力。
(三)优化采编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为了更好的适应融媒体环境下新闻采编工作的即时性、一体化的需求,必须要优化采编过程。通过构建统一的新闻采编指挥平台,对新闻线索进行统一的管理与分配,保证新闻线索的及时传递。与此同时,应精简采编环节,减少不必要的审批流程,加快新闻稿件的制作。在新闻素材的管理上,应构建完善的材料库,对材料进行分类存储、共享,以便于新闻工作者、编辑人员随时查阅。另外,还应强化不同部门间的协调与合作,建立起有效的联动机制,以保证新闻采编工作的顺利开展[2]。
(四)加强技术应用,提升技术赋能水平
新闻媒体要加大新技术的投入和应用力度,充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兴科技手段,提升新闻报道的质量和效率。比如,通过大数据分析观众的阅读习惯、兴趣爱好等,为新闻内容创作、推送新闻等提供数据支撑;运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自动化写作、视频剪辑等工作,降低采编人员的工作量。加强对采编人员的技术培养,提高其运用新技术的能力和水平,更好的将技术应用于新闻采编工作之中。
(五)提升人员素养,培养复合型人才
融媒体环境下,对新闻采编工作人员的素养提出更高的要求,新闻媒体需要培养一支兼具新闻专业知识和新技术和新媒体操作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要重视采编人员的培养,定期开展业务知识和业务技能训练,不断提高采编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技术水平。鼓励新闻采编人员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其创新思维和跨界合作的能力。另外,还要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吸引、留住优秀人才,为新闻采编工作的改革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结论
融媒体时代的来临,对新闻采编工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也为新闻采编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新闻采编工作呈现了新的发展态势和新的特点,要想适应这些变化,新闻采编工作就需要有所创新,不断提升新闻采编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创作出更高质量的新闻产品,满足受众的需求,在媒体市场的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张英英.融媒体环境下新闻采编工作的特点及策略研究[J].今传媒,2025,33(04):47-50.
[2]郭莹莹.融媒体环境下新闻采编工作的挑战及应对策略[J].记者摇篮,2022,(03):3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