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市政道路桥梁工程中填石路基施工技术要点

作者

吴广娟

15040419910327062X

1 引言

市政道路桥梁工程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城市的发展和居民的生活具有重要意义。填石路基在市政道路桥梁工程中应用广泛,尤其在山区、丘陵等石料资源丰富的地区。与土质路基相比,填石路基具有强度高、稳定性好、透水性强等优点。然而,填石路基施工技术要求较高,若施工不当,容易导致路基沉降、开裂等问题,影响道路桥梁的使用寿命和交通安全。因此,深入研究填石路基施工技术要点,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对于保障市政道路桥梁工程质量至关重要。

2 施工前准备工作

2.1 地质勘察与测量

施工前,必须对施工现场进行详细的地质勘察,了解地基的岩土性质、地质构造、地下水情况等。通过地质勘察,确定地基的承载能力,为填石路基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依据。同时,要进行精确的测量放线工作,确定路基的中心线、边线以及控制点的位置,确保施工符合设计要求。测量过程中,要采用先进的测量仪器和方法,保证测量精度。

2.2 材料准备

2.2.1 石料选择

填石路基所用的石料应质地坚硬、不易风化、无裂缝。石料的抗压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一般不应低于 30MPa 。石料的粒径也有严格限制,最大粒径不宜超过层厚的 2/3。对于强风化石料、崩解性岩石等,严禁用于填石路基。在选择石料时,要对石料的产地进行考察,确保石料的质量稳定且供应充足。

2.2.2 其他材料

除了石料,还可能需要准备一些辅助材料,如土工格栅、砂垫层等。土工格栅可增强路基的整体性和稳定性,砂垫层则用于改善排水条件。这些材料的质量也必须符合相关标准和设计要求,在进场前要进行严格的检验。

2.3 机械设备准备

根据填石路基的施工工艺和工程量,合理选择机械设备。常用的机械设备包括挖掘机、装载机、推土机、压路机、运输车辆等。确保机械设备性能良好,数量足够,能够满足施工进度的要求。在施工前,要对机械设备进行全面的调试和维护,保证其在施工过程中正常运行。同时,要配备专业的操作人员,操作人员应经过培训,熟悉设备的操作流程和安全注意事项。

2.4 场地清理与基底处理

施工前,需清除施工场地内的杂草、树木、垃圾以及障碍物等,确保施工场地整洁。对于填方地段,要对基底进行处理。若基底为耕地或松土,应先进行压实,压实度应符合设计要求。若基底存在软弱土层,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换填、加固等处理措施,以提高基底的承载能力,保证填石路基的稳定性。在基底处理过程中,要做好排水工作,防止基底积水。

3 填石路基施工流程及技术要点

3.1 石料运输与卸料

采用自卸汽车将符合要求的石料运输至施工现场。在运输过程中,要注意避免石料散落,对道路造成污染。卸料时,应按照设计的分层厚度和填筑顺序进行卸料。一般采用水平分层填筑法,从最低处开始,逐层向上填筑。卸料时,要控制卸料点的间距,使石料分布均匀,避免出现石料堆积或空缺的情况。

3.2 分层填筑

3.2.1 分层厚度控制

分层填筑厚度是填石路基施工的关键参数之一。一般情况下,分层厚度不宜超过 50cm ,对于硬质石料,可适当增加,但不宜超过 60cm 。分层厚度过大,会导致压实困难,影响路基的压实度和稳定性。在施工过程中,要通过现场试验确定合理的分层厚度,并严格按照确定的厚度进行填筑。

3.2.2 填筑宽度控制

路基填筑宽度应每侧宽于设计宽度 30-50cm ,以保证路基边缘的压实度。在填筑过程中,要使用测量仪器对填筑宽度进行实时监测,确保填筑宽度符合要求。待路基成型后,再对超出设计宽度的部分进行修整。

3.3 摊铺平整

石料卸料完成后,使用推土机进行摊铺平整。推土机应从路基的一侧向另一侧推进,将石料均匀地摊铺在路基上。在摊铺过程中,要注意控制摊铺的平整度,使每层石料表面大致平整。对于大粒径石料,应进行人工摆放,使其大面朝下,相互嵌挤紧密。对于局部不平整的地方,要用小石块或石屑找平,确保摊铺后的石料表面无明显高差。

3.4 压实作业

3.4.1 压实机械选择

填石路基压实宜选用自重不小于 18t 的振动压路机。振动压路机的激振力能够使石料颗粒重新排列,相互嵌挤更加紧密,从而提高路基的压实度和稳定性。对于狭窄地段或靠近构造物的部位,可采用小型振动压实设备进行压实。

3.4.2 压实遍数与压实顺序

压实遍数应通过现场试验确定,一般初压2-3 遍,复压4-6 遍,终压1-2遍。压实顺序应遵循先轻后重、先慢后快、由边缘向中央的原则。在压实过程中,相邻碾压带应重叠1/3-1/2 轮宽,确保整个路基都能得到充分压实。每压实一遍后,要对路基的压实度进行检测,当压实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方可进行下一层的填筑。

3.4.3 压实质量检测

压实质量检测是填石路基施工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常用的检测方法有孔隙率法、沉降差法等。孔隙率法是通过测定路基石料的孔隙率来判断压实质量,孔隙率应符合设计要求。沉降差法是在压实后的路基表面放置检测板,用压路机再碾压 2 遍,检测检测板的沉降差,沉降差不应大于5mm。在检测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检测标准和方法进行操作,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3.5 边坡码砌

对于中硬、硬质石料填筑的路堤,应进行边坡码砌。边坡码砌与路基填筑应基本同步进行,码砌厚度一般不小于 2m, 。码砌石料应质地坚硬、无风化,形状尽量规则。码砌时,石块应相互错缝,紧密咬合,保证边坡的稳定性。边坡码砌不仅可以增强路基边坡的稳定性,还能起到防护作用,防止雨水冲刷对路基边坡造成破坏。

3.6 过渡层设置

填石路堤顶面与细粒土填土层之间应填筑过渡层或铺设无纺土工布隔离层。过渡层可采用级配较好的砂砾、碎石等材料,厚度一般为 30-50cm。过渡层的作用是防止细粒土进入填石路基的孔隙中,影响路基的排水和稳定性,同时也能使填石路基与细粒土填土层更好地结合,共同承受上部荷载。

4 结论

综上所述,填石路基施工技术在市政道路桥梁工程中具有重要地位,其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道路桥梁的使用寿命和交通安全。通过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严格按照施工流程和技术要点进行施工,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与检测,同时采取有效的安全与环保措施,能够确保填石路基的施工质量,提高路基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在实际工程中,应根据具体的工程地质条件和设计要求,合理选择施工技术和工艺参数,不断总结经验,提高填石路基施工技术水平,为市政道路桥梁工程建设提供坚实的保障。随着市政工程建设的不断发展,填石路基施工技术也将不断创新和完善,以适应更加复杂的工程环境和更高的质量要求。

参考文献

[1] 吴福琳 , 吴雅瑜 . 市政道路填石路基施工要点与质量控制 [J]. 运输经理世界 ,2023,(13):23-25.

[2] 黎武 . 市政道路工程中填石路基施工及压实技术要点 [J]. 石材 ,2023,(07):6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