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地理信息大数据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的技术设备应用研究

作者

张静

山东省鲁南地质工程勘察院(山东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二地质大队) 山东省济宁市 272000

   

引言

地 理 信 息 系 统(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 或 Geo -Informationsystem,GIS)有时又称为“地学信息系统”。它是一种特定的十分重要的空间信息系统。它是在计算机硬、软件系统支持下,对整个或部分地球表层(包括大气层)空间中的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

1 关于地理信息系统的概述

地理信息系统汇聚了多种技术和学科,具体包含地理信息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卫星遥感技术等。作为新兴科学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当中。地理信息系统能够同时兼顾高水平数据采集、高水准数据传感、高效率数据传输等多个方面,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在地理信息系统研发初期,由于资源限制,导致计算能力与分析能力不足。而云计算技术的发展,提升了计算机的储存能力和计算能力,并进一步强化了分析能力。同时,还增加了预测分析能力以及数据分析能力,使地理信息系统的功能更加全面。

2 地理信息大数据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的技术设备应用情况

2.1 国土资源分析

自然资源作为自然界中的宝贵财富,同样经历了漫长而复杂的形成与发展历程。我国地域辽阔、地貌多样,地壳结构纷繁复杂,自然环境千差万别,这些因素共同塑造了土地资源独特的空间分布与组合模式。我国境内具有多样的自然生态系统和迥异的地域特征,因此,资源在地域上的分布也呈现出鲜明的特点。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山地广布,平原相对稀少,耕地与林地所占的比例相对偏低。各类土地资源在地域上分布不均,其中大部分耕地集中分布在雨季以东的地区,而森林资源则多见于东北、西北、西南等边远山区,草地资源则主要分布在平原和山地地带。

2.2 耕地监管分析

耕地是农业生产的基础,对其进行有效监督是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关键。鉴于农业在国家经济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其在全国范围内的广泛影响,利用地理信息大数据进行国土空间规划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基于地理信息大数据的耕地监测方法,能够使监测人员能够实时、准确地监测耕地的各种数据、参数及状态,从而全面、深入地了解其真实情况。同时,将地理信息大数据应用于农业生产过程中,极大地提高了对农作物长势和耕地状况的监控能力。通过实时采集与分析这些数据,相关部门可以迅速解决各种问题和挑战,确保耕地资源的有效利用,对保障我国农业生产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2.3 城乡规划编制分析

有关部门要密切结合城乡规划知识,进行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其中就包括对人口分布、用地布局、交通流量、市政设施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和深入研究。为了更好地了解各要素的变化趋势和内在规律,技术人员充分利用地理信息大数据,为规划决策提供支撑。通过对大数据的深度挖掘与分析,能够全面把握各种因素的发展规律,尤其是在基本分析的基础上,可以精确评价各因素的发展趋势,从而提高我国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技术水平,并为国土空间规划的制定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3 地理信息大数据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的技术设备应用策略

3.1 合理选定与配置

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平台及开发工具在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应用于城市土地规划与管理的过程中,科学合理地选定与配置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平台及开发工具,对于提升应用效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平台与软件的功能愈发丰富多样,类型与规模也持续扩大,这对测绘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者带来了更高的挑战。从土地规划与管理的实际需求出发,测绘人员需要明确工作目标与具体要求,深入探究地理信息系统平台与工具的各项功能特点,进而开展全面而细致的对比分析,以挑选出最适合自身需求的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平台与开发工具。而从开发者的角度来看,相关人员应当充分展现平台与工具的性能优势,通过功能展示、数据处理效率说明(例如,每分钟能够接收并处理的数据量)等方式,有效推广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平台与工具,提升其市场认知度。

3.2 优化数据库设计

对于城市土地规划与管理信息系统而言,科学、合理的数据库设计是提升系统整体工作效率、为后续工作提供坚实支撑的关键所在。首先,在数据分类层面,应将测绘点位数据作为首要分类标准,地形地貌、气候环境等外部因素数据则作为次要分类,按照类别进行数据录入,以便于数据的后续处理与查询。其次,在数据存储设计方面,数据在录入后将实现自动存储,同时,可根据实际需求将数据整理成表格形式,以便于对数据库中的数据分布情况进行深入分析。此外,对于已发生变更的数据,系统将进行实时更新与替换,以确保数据的时效性。再次,针对数据库安全问题,需根据用户的不同等级设定相应的访问权限,在实现数据共享的同时,确保数据库的安全性。通过数据库的合理设计,不仅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便捷性,还确保了数据的安全可靠,为城市土地规划与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3.3 数据的准备和建设

数据库中需要存储空间规划相关的指标数据,涵盖资源环境承载力、开发密度及开发潜力等多个方面,为科学制定和优化空间规划提供有力的支持。首先,数据库需要对数据进行初步的审查和分类,确保数据符合需求和标准。其次,对数据进行格式调整、清洗、标准化和归一化处理,以消除冗余信息和潜在的错误,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随后,对处理过的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和验证,确保转换过程没有遗漏任何关键信息,同时也要确保数据的质量满足后续使用要求。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运用各种数据处理的工具和技术,如使用编程语言编写脚本,或者利用专业的数据处理软件进行操作。最后,当数据经过严格的转换和处理后,按照既定的数据库结构和存储规则将数据组织入库,确保数据能够在数据库中高效、安全地存储,同时可以随时被调用和分析,为决策提供支持。

3.4 规划决策与冲突调解

在建设用地的土地使用监管中,参与式 GIS 为政策制定者提供了坚实的支撑手段,且在调和资源使用冲突中发挥了显著作用。参与式 GIS 通过对地理数据资源的整合与深究,向策略制定者提供了坚实的决策支持,绘制更加精准而高效的土地使用蓝图。通过参与式 GIS,决策者能够洞察保护耕地资源与建设土地之间争执的关键点及其和解的潜力,从而获得解决争端的决断参考,实施耕地资源的妥善保护及建设用地的严格管理,尽可能确保土地资源的长期可用性,同时兼顾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土地使用的刚性需求。

结束语

现代测绘技术设备作为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技术手段,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尤其是减少了人力、时间等的过度消耗,并利用其智能化、先进的技术设备,保证了测量数据的准确性。但其在应用中,仍旧面临着数据标准不统一、技术仍需创新等问题,需要加强这些问题的针对性解决,通过建立统一的数据整理标准、加强技术更新、落实可持续发展等方式,提升国土资源管理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陈盼芳 . 测绘地理信息大数据背景下的国土空间规划应用 [J]. 中国高新科技 ,2023,(18):153-155.

[2] 陈心予 , 陈豪 . 大数据分析在国土空间规划领域的应用研究 [J]. 住宅与房地产 ,2023,(21):65-67.

[3] 刘昊然 . 国土空间规划大数据应用方法框架探讨 [J].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 ,2023,(05):3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