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视域下新质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梗阻及对策
王朝晖 李冠霖
沈阳职业技术学院 辽宁沈阳 110000 中国刑事警察学院 辽宁沈阳 110000
新质生产力的提出,是马克思关于生产力学说的最新发展,是新时代国家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基本遵循,为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提供了方向指引,是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三大战略一体统筹推进的重要理论支撑。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不仅需要有高等教育支撑,培养科研创新领军人才和研究型人才,也需要高等教育的加持,着力培养更多的高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探索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必须深刻理解新质生产力的本质内涵。
一、产教融合视域下新质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
注重长期发展与持续改进
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应具有长效规划视域,具有长时间实施与反馈机制。企业与教育部门应定期评估人才培养效果,以便不断调整教学内容和模式,以适应新质产业发展需求。
强调实践性与应用性
教师具备引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更加深刻的理解。通过课程设计,为学生创造在真实工作环境中实践条件,借助新质产业发展的真实项目开展学习,理论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三)建立互利共赢的合作关系
教育要深入了解行业需求,而企业基于产业实质应为学校提供实践和实习的平台。教育与企业产业发展形成合作伙伴关系,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实现资源共享,创建共赢模式。
二、当前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理论与实践脱节
部分高校的课程设置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实践技能的培养。在当下对创新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要求越来越高的背景下,这种脱节现象严重限制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二)师资力量不足
高质量的师资队伍是人才培养的基础。然而,一些高校面临教师数量不足、专业背景单一、教学经验缺乏等问题,导致教学质量无法得到保障。
(三)学生个性化发展空间有限
高等教育更应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创新能力培养。然而,目前一些高校的教学模式仍较为传统,缺乏针对学生特点的个性化指导和支持,不利于学生潜能的充分发挥。
三、产教融合视域下新质产业高质量发展对策
(一)推进科技项目研究与合作、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强化产业发展科技支撑,瞄准产业链关键环节,推进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和科技项目(产业)合作,将新质生产力嵌入农村产业深度转型升级全过程,如在村镇规划建设、生态环境建设、基础设施建设、集体经济发展、基本公共服务、技能人才培养、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等领域开展系列专题研究与合作,把着力点放在发展城乡之间的经济、富民增收以及改善环境等方面,开展以数字技术为代表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建设农业科学试验站、农业推广中心、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农业高科技园区科技孵化器、农民培训学校等,根据区域要素禀赋和比较优势,结合市场需求,发挥各高校特色优势,推动校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创新,在塑造有竞争优势的农业品牌中,使农业能实现深度转型升级,助推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实现农业生产管理精准化、农产品质量追溯全程化及农产品市场销售网络化的深刻变革,提高农业全要素生产效率与农产品质量,不断夯实农业基础,实现农业的深度转型升级,带动更多农户增收致富。
(二)优化专业设置,适应产业的迭代升级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新质生产力已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力量。优化专业设置、培养新质生产力所需人才,已成为教育领域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首先,高校应把握新质生产力对人才的需求特点,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跨界融合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在设置专业时,应注重跨学科的融合,打破传统专业壁垒,以适应新质生产力对人才的多元化需求。其次,高校应及时调整专业结构和课程设置,紧密对接产业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增设与新兴产业、交叉学科相关的专业,同时更新课程内容,引入前沿技术和创新理念,确保学生所学知识技能与产业发展同步。再次,高校应建立完善的评估与反馈机制。高校应定期对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等环节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最后,高校应积极收集企业、行业和社会的反馈意见,不断优化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方案。
(三)加快数字化转型,激活高等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创新性
以数字技术为依托,将数字技术与高等教育理念深度融合,推进高等教育专业数字化改造,提高高等教育供给效率与支持服务效能,打造高等教育数字化新生态。一是实施专业数字化改造。聚焦产业的数字化要求,在专业建设中融入智能化生产、智慧化管理、数据化应用、数字化技能等数字要素,并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VR/AR 等数字技术的有效嵌入,将多媒体技术、虚拟仿真软件、智慧教室、智慧教育平台与高等教育常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资源进行双向融合,构建多模态混合的交互式、沉浸式教学环境,创生基于数字技术融通的多种数字化教学模式,着力培养学生的数字化学习与应用能力。二是开发数字化教学资源。根据产业发展的新业态和新技术,以数字化转型为契机,突出高等教育的技能导向,将各种工程项目中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以及体现思政元素、沟通技能、创新技巧、数字素养等各种典型案例进行跨界融合与转化,开发数字素养通用类课程和数字技能类在线网络课程,建设专业教学资源库,开发数字化、立体化、多样态的融媒体教材,形成多种内容形式的数字化教学资源,提高学生的知识习得能力和自适应学习能力。
(四)强化合作,共建共享
加强与企业、行业组织等主体的沟通与交流,在平台共建、资源共享等方面开展合作。加强产学研合作,推动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应用,为现场工程师培养提供有力支持。
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质生产力突飞猛进的发展态势加速了高校转型升级的进程,高等教育赋能乡村全面振兴,通过科技平台、协同育人、特色专业及乡村人才培训体系建设,探索农业领域新动能、新业态及新模式,高等教育的创新和发展为乡村全面振兴的发展提供了知识基础和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支撑,是乡村全面振兴发展的助推器,在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乡村全面振兴征程中展现出应有的作为,助力建设农业强国。
参考文献
[1] 王朝晖 . 以赛促建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创新与研究 [J]. 辽宁高职学报,2023
[2] 王朝晖 . 高尔丁结解物流企业管理应用奥卡姆剃刀研究 [J]. 中国经贸导刊 ,2010
[3] 王朝晖. 制约民营物流企业发展的高尔丁结研究[J]. 中国商贸,201
[4] 王朝晖 . 由高尔丁结解物流企业管理关键看效果研究 [J]. 中国商贸 ,2010
基金项目:
1. 辽宁省教育科学规划“十四五”规划2022 年度立项课题
《“ 双主三融” 机制下人才培养模式与建设路径研究》(编号LG22EB327) 主持人 : 王朝晖
2. 辽宁省教育科学规划“十四五”规划 2022 年度立项课题《人工智能时代职晖
业教育改革创新研究》(编号LG22EB336) 主持人: 侯宏波
3.2024 年度科研项目立项《基于高质量发展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路径研究》(编号szy2024rw022)主持人 : 王朝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