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高速公路桥涵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措施

作者

张伟 李乾 朱远锁

山东鲁中公路建设有限公司 山东淄博 255086

引言

在现代交通运输体系的架构中,高速公路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其对区域经济协同与社会交流的促进作用不言而喻。而桥涵工程作为高速公路建设的核心构成要素,其施工质量与高速公路的运营效能、安全保障以及使用寿命密切相关。由于桥涵施工涵盖多个技术环节,并且施工过程容易受到地质条件差异、气候环境变化以及工艺选择等因素的制约,故而有必要对桥涵施工技术进行系统梳理,并探索与之适配的质量管控策略。这一工作不仅有助于提升桥涵工程的建设水平,也对推动交通领域的长期稳定发展具有积极价值。

1 高速公路桥涵施工技术

1.1 墩台施工

测量放样:施工放样开始前,务必详查设计图纸中提供的水平面和高程信息,尤其是涵洞底部定位及高度、墩柱平面坐标、支座石基的布局、横坡及高度、梁板尺寸、侧梁悬挑长度以及护栏布局等关键数据,确保准确无误后,方可着手施工。在放样过程中,必须保证结构断面的尺寸、平面定位、高度以及垂直度等各项指标均达到规定标准。

钢筋绑扎:在钢筋绑扎作业开始前,必须彻底去除其表面的涂层、锈蚀等污物,确保钢筋的直线性达到规定标准。进行水平钢筋绑扎时,需依据模板的高度规范进行;竖直钢筋绑扎则需注意高度控制,以防干扰后续施工。严禁对存在小偏心受拉或轴心受拉的钢筋接头进行绑扎。对于直径超过25 毫米的钢筋,在常规混凝土施工中,可以采用焊接方法。在电弧焊处理钢筋接头时,应先将搭接处弯曲至一侧,以便绑扎和焊接的轴线保持一致。

模板搭建:在搭建模板前,必须检查模板的型号、刚度、强度以及平整度等指标,确保满足实际桥梁和涵洞施工的标准要求,从而避免模板接缝处出现浆料泄漏问题。在模板吊装前,应涂抹适量的脱模剂,防止在拆卸模板时造成混凝土的黏结和损坏。在模板拼接过程中,要精确调整立柱钢筋底部的位置,确保吊装的垂直度满足要求,并通过使用拉杆和加固筋来增强模板的连接稳固性。

3.4 桥面铺装施工

沥青混凝土铺装:在施工之前,必须彻底清除白色的铺装底层涂料,并且均匀涂覆一层稀薄的混凝土与乳化沥青混合物,以充当黏结层。同时,还需严格监控沥青混合料黑色铺层的厚度,确保其符合设计规范,并进行精确的平整度调整,以避免黑色铺层出现脱落现象。在沥青混合料铺筑作业时,要防止材料分离或水分渗透,以防桥涵顶层出现松散状况。在进行压实工作时,需确保桥涵顶面的压实质量,使得空隙率不超过 4% 的标准限值。

水泥混凝土铺装:在对桥涵顶部表层施工前,需对表层进行打磨处理,利用水枪喷水的方法让表面保持湿润状态,同时确保表面无杂质。挑选高品质的钢筋网作为桥涵表面的固定材料,以构建表面的定位支撑体系,切不可布置在桥涵的上方。在施工过程中,通过计算松散系数来掌握水泥混凝土铺设的均匀性。在桥面施工阶段,应杜绝进行任何非关键的负重作业。

2 高速公路桥涵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2.1 施工准备阶段质量控制

在施工筹备阶段,建议组织施工技术团队对施工图纸开展细致会审工作。通过深入研读图纸,充分理解设计理念与技术规范要求,同时对图纸内容进行系统性核查,排查潜在矛盾与不合理之处。若发现问题,可及时与设计单位进行沟通协调,妥善解决相关事宜。此外,由技术负责人面向施工人员开展技术交底工作,对施工工艺、质量标准及安全操作要点等内容进行详尽阐述,以便施工人员准确把握施工要求,规范施工操作,切实落实设计与规范要求。

针对进入施工现场的各类原材料及构配件,如钢筋、水泥、砂石、模板、支座等,需建立严格的检验机制。仔细查验产品质量证明文件,并按相关标准进行抽样复试,复试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同时,建立完善的原材料进场台账,对原材料规格、数量、进场时间及检验结果等信息进行详细记录,以此实现原材料质量的全程可追溯管理。以钢筋为例,进场时需核查品牌、规格、炉批号等信息,并进行力学性能试验与重量偏差检验;水泥则需重点检测强度、安定性等关键指标。

施工前,应对所需机械设备进行全面检查与调试,确保设备性能处于良好状态,能够充分满足施工需求。针对钻机、起重机、混凝土搅拌机、振捣设备等,需着重检查设备运行状况及安全装置的完整性与有效性。在施工过程中,建议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并建立详细的设备管理档案,完整记录设备使用、维修及保养情况,保障设备持续稳定运行,尽可能减少因设备故障对施工质量与进度产生的不利影响。

2.2 施工过程阶段质量控制

为保障施工质量,可考虑建立工序质量检验制度,推行“三检制”,也就是自检、互检与专检相结合的方式。每道工序完工后,施工班组可先开展自检工作,确认合格后,再提交施工队进行互检。互检通过后,最后由项目部质量管理人员进行专项检查。通常情况下,上一道工序若未通过验收,不建议进入下一道工序施工。以桩基施工为例,成孔后可对孔径、孔深、垂直度等指标进行自检,自检达标后再报请监理工程师验收,待验收通过后,再推进后续工序。

对于桥涵施工中的关键部位和特殊施工环节,如桩基成孔与灌注、墩台混凝土浇筑、预应力张拉等,或许有必要予以重点关注。针对这些重要部位和施工过程,可制定专项施工方案及质量控制措施,并安排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现场指导,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比如在预应力张拉过程中,宜严格把控张拉力和伸长量,力求预应力施加精准无误,同时做好详细的张拉记录,为施工质量追溯提供依据。

2.3 施工验收阶段质量控制

依据《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桥涵工程分项、分部工程验收工作有序开展。在验收筹备阶段,施工单位需完成自检自评,并系统整理施工资料,涵盖原材料检验报告、施工过程记录、隐蔽工程验收记录等重要文件。后续由监理单位牵头,协同相关单位实施验收,通过对工程实体质量与施工资料的细致核查,待确认符合验收标准后,方可推进后续分项、分部工程施工,或进入单位工程验收环节。

当单位工程施工完毕,施工单位需开展全面自查自纠工作,待工程质量达到验收条件后,向建设单位提交工程竣工报告。建设单位在收到报告后,将组织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多方单位开展竣工验收工作。此次验收将对工程实体质量、外观效果及工程资料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若发现问题,将要求施工单位限期整改。整改完成后,需重新组织验收,直至工程质量达标。验收合格后,将编制竣工验收报告,并完成工程移交手续。

结束语

在高速公路桥涵工程建设中,施工技术的选择与质量管控水平,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项目的最终品质。实践中往往需要结合工程特性与地质状况,审慎确定适宜的施工方案,并针对施工全周期各环节,构建系统的质量保障体系。通过科学规范的管理流程,能够显著提升桥涵工程质量,增强高速公路的运行安全性与结构耐久性,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筑牢根基。

参考文献

[1] 黄二忠 . 高速公路路基与桥涵过渡段施工技术探究 [J].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 全文版 ) 工程技术 ,2022(11):045-047.

[2] 许福金 . 浅析高速公路桥涵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措施 [J]. 工程机械与维修 ,2022(05):215-217.

[3] 刘志航 . 高速公路路基桥涵过渡段施工的安全质量管控对策 [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22(14):107-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