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道路交通安全影响因素与防范措施
祁学军
沂源县交通建设发展中心 山东淄博 256100
引言
当前,公路道路交通安全问题日益严峻,交通事故频发,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巨大损失。深入探究公路道路交通安全的影响因素,并制定有效的防范措施,对促进公路交通可持续发展、构建安全交通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1 强化公路道路交通安全的意义
① 从生命安全角度看,公路是民众日常出行和货物运输的重要通道,强化安全能有效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率,减少伤亡人数。每一起交通事故背后,都是一个甚至多个家庭的悲剧,保障公路交通安全,就是守护千家万户的幸福安宁。 ② 在经济层面,安全的公路交通是现代物流体系的命脉。公路承担着我国大部分的货物运输量,强化交通安全可减少因事故导致的货物损毁、运输延误,降低企业运营成本,保障供应链稳定,促进经济高效运转。此外,交通事故造成的车辆维修、医疗救治、财产赔偿等直接与间接经济损失数额巨大,加强安全管理能显著降低这些社会经济成本。 ③ 社会层面,安全有序的公路交通环境有助于提升社会文明程度与公众生活质量。良好的交通秩序能增强民众出行的安全感与幸福感,减少因交通事故引发的社会矛盾 ; 同时,它也是城市与地区形象的重要窗口,有利于优化营商环境,吸引投资,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2 公路道路交通安全影响因素
2.1 道路因素
首先,如果路面宽度不够,在会车和超车过程中,就容易导致发生刮擦、碰撞等事故。其次,如果公路弯道设计弯道半径过小或弯道过多,就会使驾驶人很难保持稳定的速度与安全距离,从而增加了交通事故的危险性。同时,如果一些路段坡度设计不合理,在陡坡路段就极易发生失控,如果在雨雪天气和夜间行车,安全隐患就更加突出。如果城市道路存在坑洼、开裂、沉陷等病害,就会影响行车稳定性,从而造成爆胎、刹车失灵等事故。另外,如果道路的排水系统不够完善,在下雨的时候,就很容易出现积水,从而影响到驾驶员的视野和车辆的操纵性能,让行车的危险性大大增加。
2.2 道路设施的因素
道路设施的安全承载能力受制于“设计-防护-管控”三重结构性矛盾,且由于道路作为交通流的载体,道路设施的脆弱性累积集中表现为基础设施与交通需求的结构性失衡。道路线形设计缺陷对车辆动态稳定性的持续挑战、防护设施缺失对事故严重程度的放大效应、交通组织失序对冲突概率的几何倍增等,共同构成“设计缺陷-防护缺位-管控失效”的三重隐患,这种叠加效应使得复杂路段成为交通运行风险场的共振节点,导致车辆行驶风险骤增,易引发恶性交通事故。
2.3 驾驶员因素
安全意识与交通法规认知不足 : 部分驾驶员缺乏交通安全意识,对交通法规一知半解。超速行驶、疲劳驾驶、酒后驾车等违法行为屡见不鲜。据统计,因超速导致的交通事故占比高达 20% 以上,洒后驾车引发的事故死亡率显著高于其他类型事故。 驾驶技能水平参差不齐 : 新驾驶员数量不断增加,部分驾驶员培训质量不高,在复杂路况下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不足。此外,一些老驾驶员长期养成的不良驾驶习惯,如频繁变道、不按规定让行等,也容易引发交通事故。
2.4 车辆因素
① 车辆技术性能缺陷。部分车辆生产厂家为降低成本,在车辆零部件选用和制造工艺上偷工减料,导致车辆存在制动系统失灵、转向系统故障等安全隐患。此外,车辆的轮胎磨损、灯光损坏等小问题若不及时维修,也可能在行驶过程中引发严重事故。②车辆日常维护不到位。许多车主忽视车辆的日常保养和维护,不定期进行车辆检查和维修。车辆长期带病运行,使得车辆性能下降,故障率升高,增加了交通事故发生的概率。
3 公路道路交通安全的防范措施
3.1 加强交通管理与执法
在交通事故多发时段增派警力,并运用高清摄像头、自动车牌识别等手段对交通违法行为进行监测。利用这些技术手段,能够对违法行为进行实时监控,及时采取执法行动,增强执法威慑作用,促进驾驶人自觉遵守交通法规。要优化交通管理工作流程,提高执法效率,包括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快速处理交通事故,减少因处置不当而造成的交通堵塞及二次交通事故。同时,引入综合指挥平台等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实现交通流量实时监测与调度,增强应急响应能力。通过媒体宣传、社区活动、学校教育等多种途径进行交通法规知识的普及,提高市民的交通法规意识和守法意识。
3.2 提高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质量
在公路的建设过程中,提高交通安全设施的质量是重点,尤其是在无法大规模改变原有道路线型的情况下,合理设置和优化交通安全设施,将大大提高道路的安全性。例如,对于已经建设的公路,可能因道路线型受限或改建困难,无法进行大规模的工程改造,必须改善交通安全设施来保障行车安全,具体可以对桥梁、隧道、急弯、陡坡等关键路段,增设护栏、警示标志、警令标志、照明设施等,强化路段的可视性与安全性。此外,许多公路的交通安全设施老化或损坏,无法有效发挥作用,因此,需要对不符合安全要求的设施进行及时改造。例如,对老旧的警示墩、挡墙等进行更换,确保其在紧急情况下发挥应有的防护作用。针对道路的设计要求和安全标准,可以根据《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进行详细检查,发现问题并及时整改,提高安全设施的整体质量。对于道路标线的磨损和缺失现象,也应定期进行修复,确保驾驶员能够清晰识别道路指示,防止因标线不清晰导致的交通事故。
3.3 提高驾驶员安全意识和技能
① 强化驾驶员培训教育 : 严格规范驾驶员培训流程,增加交通安全法规和安全驾驶技能的培训内容和课时。在培训过程中,采用案例分析、模拟驾驶等多样化教学方式,提高驾驶员对交通法规的理解和实际操作能力。同时,加强对驾校的监管,定期对驾校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估和考核,确保驾驶员培训质量。 ② 建立驾驶员继续教育制度 : 对已取得驾驶证的驾驶员,定期开展继续教育活动,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向驾驶员普及最新的交通法规、安全驾驶知识和应急处置技能。针对不同类型的驾驶员,如客运、货运驾驶员,制定个性化的继续教育课程,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3.4 强化车辆安全管理
① 严格车辆生产与准入标准。加强对车辆生产企业的监管,严格执行车辆生产标准,加大对车辆质量的抽检力度。对存在安全隐患的车辆,责令生产企业立即召回并进行整改。同时,提高车辆市场准入门槛,对不符合安全标准的车辆禁止进入市场销售。 ② 规范车辆维护与保养。建立健全车辆定期检测制度,要求车主按照规定的时间和里程对车辆进行检测和保养。加强对汽车维修企业的管理,规范维修市场秩序,提高维修企业的服务质量和技术水平。鼓励车主选择正规的维修企业进行车辆维修,确保车辆始终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
结语
公路道路交通安全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受到人、车、路、环境及管理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只有深入分析各影响因素,采取针对性的防范措施,才能有效提升公路道路交通安全水平,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公路交通事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鲍美梅 . 城市道路绿化对交通安全的影响研究 [J]. 汽车周刊 ,2025(01):53-54.
[2] 陈欢 . 公路设计因素对交通安全的影响研究 [J]. 汽车周刊 ,2025(01):35-37.
[3] 熊琪 . 交通工程安全隐患的排查治理 [J]. 汽车周刊 ,2025(01):5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