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PLC 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

作者

曾宇帆

三峡新能源共和发电有限公司 青海海南州 813000

引言

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技术作为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的核心手段,通过模块化硬件结构与灵活的编程方式,实现了工业控制系统的精准化与高效化。其采用逻辑运算、时序控制及数据处理等功能,替代传统继电器控制,显著提升系统稳定性与响应速度。PLC 在电机控制、流水线管理、设备保护等领域广泛应用,支持多种通信协议,便于构建分布式控制系统,成为现代工业自动化的重要支撑。

1PLC 技术概述与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基础

1.1PLC 技术的定义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是一种专为工业环境设计的数字运算电子系统。它采用可编程存储器存储指令,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数和算术运算等操作,通过数字或模拟输入输出控制各类机械或生产过程。PLC 由中央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电源和编程器等组成,具有模块化结构特点。其工作方式采用循环扫描机制,包括输入采样、程序执行和输出刷新三个阶段。

1.2 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的概念与目标

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是指通过自动装置和技术手段实现电气系统的监测、调节和管理。其核心目标是建立无需人工直接干预的运行系统,确保控制过程的精确性、稳定性和可靠性。自动化控制系统由被控对象、检测装置、控制器和执行机构组成闭环结构。控制方式包括开环控制和闭环控制两种基本类型。在电气工程领域,自动化控制主要应用于电力系统、电机控制、照明系统等方面。系统设计要求满足响应速度、控制精度和抗干扰能力等技术指标。

2PLC 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应用面临的挑战

2.1 系统兼容性与标准化缺失的负面影响

不同制造商采用专属通信协议和编程环境,导致系统扩展时需额外开发接口转换模块。这种碎片化标准增加了硬件选型约束,迫使企业限定于单一品牌供应链。在老旧设备改造场景中,传统继电器控制系统与新型PLC 的电气特性不匹配,需重新设计信号调理电路。工程实施阶段因协议转换产生的调试周期延长,直接推高项目交付成本。专用编程软件的授权费用和培训成本进一步加剧了用户的技术依赖。

2.2 实时性缺陷对控制精度的影响

当程序容量超过处理器负载能力时,指令循环执行周期出现不可预测的延迟。这种时序不确定性导致高速生产线上的伺服定位出现毫米级偏差,在精密加工领域可能引发批量性质量缺陷。网络化控制架构中,现场总线传输延迟与数据包冲突会恶化系统响应特性。特别在安全联锁场景中,毫秒级的信号传递滞后可能造成设备保护动作失效,进而诱发机械碰撞事故。

2.3 程序复杂性与维护难度的倍增

模糊控制或自适应调节等高级功能需嵌套大量功能块,致使程序可读性急剧下降。现场维护人员需耗费数小时追溯信号传递路径,故障排查效率较传统继电器系统降低 40% 以上。版本迭代过程中,未规范注释的代码修改易引发寄存器地址冲突。更严重的是,某些隐性逻辑错误仅在特定工况下触发,这类间歇性故障往往导致产线非计划停机,造成持续性经济损失。

2.4 电磁干扰敏感性的安全隐患

工业环境中的变频器、大功率射频设备产生的电磁脉冲会耦合至 PLC的 I/O 线路。这种共模干扰可能导致输入信号采集异常,例如将 24V 数字量误判为 0V 状态。模拟量通道受干扰时会出现采样值跳变,致使 PID 调节器输出振荡。更危险的是,强电磁冲击可能改写存储器数据,造成输出端口异常驱动。

3PLC 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场景

3.1 开关量控制中的 PLC 技术应用

在电机启停控制系统中,PLC 通过数字量输入模块采集限位开关、按钮等二元信号,经内部逻辑运算后驱动接触器线圈。典型的星三角降压启动电路可通过 PLC 程序替代传统时间继电器实现时序控制,接线复杂度降低 60% 。流水线分拣装置利用高速计数器模块处理光电传感器脉冲,实现包装箱的精准分流。防爆场合中,PLC 配合安全继电器构成符合 SIL3 等级的急停回路,其自诊断功能可实时监测输出触点熔焊故障。这种架构在汽车焊装车间广泛应用,单台 PLC 可管理多达 200 个 I/O 点的分布式控制网络。

3.2 模拟量控制中的PLC 技术应用

温度闭环控制系统中,PLC 通过热电偶模块采集毫伏级信号,经 12位 AD 转换后执行 PID 算法。在注塑机料筒温控场景,PLC 每 50ms 调节一次固态继电器导通比,将温度波动控制在 ±1℃范围内。液压站压力调节采用 4-20mA 电流环传输传感器数据,PLC 的PWM 输出驱动比例阀开度。特别在污水处理厂,多通道模拟量混合处理功能可同步监测 pH 值、浊度等参数,通过模糊控制算法实现加药泵的流量协同调节。这种方案比传统仪表控制系统节省 30% 的安装空间。

3.3 顺序控制中的PLC 技术应用

自动灌装生产线采用步进顺序器编程模式,每个工位状态触发后续动作条件。PLC 通过状态寄存器实现多工序互锁,例如在清洗 - 灌装 - 封盖流程中,仅当前道工序完成且无故障报警时,才激活传送带电机。在发电厂输煤系统里,PLC 遵循逆料流启动原则,按预定延时顺序依次唤醒破碎机、皮带机等设备。高级功能如配方管理允许存储数十套工艺参数,食品加工行业通过 HMI 界面一键切换不同产品生产模式。这种结构化编程显著提升了设备复用率。

3.4 运动控制中的PLC 技术应用

三轴数控平台通过 PLC 的脉冲序列输出模块驱动步进电机,每转 10万个脉冲的分辨率满足精密雕刻需求。包装机械的色标定位功能利用高速中断捕捉编码器Z 相脉冲,实现膜卷图案的毫米级对版。在同步控制领域,PLC 通过 EtherCAT 总线协调多伺服轴运动,例如印刷机的套色系统要求各色组辊筒的相位差保持在 ±0.1°范围内。更复杂的机器人轨迹规划中,PLC 可预读 CAD 文件生成插补指令,控制六关节机械臂完成空间曲线焊接作业。

结束语

PLC 技术在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持续深化,其模块化设计与可编程特性为工业系统提供了高度灵活的控制方案。随着工业 4.0 的推进,PLC 将进一步融合物联网与边缘计算技术,增强实时数据处理与远程监控能力。该技术的普及不仅提升了生产效率与设备可靠性,也为智能制造体系的构建奠定了坚实基础,推动电气工程自动化向更高效、更智能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显灵 .PLC 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 [J]. 中国设备工程 ,2025,(09):223-225.

[2] 刘少航 . 关于 PLC 技术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探讨[N]. 企业家日报 ,2025-04-28(006).

[3] 张俊莲 .PLC 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 [J]. 造纸装备及材料 ,2025,54(02):55-57.

[4] 刘勇 .PLC 技术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 [J]. 中国设备工程 ,2025,(01):227-229.

[5] 张晓强 .PLC 技术在电气设备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 [J]. 工程技术研究 ,2024,9(21):7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