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工程项目招投标阶段合同管理与风险防范研究

作者

杨玉洁

成都厚德天府置业有限公司 610000

摘要

本论文聚焦于工程项目招投标阶段的合同管理与风险防范,通过分析当前招投标阶段合同管理的现状,识别存在的各类风险,结合实际案例探讨有效的风险防范措施与合同管理策略。旨在为工程项目参与方在招投标阶段完善合同管理、规避风险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指导,提升工程项目整体管理水平与经济效益,保障项目顺利实施。

关键词

工程项目;招投标阶段;合同管理;风险防范

一、引言

在建筑工程行业蓬勃发展的当下,工程项目招投标作为工程建设的起始环节,对项目的顺利开展起着决定性作用。合同作为约束各方权利与义务的法律文件,其管理的有效性直接影响项目的成本、质量与进度。然而,当前招投标阶段合同管理仍存在诸多问题,各类风险频发,严重阻碍工程项目的顺利推进。因此,深入研究工程项目招投标阶段合同管理与风险防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工程项目招投标阶段合同管理现状

(一)合同管理制度不完善

部分工程项目在招投标阶段缺乏完善的合同管理制度,从合同的起草、审查到签订,流程不规范。合同条款内容可能存在模糊不清、责任划分不明确等问题,导致在后续项目实施过程中容易产生纠纷。例如,一些合同对于工程变更的处理方式、价款调整条件等规定不细致,使得双方在遇到实际变更情况时难以达成一致。

(二)对合同管理重视不足

招投标过程中,许多参与方将重点放在投标报价和中标结果上,忽视了合同管理的重要性。认为只要中标,合同签订只是走过场,未对合同条款进行深入研究和审核。这种态度使得合同中潜在的风险未能及时被发现和解决,为后续项目实施埋下隐患。

(三)合同管理人员专业素质参差不齐

合同管理工作需要专业的法律知识、工程技术知识和管理知识。但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合同管理人员缺乏系统的专业培训,对合同条款的理解和把握不准确,无法有效识别合同中的风险点,难以保障合同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三、工程项目招投标阶段合同管理风险类型

(一)法律风险

1.合同条款违法风险:合同条款若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将导致合同部分或全部无效。例如,合同中约定的工期明显违反建设工程工期定额标准,或者存在不合理的免责条款等,都可能使合同面临法律风险。

2.招投标程序违法风险:在招投标过程中,若存在围标、串标、虚假招标等违法行为,不仅会影响招投标的公平公正性,还会导致合同无效,给参与方带来巨大的法律责任和经济损失。

(二)经济风险

1.价格风险:招投标阶段确定的合同价格可能因市场材料价格波动、人工费用上涨等因素,导致实际成本超出预算。例如,在签订合同时未约定材料价格调整机制,当建筑材料价格大幅上涨时,施工方可能面临亏损风险。

2.支付风险:合同中关于工程款支付的条款不合理,如支付周期过长、支付比例过低等,可能导致施工方资金周转困难,影响工程进度,甚至引发债务纠纷。

(三)技术风险

1.技术标准不明确风险:合同中对工程技术标准、质量要求等规定不明确,在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质量争议。例如,对于建筑材料的规格、性能指标描述模糊,可能导致施工方使用不符合要求的材料,影响工程质量。

2.施工难度预估不足风险:在招投标阶段,若对工程项目的施工难度、技术复杂性评估不足,合同中未明确相应的应对措施,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因技术难题无法解决而导致工期延误、成本增加。

四、工程项目招投标阶段合同管理风险防范措施

(一)建立健全合同管理制度

合同管理制度的完善是规范合同管理流程、降低风险的基础。首先,需制定涵盖合同起草、审查、签订、履行等全流程的规范管理流程。在合同起草环节,应依据项目实际需求和法律法规要求,明确条款框架与核心内容,确保合同的针对性;审查环节,要建立严格的审查标准,明确各部门及人员职责,避免审查流于形式;签订环节,规范签约流程,确保合同签订的合法性与有效性;履行环节,建立跟踪与反馈机制,及时发现并解决合同执行中的问题。同时,明确各环节的责任主体和时间节点,通过制定详细的责任矩阵和进度计划表,使合同管理工作责任到人、有序推进,避免因职责不清和流程混乱导致的管理漏洞与风险。

其次,建立科学的合同审查机制至关重要。组建由法律、技术、经济等专业人员构成的审查团队,对合同条款进行全面审查。法律人员重点核查合同条款是否符合法律法规要求,避免出现违法无效条款;技术人员评估合同中关于工程技术标准、施工要求等内容的可行性与合理性;经济人员则从成本控制、价款支付等方面分析合同的经济性。通过多专业协同审查,重点检查合同条款的合法性、合理性和完整性,及时发现潜在风险并进行修正,为合同的顺利履行筑牢法律与技术经济防线。

(二)加强对合同管理的重视

提高工程项目参与方对合同管理的重视程度是有效防范风险的前提。一方面,通过组织专题培训、研讨会、案例分析等活动,向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各方普及合同管理知识与风险防范要点,增强其法律意识和风险意识,使其充分认识到合同管理对项目成败和自身利益的重要性,将合同管理纳入项目管理的核心议程。同时,通过宣传引导,在行业内营造重视合同管理的良好氛围,促使各方主动关注合同管理工作。

另一方面,在招投标过程中,参与方应合理分配时间和精力,摒弃重投标报价轻合同管理的错误观念。对招标文件和合同条款进行深入研究与分析,尤其是对合同中的关键条款,如工程范围界定、工期要求、质量验收标准、价款结算方式、违约责任等内容,进行细致评估,确保签订的合同既符合自身利益,又能满足项目实际需求,避免因合同条款不合理而引发后续纠纷和经济损失。

(三)提升合同管理人员专业素质

合同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直接影响合同管理工作的质量与效率。加强专业培训是提升人员素质的重要途径,定期组织法律知识培训,使管理人员熟悉建筑工程相关法律法规、合同法等内容,能够准确识别合同中的法律风险;开展工程技术知识培训,让其了解工程施工流程、技术标准和质量要求,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审核合同中的技术条款;进行合同管理技能培训,传授合同起草、谈判、审查等实用技巧,提高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

此外,鼓励合同管理人员参加相关职业资格考试,如注册造价工程师、注册监理工程师、律师资格考试等,通过系统学习和考试,深化专业知识体系。支持其参加继续教育课程和行业研讨会,及时了解行业最新动态、法律法规变化和先进管理经验,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掌握最新的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从而在合同管理工作中能够更加专业、高效地应对各种风险与问题。

六、结论

工程项目招投标阶段的合同管理与风险防范是保障项目顺利实施的关键环节。通过分析当前合同管理现状和存在的风险类型,采取建立健全合同管理制度、加强重视、提升人员素质、完善合同条款设计等一系列风险防范措施,并结合实际案例总结经验教训,可以有效降低合同管理风险,保障工程项目参与方的合法权益,提高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未来的工程项目管理中,各方应持续加强招投标阶段的合同管理与风险防范工作,推动建筑工程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传玉. 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中的风险管理与防范[J]. 数字化用户,2025(9):130-132.

[2]管红凯. 房地产企业在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管理中的主要风险与防范措施研究[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26).

[3]吴波. 工程项目招投标阶段的风险因素与风险管理研究[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31):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