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建筑给排水管道施工中的防渗漏施工技术分析

作者

张慧

130183199008172269

1 引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对建筑质量与居住环境要求日益严格。给排水系统作为建筑重要组成部分,其运行状况直接影响居民日常生活。给排水管道渗漏不仅浪费水资源,还可能损坏建筑结构,引发邻里纠纷,甚至造成安全隐患。因此,加强建筑给排水管道防渗漏施工技术研究,提高施工质量,对保障建筑功能正常发挥、实现水资源有效利用、提升居民生活满意度意义重大。

2 建筑给排水管道渗漏的危害

2.1 影响建筑结构安全

给排水管道长期渗漏,水分渗入建筑结构内部,使混凝土结构中钢筋锈蚀,降低钢筋与混凝土黏结力,导致结构承载能力下降。对于砌体结构,水分侵蚀会使墙体材料强度降低,出现裂缝、空鼓等问题,影响墙体稳定性。如某高层住宅因卫生间给排水管道渗漏,导致下层顶板钢筋锈蚀严重,经检测结构安全性能下降,需进行加固处理,增加大量维修成本。

2.2 造成水资源浪费

给排水管道渗漏导致水资源白白流失,加剧水资源短缺问题。据统计,我国部分城市因给排水管道渗漏造成的水资源浪费量占城市供水总量10%-20% 。在水资源紧张地区,这种浪费尤为严重。某商业综合体因给排水管道多处渗漏,每月水资源浪费量达数百立方米,增加运营成本的同时,对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造成负面影响。

2.3 破坏室内装修

给排水管道渗漏会使室内墙面、地面受潮,导致装修材料变色、变形、发霉。壁纸受潮后会脱落,木地板受潮后会膨胀、翘起,影响室内美观与使用功能。重新装修不仅成本高,还会给居民生活带来不便。如某家庭厨房给排水管道渗漏,导致橱柜受潮变形,墙面瓷砖脱落,不得不重新装修厨房,耗费大量时间和资金。

3 建筑给排水管道防渗漏施工技术要点

3.1 施工材料的选择与检验

3.1.1 管材的选择

根据建筑使用功能、水质、水温等要求,合理选择管材。如生活饮用水管道,可选用卫生性能好的PPR 管、不锈钢管;排水管道可选用PVC 管、铸铁管。优先选择质量可靠、信誉良好厂家生产的管材,查看管材质量检测报告、产品合格证。对进场管材外观检查,查看是否有裂缝、砂眼、变形等缺陷。如PPR 管材,管壁应光滑、均匀,无气泡、裂口。

3.1.2 管件与密封材料的选择

管件材质与规格应与管材匹配,确保连接紧密。如PVC 管道配套管件,应采用同品牌、同材质产品。密封材料应具有良好耐水性、耐腐蚀性、弹性。橡胶密封圈应质地均匀、无裂缝、无气泡,密封胶应符合相关标准。如在热水管道连接中,选用耐高温密封胶。对管件与密封材料抽样检验,确保质量合格。

3.2 管道连接技术

3.2.1 钢管连接

钢管连接方式有焊接、螺纹连接、法兰连接等。焊接时,选择合适焊接工艺与参数,保证焊缝质量。焊接前,清除管道接口处铁锈、油污等杂质。焊缝应饱满、平整,无气孔、裂纹、夹渣等缺陷。焊接完成后,进行焊缝探伤检测。螺纹连接时,螺纹应规整、清晰,连接紧密,缠绕麻丝或生料带密封。法兰连接时,法兰盘应平行,垫片应放置正确,螺栓拧紧力矩均匀。

3.2.2 塑料管道连接

塑料管道常用热熔连接、电熔连接、粘接等方式。热熔连接时,严格控制加热时间、温度与插入深度。使用专用热熔工具,将管材与管件加热至规定温度,迅速连接并保持一定时间,使管材与管件充分融合。电熔连接适用于大口径塑料管道,通过电熔焊机对电熔管件通电,使管件内电热丝发热,熔化管材与管件连接部位。粘接连接时,在管材与管件连接面涂抹专用胶粘剂,迅速连接并旋转一定角度,使胶粘剂均匀分布。

3.3 预留孔洞的处理与封堵

3.3.1 预留孔洞的设置

在建筑结构施工时,按设计要求准确预留给排水管道孔洞。孔洞位置、尺寸应符合设计,偏差控制在允许范围内。采用模具预留孔洞,模具应固定牢固,防止浇筑混凝土时移位。如在楼板上预留孔洞,可采用钢套管或木盒,套管或木盒顶部高出楼板面一定高度,防止混凝土流入。

3.3.2 孔洞封堵材料的选择

孔洞封堵材料应具有良好防水、防渗、抗裂性能。一般采用细石混凝土或微膨胀混凝土,添加防水剂、抗裂纤维等。在卫生间、厨房等易积水部位,可采用聚氨酯防水涂料、防水砂浆等进行二次防水处理。如某工程中,在预留孔洞第一次封堵后,在管道周边涂刷聚氨酯防水涂料,形成防水层,有效防止渗漏。

3.3.3 孔洞封堵施工工艺

在管道安装完成后,清理预留孔洞内杂物、灰尘,洒水湿润。分两次浇筑封堵材料,第一次浇筑至孔洞高度 2/3,振捣密实,待混凝土终凝后,进行第二次浇筑,将孔洞填平。第二次浇筑完成后,对封堵部位进行养护,保持湿润,养护时间不少于 7d。在卫生间、厨房等部位,待封堵材料达到一定强度后,进行蓄水试验,蓄水深度不小于 20mm ,蓄水时间不少于24h,观察楼下对应位置是否有渗漏现象,无渗漏方可进行下一步施工。

3.4 管道安装坡度控制

3.4.1 坡度设计要求

给排水管道安装坡度根据管径、流量、管材等因素确定。生活污水排水管道坡度一般为 0.003-0.005,雨水排水管道坡度一般为 0.005-0.01。在设计图纸中明确管道坡度要求,施工人员严格按设计施工。如某建筑排水管道设计坡度为0.004,施工时通过测量仪器控制管道坡度,确保符合设计。

3.4.2 坡度施工控制

在管道安装过程中,使用水准仪、经纬仪等测量仪器,准确测量管道标高,控制管道坡度。在管道支架、吊架安装时,根据坡度要求调整支架、吊架高度。如在水平管道安装中,每隔一定距离设置支架,通过调整支架高度,保证管道坡度均匀。在管道转弯、变径处,合理设置支吊架,确保管道坡度不受影响。

4 结论

综上所述,建筑给排水管道防渗漏施工技术是保障建筑给排水系统正常运行、提高建筑质量的关键。通过分析渗漏危害与成因,采取科学合理防渗漏施工技术要点,加强施工质量控制措施,可有效降低给排水管道渗漏风险。在施工过程中,从施工材料选择、管道连接、预留孔洞处理、坡度控制、特殊部位防渗漏等方面严格把关,同时强化施工图纸审核、过程监督、规范执行、人员培训与成品保护。只有这样,才能建造出高质量给排水系统,为居民提供舒适、安全的居住环境,推动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马兴华 . 建筑给排水管道施工中防渗漏施工技术分析 [J]. 建材发展导向 ,2025,23(06):25-27.

[2] 贾勇 . 建筑给排水管道施工中防渗漏处理技术研究 [J]. 中华建设 ,2025,(01):123-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