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访,芬芳我的教育路
陈红英
奉节县辽宁小学
本年度按照县教委关于进一步做好教师家访工作的要求,学校组织全体教师开展了全员家访活动,通过近几年的家访,我深切感受到家访能使教师全面了解学生的家庭环境、成长史、家长的素质、教育观等;能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关注和重视,还能拉近彼此心里的距离;而且通过面对面交换意见,进行思想沟通和交流,更有利于教师、家长、学生之间迅速达成共识,产生良好教育效果。下面我就分享一个通过家访让孩子和家长有明显变化的事例。
去年秋季,我接手四年级(4)班的数学教学工作并担任班主任。班上有个孩子叫冉浩,他的幺婶在班级群里感觉不是很友好,第一天就在群里对我直呼其名,毫无礼貌可言,也许是不欢迎我这个新接手的老师,有一次还直接在群里艾特我:今天数学作业是什么,怎么不发在群里。当时我想着这个幺婶可能年纪大了,便没有和她计较。而冉浩这个孩子上课老是喜欢说话,开小差。听原来班主任说他还喜欢在黑板上乱写一些不文明的话,他是三年级转学来的。转学的原因是因为状告乡里老师不该打孩子的臀部,并让这个老师进行了补偿,据说家长还到处发抖音,当时引起了很大的轰动。这件事情我也知道,但没有想到居然转到我这个班。我暗暗提醒自己,千万千万别碰这个孩子。但是出自好奇,我有意无意的就来关注他,这孩子字写得不怎么好,但稍微鼓励一下也能有进步,偶尔回答一次数学问题还很有创意,脑袋挺灵活的。但如果你批评他,他会瞪大眼睛望着你,给人似笑非笑的感觉。本期学校又安排要去家访,由于我刚接这个班不清楚孩子们的家庭住址及父母的电话,于是我就叫孩子们自己把父母电话号码和家庭地址分组写好后交给我。其中这个冉浩在妈妈电话号码这一栏空着,我很纳闷,于是就把他叫来问妈妈号码是多少,他低下头不说话。我又耐心的问了一下:你妈妈号码变了吗?你还是记不住妈妈电话号码?这时他才眼里带着泪低声说:“我没有见到过妈妈”。当时作为母亲的我又作为老师的我心里有一种说不出一种滋味,我轻轻的抚摸了一下他的头,心里想着一定要抽个时间去他家看看。
他家就在学校的外墙边,当我通过电话联系孩子奶奶在家时,我气喘吁吁爬上七楼来到冉浩家,他正在做作业,家中有姑姑在辅导,还有一个幺婶和奶奶。通过了解,孩子2岁多妈妈就走了,直到现在也无联系。爸爸在外打工,春节才回家。平常学习主要是幺婶负责,因为幺婶不能生育,所以就把他当自己的孩子来养。我当时夸了幺婶很负责,经常在群里关注家庭作业,说孩子长得帅、很聪明,穿得很干净,叫他们好好培养,今后决对能考个好大学。而且孩子很有礼貌,全靠奶奶幺婶教得好。并主动邀请孩子及奶奶和幺婶与我合影。当我离开时,奶奶和幺婶硬要塞给我一小罐蜂蜜,不管我怎么推脱都不行,说我不收下就是嫌弃少之类的话......我被她们真诚打动了。幺婶还不停的说:“老师你这么晚还来我家辛苦了,谢谢你。”从那次家访后幺婶也不直呼我名字了,态度恭敬了许多。本学期开家长会时这个孩子亲自把他幺婶送到他座位上,当时我说真的我挺感动的,他的这个举动证明他多么在乎家人对他的关爱。在家长会上我特地表扬了这个孩子的变化,说他上课回答的问题很精彩,很开朗、很阳光,班上所有活动都参与。家长会后冉浩幺婶主动加我微信。(刚接这个班时加她没有通过)家访后我又安排他当数学组长,明显感觉他的一言一行在发生良好的变化。现在这个孩子我敢自信的说,他绝对是一个优秀的学生。
那次家访,给我触动很大.我默默地对自己说,一定要更加关心、爱护我的每一位学生。本年度的家访工作虽已结束,但是留给我们的思考却在时刻提醒我们,每个孩子都是家庭的明天、家庭的希望,家访更让我感受到了自己肩上沉甸甸的责任。我们访人,更是访心,心满了,意就足了。家访,不一定能成就你的教育路,但一定能丰富你的人生,温润你内心深处对教育的审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