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地下防水工程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徐可欣
220204199001010314
1 引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建筑规模不断扩大,地下空间的开发与利用愈发广泛。地下室、地下停车场、地下商场等各类地下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然而,地下环境复杂,长期受到地下水的侵蚀和渗透压力影响,防水问题成为地下建筑工程面临的重大挑战。若地下防水工程施工技术不到位,极易引发渗漏现象,导致建筑物结构受损、室内装饰霉变、设备故障等一系列问题,不仅增加维修成本,还可能危及建筑物的安全使用。因此,深入研究建筑地下防水工程施工技术要点,严格把控施工质量,对于保障地下建筑的正常使用和延长其使用寿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2 卷材防水层施工技术要点
2.1 卷材铺贴前准备
在铺贴卷材前,应先对基层进行验收,确保基层符合卷材铺贴要求。同时,要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对卷材进行合理裁剪和配料。将卷材在基层上进行试铺,确定铺贴方向和搭接位置,做好标记。例如,在某地下工程卷材防水层施工前,对基层平整度、含水率等进行了严格检查,对不符合要求的部位进行了整改,为卷材铺贴创造了良好条件。
2.2 卷材铺贴方法
2.2.1 满粘法
满粘法是将卷材与基层全部粘结的施工方法,适用于地下工程侧墙和顶板等部位的防水施工。在铺贴卷材时,先在基层上均匀涂刷基层处理剂,待其干燥后,将卷材展开,从一端开始,边铺贴边用刮板将卷材与基层之间的空气排出,使卷材与基层紧密粘结。相邻卷材之间的搭接宽度应符合规范要求,一般长边搭接宽度不小于 100mm ,短边搭接宽度不小于150mm。
2.2.2 空铺法
空铺法是指卷材与基层在周边一定宽度内粘结,其余部分不粘结的施工方法,适用于地下工程底板等部位。在采用空铺法施工时,卷材与基层的粘结宽度不应小于 100mm, 。空铺法可有效避免因基层变形对卷材造成的拉伸破坏,提高卷材的防水性能。例如,在某地下室底板卷材防水层施工中,采用空铺法施工,在卷材与基层的搭接边处进行了满粘处理,既保证了卷材的防水效果,又能适应底板可能出现的变形。
2.2.3 点粘法和条粘法
点粘法是在卷材与基层的接触面上,每隔一定距离用胶粘剂进行点状粘结;条粘法是将卷材与基层以条状形式粘结。这两种方法适用于基层变形较大或有保温层的屋面等部位。在地下防水工程中,较少单独使用点粘法和条粘法,一般与其他铺贴方法配合使用。
2.3 卷材搭接处理
卷材搭接处是防水层的关键部位,必须保证搭接牢固、密封严密。在搭接卷材时,应先将搭接部位的卷材表面清理干净,然后均匀涂刷胶粘剂或进行热熔焊接(对于热熔型卷材)。搭接完成后,用密封材料对搭接缝进行密封处理,确保无渗漏隐患。例如,在某地下建筑外墙卷材防水层施工中,对卷材搭接缝采用了密封胶进行密封,并进行了抽样检查,确保了搭接缝的防水质量。
2.4 特殊部位处理
对于阴阳角、穿墙管、变形缝等特殊部位,应在大面积卷材铺贴前进行加强处理。在阴阳角部位,先铺贴附加层,附加层宽度不应小于500mm ;对于穿墙管,应在管道周围设置止水环,并在管道与墙体之间的缝隙填充密封材料,然后在管道周围铺贴卷材加强层;变形缝处应设置止水带,止水带的安装应牢固、位置准确,然后在变形缝两侧铺贴卷材加强层。例如,在某地下车库穿墙管部位,采用了上述特殊部位处理方法,有效防止了地下水从穿墙管部位渗漏。
3 涂料防水层施工技术要点
3.1 涂料施工前准备
涂料施工前,基层应干燥、平整、干净,无油污、灰尘等杂物。根据涂料的类型和施工要求,准备好相应的施工工具,如刷子、滚筒、喷枪等。对涂料进行搅拌均匀,确保涂料的性能稳定。例如,在某地下工程涂料防水层施工前,对基层进行了全面检查和清理,并对聚氨酯防水涂料进行了充分搅拌,保证了涂料施工的顺利进行。
3.2 涂料涂刷工艺
3.2.1 涂刷次数与厚度控制
涂料防水层一般需要涂刷多遍,以达到设计要求的厚度。每遍涂刷的厚度应均匀,不宜过厚或过薄。一般来说,聚氨酯防水涂料每遍涂刷厚度控制在 0.5-0.8mm 之间,总厚度不应小于 2mm ;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的涂刷厚度应根据产品说明确定,一般为 1.0-1.5mm 。在涂刷过程中,要注意控制涂刷间隔时间,待前一遍涂料干燥或固化后,再进行下一遍涂刷。例如,在某地下室涂料防水层施工中,采用聚氨酯防水涂料,分 3 遍进行涂刷,每遍间隔时间为8-12h,确保了涂料防水层的厚度和质量。
3.2.2 涂刷方向与顺序
涂料涂刷方向应根据基层形状和施工要求确定,一般应横竖交叉涂刷,以保证涂料均匀覆盖基层。在涂刷顺序上,应先涂刷阴阳角、施工缝等特殊部位,然后再进行大面积涂刷。例如,在某地下建筑内墙涂料防水层施工中,先对阴阳角部位进行了加强涂刷,然后按照先垂直方向后水平方向的顺序进行大面积涂刷,使涂料防水层的防水效果得到了有效保障。
3.3 保护层施工
涂料防水层施工完成后,应及时施工保护层,以保护涂料防水层不受破坏。对于上人屋面或地下工程的迎水面,一般采用水泥砂浆、细石混凝土等刚性保护层;对于非上人屋面或背水面,可采用卷材、涂膜等柔性保护层。在施工保护层时,要注意避免对涂料防水层造成损伤。例如,在某地下工程涂料防水层上施工水泥砂浆保护层时,采用了铺抹的方法,避免了使用工具对涂料防水层的刮擦,确保了涂料防水层的完整性。
4 结论
综上所述,建筑地下防水工程施工技术要点涵盖了防水材料选择、基层处理、防水混凝土施工、卷材及涂料防水层施工等多个方面。在施工过程中,只有严格按照施工技术规范操作,精心把控每一个环节的质量,才能确保地下防水工程的质量,有效防止渗漏现象的发生,保障地下建筑的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随着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新的防水材料和施工工艺将不断涌现,建筑行业应不断探索和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持续提升建筑地下防水工程的施工水平和质量标准。
参考文献
[1] 郑伟 . 建筑工程地下结构防水施工问题及解决方案 [J]. 中国住宅设施 ,2025,(04):16-18.
[2] 张博岩 . 浅析房屋建筑工程中地下结构防水施工技术的应用 [J]. 价值工程 ,2025,44(07):15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