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各学科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
齐淑丽
衡水市育才街小学 053000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新课标将德育教育和素质教育放到了非常重要的地位。所以在小学教学中,德育教育应该渗透到各个学科教育中。在各学科课堂教学中更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能力和智力发展,还要围绕教学大纲及时开展德育教育。本文就如何在小学各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提出几点建议,以期能够促进小学德育教育的发展。
关键字:德育教育 各学科 具体方法
正文:
小学各个学科中的德育素材,相对来说,显得比较隐性和单调。即使在教材中存在的一些德育材料,也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差太远,致使德育与学生生活的断层。那么怎样才能在各个学科中悄然无息地渗透德育教育呢?这是我思考许久的一个问题,在下文我主要探讨英语教学、数学教学和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教育渗透。
1、英语教学中的德育教育渗透
教师的言行举止无不在学生的视野之中,教师的世界观、言行、态度都这样或那样影响学生。教师应在教学中以自己良好的言行举止培养学生的优秀品格,例如:课堂用语讲究文明礼貌,在叫学生回答时或坐下时,常用“Please”;请学生帮忙时用“Excuse me”;学生帮了你不忘对他说“Thank you”,叫错了学生名字,说声“Sorry”等。教师这种彬彬有礼的态度,对培养学生讲文明懂礼貌的习惯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对学生来说是最好的教育。
以教材为载体,在课堂上进行德育教育。德育是以教材教学为载体,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注意确立明确的德育目标,努力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
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的教育。爱国是每个人应具有的高尚情感,特别是对于处在当今和平时代的小学生来说,更需要灌输这样的爱国情感教育,作为教师的我们有这样的责任和义务培养青少年的这种情感。在学习“Countries”这一单元时,讲到“Where are you from?”时,学生会踊跃地回答“I’m from...”,这时老师就会说:“We are from China,and we are all Chinese.”然后问学生:“Do you like our country?”并出示一个中国风光的视频,让学生在欣赏祖国大好河山的时候,爱国之情油然而生,培养他们热爱祖国的情感。
对学生进行亲情、友情教育。现在的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往往不懂得关心别人、不懂得感恩。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可以结合实际,有目的、有计划地加以引导和提醒。例如:在教学“Teachers’ Day”这一单元,正逢教师节到来,引导学生动手制作贺卡送给任课老师,并写上祝福语:“Happy Teachers’ Day!”(教师节愉快!);在母亲节、父亲节可写上“I love you,Mum/Dad!”(我爱你,妈妈/爸爸),这样做不但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更让学生得到了良好的道德情感熏陶。
对学生进行团结、合作意识的培养。合作精神是孩子教育成功的重要标志。在英语教学中,可以利用Topic主题或者学完的课文创设情境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团结合作精神。例如:在“Let’s do”“Let’s talk”环节,可以创设语言情境,让学生几人一组地完成指定任务,这样既增强加了学生间的感情交际,又培养了他们之间的合作精神,更重要的是通过惟妙惟肖的表演,深刻地领会课文中的团结合作精神,这正是小组合作式任务型教学所要实现的目标。
2、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教学
通过教材挖掘德育教育素材。在数学教材中,思想教育内容并不是明确提出的,并不象语文文本内容那样明显,这就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充分挖掘其潜在的德育因素。例如,在圆的教学中,可举出数学家祖冲之计算圆周率的伟大成就;我们在教学“位置”这部分数学知识时,就可以利用坐标学习某地的位置。因为棋盘和坐标图的相似性,教师顺便引入中国古代的围棋运动,使学生对围棋感兴趣,并且能感受到古人的智慧,增强小学生对历史的敬畏之情;在教学空间与图形部分时,教师要介绍中国古人七巧板的智慧,使学生了解我国古代的伟大数学成就,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为祖国建设事业刻苦学习的责任感和自觉性。
3、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课型的选择。小学音乐教学的内容主要包括唱歌教学、读谱知识,欣赏教学和综合训练等,教师要分析这些课型的特点,寓德育于各种课型之中。课本中的唱歌教学所选用的歌曲内容丰富题材,演唱风格多样,内容容易被儿童理解和接受。如:《大鹿》、《生日》等歌曲,学生在学会歌曲的同时,也懂了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团结友爱,和睦相处,整个唱歌教学的过程,就是通过歌曲,艺术形象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情操陶冶的过程;在进行乐理、视唱、练耳教学时,要注意在传授知识,培养技能的同时,加强对审美能力的培养。
寓德育于音乐艺术美之中。《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中音乐教学大纲》明确提出:“音乐实施了美育的重要途径”。还特别指出:“音乐教育应寓思想教育于音乐艺术之中,要注意音乐知识教学、音乐能力培养,思想品德教育的配合”。例如:在学唱《国歌》时,除了让学生了解它的歌词意义、时代背景、作者生平外,更要抓住歌曲中号角式的呼喊,再三强调的“前进”,后半起的急切呐喊及三连音的运用等音乐本身的特点,既准确地表现了歌曲,又激起对祖国无比热爱之情,进而树立时代责任感。同学们在演唱时严肃、自豪、情感真挚,可谓是情不自禁,寓理于情、情理交融。
我们相信,通过教育工作者深入细致的工作,以及家庭、社会的紧密配合,德育教育中存在的“知、信、行”断层问题是可以逐步得到解决的。“知理、信真、笃行”必将统一,文明道德之花必将处处绽开。
参考文献:
[1]郭承金.浅谈小学教育中对德育教育的渗透[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7(19):62-63.
[2]钱文龙.在课堂教学中充分渗透德育——浅谈小学德育教学方法的改革[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7(15):87-88.
[3]阮云蕾.“润物细无声”的“传道”——浅谈学科德育的渗透[J].教育界:基础教育研究(中),2017(10):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