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综合管廊工程施工风险控制措施
肖岸
湖北澴川国有资本投资运营集团有限公司 湖北孝感 432000
1 市政综合管廊工程施工存在的风险
1.1 地质条件风险
市政综合管廊通常需要在地下进行建设,不同地区的地质条件差异巨大。如果施工区域的地质情况复杂,如存在软土地基、岩石层、溶洞等,会给施工带来诸多难题。软土地基的承载能力较差,在管廊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地面沉降的问题,这不仅会影响管廊的结构稳定性,还可能导致周边建筑物和地下管线受到破坏。而遇到岩石层时,挖掘工作会变得异常困难,需要使用专业的爆破或岩石破碎设备,这又增加了施工的安全风险和成本。溶洞的存在更是难以预测,一旦在施工过程中遭遇溶洞,可能会引发塌陷事故,危及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
1.2 地下管线交叉风险
城市地下布满了各种管线,如给排水管道、电力电缆、通信光缆等。在进行市政综合管廊施工时,不可避免地会与这些地下管线产生交叉。如果在施工前没有对地下管线的分布情况进行详细的探测和了解,就很容易在施工过程中破坏其他管线。一旦破坏了给排水管道,可能会导致污水外溢、停水等问题,影响居民的正常生活;破坏电力电缆和通信光缆,则会造成停电、通信中断等情况,给社会带来较大的影响。此外,修复被破坏的管线也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资金,从而延误管廊工程的施工进度。
1.3 施工技术风险
市政综合管廊工程的施工涉及到多种复杂的技术,如基坑支护技术、防水技术、混凝土浇筑技术等。如果施工单位的技术水平不过关,或者没有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和标准进行操作,就会引发一系列的质量问题。例如,在基坑支护施工中,如果支护结构设计不合理或施工质量不佳,可能会导致基坑坍塌;防水施工不到位,会使管廊出现渗漏现象,影响管廊内管线的正常运行;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如果出现振捣不密实、配合比不准确等问题,会降低管廊的结构强度和耐久性。
1.4 周边环境风险
市政综合管廊工程一般位于城市建成区,周边环境复杂,存在众多的建筑物、道路和公共设施。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噪音、粉尘、振动等会对周边居民的生活造成影响,引发居民的不满和投诉。同时,施工活动还可能对周边的交通造成干扰,导致交通拥堵。此外,如果在施工过程中对周边建筑物的基础造成破坏,可能会影响建筑物的安全,引发一系列的法律纠纷和社会问题。
2 市政综合管廊工程施工风险控制的措施
2.1 建立完善的风险评估体系
要对市政综合管廊工程施工进行有效的风险控制,首先需建立一套完善的风险评估体系。施工团队应组织专业的技术人员、安全专家等组成评估小组,运用科学的评估方法,如故障树分析法、层次分析法等,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评估小组要对工程的地质条件、周边环境、施工工艺、设备状况等因素进行详细的调查和研究。例如,在地质条件方面,要了解地下水位、土壤类型、岩石特性等,判断是否存在地基沉降、坍塌等风险;对于周边环境,需考虑是否临近建筑物、地下管线等,评估施工对其可能造成的影响。在确定风险因素后,要对每个风险因素的发生概率和影响程度进行量化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将风险划分为不同的等级,如高风险、中风险和低风险。对于高风险因素,要制定专门的应对措施,并重点监控;对于中风险和低风险因素,也不能掉以轻心,要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确保风险可控。同时,风险评估体系应具有动态性。随着工程的进展,施工条件和环境可能会发生变化,评估小组要及时对风险进行重新评估和调整,确保风险评估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2.2 加强施工人员的安全培训
市政综合管廊工程施工人员作为工程建设的主力军,其安全生产意识与专业技术能力直接关系到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大局。因此,切实加强施工人员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各施工单位必须高度重视,科学制定系统化、规范化的安全培训方案,对全体施工作业人员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安全教育。培训内容应当全面覆盖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安全操作规程、安全防护知识等重点领域。具体而言,要着力提升施工人员的法治意识,使其深入掌握国家和地方关于建筑施工安全的政策法规,切实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要重点强化各类施工机械设备的规范操作培训,确保从业人员熟练掌握设备性能特点和操作流程,有效防范安全事故发生;要系统讲授安全防护装备的正确使用方法,包括安全帽、安全带、防砸防刺穿工作鞋等劳动防护用品的规范佩戴。在培训方式上,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采取集中授课、现场示范、案例研讨等多样化形式。集中授课可夯实理论基础,现场示范能直观展示操作流程,案例研讨通过剖析典型事故案例让从业人员汲取教训、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同时,施工单位要建立健全安全培训考核机制,定期开展知识测试与技能评估,对不合格人员再培训、再考核,确保全员达标。此外,要完善培训档案管理制度,如实记录培训内容、考核结果等信息,为后续管理提供依据。
2.3 强化施工过程的安全管理
在市政综合管廊工程建设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并切实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这是确保工程安全有序推进的重要保障。各参建单位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理念,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层层压实安全管理责任,确保各项安全措施落实落细。首要任务是强化施工现场安全监督检查工作。专职安全管理人员要严格按照规定频次开展全面细致的现场检查,重点核查施工机械设备运行状态、安全防护设施配置情况以及作业人员规范操作情况等关键环节。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问题,必须立即下达书面整改通知,责令相关施工班组限期整改到位,并建立整改台账实行闭环管理,确保问题整改形成闭环。其次要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操作规程。施工单位要科学制定并严格落实各项施工安全操作规程,对违规操作行为要坚决予以纠正,做到零容忍。同时要加大施工过程监管力度,确保各项操作规程得到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此外,要全面加强施工现场安全防护设施建设。在危险区域显著位置规范设置禁止标志、警告标志、指令标志等安全警示标识,对高危作业区域必须设置防护围挡和安全防护网。要配齐配足劳动防护用品,并严格督促作业人员规范佩戴使用,切实筑牢安全生产防线。
3 结语
市政综合管廊工程的施工风险控制是一项系统性、复杂性的工作,需要从多方面入手,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通过建立完善的风险评估体系,能够提前识别潜在风险并制定应对策略;加强施工人员的安全培训,则从源头上提升了施工团队的安全意识与操作能力;强化施工过程的安全管理,进一步确保了每一个环节的规范性和安全性。这些措施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保障市政综合管廊工程顺利实施的重要防线。未来,在实际工程中还需不断总结经验,优化风险控制方法,以适应日益复杂的施工环境和技术要求,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更加坚实的保障。
参考文献
[1] 叶艳 . 市政综合管廊工程施工风险控制措施研究 [A]2025 年第二届工程技术数智赋能县域经济城乡融合发展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 广西大学广西县域经济发展研究院,广西大学广西县域经济发展研究院,2025:2.
[2] 王茗 . 市政综合管廊工程施工风险控制措施 [J]. 北方建筑,2025,10(02):17-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