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基于 BIM 技术的建筑工程项目全过程造价控制方法研究

作者

毛偲颖

湖北省建工第二建设有限公司 湖北 武汉 430000

1BIM 技术在建筑工程项目全过程造价控制中的特点

1.1 可视化特点

BIM 技术能够创建三维可视化模型,将建筑工程项目的各个部分直观地呈现出来。传统的造价控制中,二维图纸往往需要造价人员具备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来理解建筑结构和构造细节,这容易导致理解偏差和信息传递失误。而 BIM 的可视化模型让各方人员,包括业主、设计师、造价师等,都能清晰地看到建筑物的外观、内部结构以及各构件之间的关系。例如在一个大型商业综合体项目中,通过 BIM 可视化模型,造价师可以准确识别不同功能区域的空间布局和装修要求,从而更精准地计算各部分的造价,避免了因对图纸理解不准确而造成的造价估算误差。

1.2 协同性特点

在建筑工程项目的全过程造价控制中,涉及到多个参与方,如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各参与方在不同阶段的工作相互关联且相互影响。BIM 技术为各方提供了一个协同工作的平台,实现了信息的实时共享和交互。设计人员在进行设计变更时,可以及时将变更信息更新到 BIM 模型中,造价人员能够立即根据新的模型数据调整造价估算。同时,施工单位也可以依据更新后的模型安排施工进度和资源调配。以一个住宅项目为例,在基础施工阶段,施工单位发现地质条件与设计不符,需要进行基础设计变更。通过BIM 协同平台,设计单位迅速修改设计方案并更新模型,造价人员同步核算变更后的造价,避免了因信息传递不及时导致的造价失控和工期延误。

1.3 模拟性特点

BIM 技术不仅可以进行三维模型的构建,还能够对建筑工程项目进行各种模拟分析,如施工进度模拟、成本模拟等。在施工进度模拟方面,通过将施工进度计划与 BIM 模型相结合,可以直观地展示整个项目的施工过程,提前发现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如施工顺序不合理、资源冲突等,并及时进行调整。在成本模拟方面,造价人员可以根据不同的施工方案和资源配置,模拟出相应的成本变化情况,为项目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例如在一个桥梁建设项目中,通过 BIM 成本模拟,比较了不同的桥梁架设方案的成本差异,最终选择了成本较低且施工可行的方案,有效控制了项目造价。

2BIM 技术在建筑工程项目全过程造价控制中的应用方法

2.1BIM 技术在投资决策阶段的应用

在建筑工程项目的投资决策阶段,准确的造价估算至关重要。BIM 技术能够凭借其强大的信息整合与分析能力,为这一阶段的造价控制提供有力支持。通过建立三维信息模型,将建筑项目的地理位置、周边环境、建筑规模、结构形式等各类信息进行集成。利用该模型,可以快速生成不同设计方案的工程量清单,并结合市场价格信息,精确计算出各个方案的造价。例如,对于一个商业综合体项目,运用 BIM 模型可以清晰地对比不同建筑布局、功能分区方案下的造价差异,为投资者提供直观的数据参考,帮助其做出科学合理的投资决策。同时,BIM 模型还可以模拟不同建设条件下项目的实施情况,分析可能出现的风险因素及其对造价的影响,提前制定应对策略,有效降低投资风险。

2.2BIM 技术在设计阶段的应用

设计阶段是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环节。传统的设计方式往往存在信息沟通不畅、设计变更频繁等问题,导致造价难以有效控制。而BIM 技术的引入,能够实现各专业设计人员之间的实时协同设计。不同专业的设计师可以在同一个 BIM 模型上进行设计工作,及时共享设计信息,避免因信息不一致而产生的设计冲突和错误。例如,结构设计师在设计梁、柱等构件时,可以实时查看机电专业设计师布置的管道线路,避免出现结构构件与管道碰撞的情况,减少后期设计变更的可能性。此外,BIM 模型还可以进行性能分析,如日照分析、能耗分析等。通过对建筑的采光、通风、保温等性能进行模拟分析,优化设计方案,在满足建筑功能要求的前提下,降低建筑的运营成本,实现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

2.3BIM 技术在招投标阶段的应用

在招投标阶段,BIM 技术可以为招标人提供准确的工程量清单和招标控制价。招标人利用 BIM 模型自动生成的工程量清单,其准确性和完整性远高于传统手工计算方式,减少了因工程量计算误差而引发的投标报价差异。同时,招标控制价的确定也更加科学合理,能够有效避免投标人恶意低价中标或哄抬标价的现象。对于投标人来说,BIM 模型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招标文件和设计意图,准确计算投标报价。投标人可以根据 BIM 模型对项目进行详细的成本分析,制定合理的投标策略。此外,BIM 技术还可以实现招投标过程的电子化和信息化管理,提高招投标工作的效率和透明度,减少人为因素的干扰,保证招投标活动的公平、公正、公开。

2.4BIM 技术在施工阶段的应用

施工阶段是工程造价实际发生的阶段,也是造价控制的重点和难点。BIM 技术在施工阶段的应用可以实现对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通过将施工进度计划与 BIM 模型进行关联,形成 4D 施工进度模拟模型。该模型可以直观地展示施工过程中各个阶段的进度安排和资源需求情况,帮助施工管理人员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和资源调配,避免因资源浪费和工期延误而增加工程造价。同时,在施工过程中,利用BIM 技术可以实时记录工程变更情况,并及时更新BIM 模型。通过对比变更前后的模型,准确计算变更部分的工程量和费用,为工程变更的审批和费用结算提供依据。此外,BIM 技术还可以实现对施工现场的实时监控和管理。通过安装在施工现场的传感器和摄像头,将现场的施工情况实时反馈到 BIM 模型中,管理人员可以及时发现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质量问题、安全隐患等,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避免问题扩大化导致工程造价的增加。

2.5BIM 技术在竣工结算阶段的应用

竣工结算阶段是工程造价控制的最后一个环节,准确的结算对于保证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的利益至关重要。BIM 技术在竣工结算阶段的应用可以提高结算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在项目竣工时,施工单位可以将实际完成的工程信息录入到 BIM 模型中,形成竣工BIM 模型。该模型包含了工程的实际工程量、材料使用情况、变更记录等详细信息,为结算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建设单位和审计单位可以利用竣工 BIM 模型进行快速准确的工程量核对和费用计算,避免了传统结算方式中繁琐的现场测量和资料查阅工作,大大缩短了结算周期,减少了结算纠纷的发生。同时,竣工 BIM 模型还可以作为项目的数字化档案进行保存,为项目的后期维护、改造和扩建提供重要的参考资料。

3 结语

综上所述,BIM 技术在建筑工程项目全过程造价控制中优势与应用价值显著。其可视化、协同性和模拟性特点,解决了传统造价管理信息孤岛与效率低下问题。从投资决策到竣工结算各阶段,BIM 技术应用提升了造价控制精确性,增强了多方协作效率与透明度。未来,随着 BIM 技术成熟普及,其在建筑工程领域应用将更广泛深入,为行业精细化管理与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因此,建筑行业应推广 BIM 技术应用,探索其更多场景潜力,提升工程项目综合效益。

参考文献

[1] 曾樱 . 基于 BIM 技术的建筑工程项目全过程造价控制方法研究 [J]. 四川水泥,2024,(05):68- 70+ 206.

[2] 张日芬,邓军,林培添 . 基于 BIM 技术的建筑工程项目全过程造价精细化控制研究 [J]. 四川水泥,2021,(04):203- 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