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化雨润童心-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路径探寻
顾羽洁
溱潼实验小学 江苏泰州 225508
德育作为学校育人体系的核心环节,是引导学生形成健康三观、培育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途径。小学时期作为学生心理成长和人格塑造的黄金阶段,更是开展品德教育的理想窗口期,在当前教育环境不断变化的背景下,针对小学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所面临的新要求、新课题,深入探索其科学规律和实施策略,对提高基础教育阶段德育实效、推动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一、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开展原则
1. 方向性原则
在基础教育初期,学生的品德培育工作必须坚持鲜明的政治导向,始终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保持高度一致。借助课程教学、专题实践等多元途径,帮助学生确立为民族复兴而奋斗的崇高理想,让学生在在日常学习与实践中切实领悟爱国奉献、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团结互助等价值理念的实质,循序渐进地形成科学的世界观、积极的人生观和正确的价值观,为未来成长为具备崇高理想、高尚品德、丰富学识、严明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打下牢固根基
2. 疏导原则
小学德育工作必须注重策略与技巧,循序渐进、以理服人,在开展德育时,教师切忌采用强制灌输的方式,而应从提升学生认知入手。如借助形象生动的寓言、贴近现实的案例,帮助学生理解道德准则蕴含的深层意义。
3. 以人为本原则
尊重学生人格是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石,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个体,有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教师要放下权威架子,以平等视角看待他们。与学生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敢于表达想法、提出疑问,这样他们才能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
二、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开展路径
1. 积极构建德育文化氛围
在小学德育工作里,班主任需着重抓好班级文化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巧妙融入班级文化建设,助力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
如在班级醒目处张贴“诚实守信、尊师爱友”这类格言警句,设立“每周之星”“最美少年”等荣誉称号,大力弘扬优良品德。此外,对于重大节日、纪念日的时机,布置相关板报、开展主题班会,带领学生缅怀先烈、回顾光辉历史,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激励他们成长为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2. 融入德育元素,创新实践活动
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与认知特点,开展贴合学生生活、具有教育价值的主题实践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参与热情,提升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善于挖掘综合实践、少先队活动、志愿服务等活动中的德育元素,创新活动形式与内容,增强学生责任意识、磨炼意志品质,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例,在主题班会中,班主任可用多媒体展示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建设的辉煌成就,讲述革命先烈英勇牺牲的感人故事,点燃学生的爱国热情。组织“我是小小讲解员”实践活动,带领学生参观烈士纪念馆、革命历史遗址等,引导他们重温历史、缅怀先烈。
3. 强化家校沟通协作,推进感恩主题德育活动
班主任作为学校与家长的沟通者,要主动肩负起家校协同工作的重任,扮演好组织者与推动者的角色。如借助定期召开家长会、创建家长微信群、开展家访等形式,及时且全面地向家长反馈学生在学校的表现情况。
为了将感恩教育落到实处,班主任设计“感恩行动周”实践活动,要求学生每天为父母做一件小事,像帮忙做家务、给父母捶背或者主动表达爱意等,并记录在“感恩日记”里并每晚家长需在日记上签字确认。
4. 树立模范榜样,形成良好品德
班主任必须深刻领会榜样示范教育对小学德育工作的关键价值,结合学生的心理发展阶段和认知接受能力,审慎筛选与学生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富有教育感染力的先进典型,采用讲述模范事迹、展示先进案例、组织主题实践活动等多元形式,促使学生深刻领悟榜样人物所展现的卓越品格与崇高精神,指导学生将榜样作为成长参照,持续完善个人品德修养。
在“学习雷锋好榜样”主题教育中,借助数字化教学工具向学生呈现了雷锋生平事迹的图文素材,着重介绍雷锋乐于助人、艰苦朴素、勤奋钻研等典型事例。通过形象化的语言表达和精心设计的视觉呈现,帮助学生准确把握雷锋精神的实质要义。
5. 创新德育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开展德育评价工作时,教师要秉持发展性评价理念,从学生实际表现、进步程度、发展潜力等多维度综合考量,摒弃简单片面的评价。建立个性化评价标准,激发学生提升道德修养的内生动力。此外,注重发挥评价的导向作用,科学设计指标体系,融合知识、能力、情感、行为要素,引导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与道德认知,培养良好品德习惯,达成教育性与激励性的统一。
在“文明礼仪养成”主题德育活动中,班主任可以创新性的打造出“文明积分卡”评价体系,把日常行为规范、文明礼貌用语、课堂纪律遵守、同学互助友爱等具体表现都列为评价指标,详细规划评分标准与记录方式,保证评价客观公正。同时借助多媒体设备,班级设定“文明之星”电子展示墙,每周精心制作表现优秀学生的图文展示,在班会课上表彰分享。
6. 挖掘学科德育元素,构建“诚信”教育体系
学科教学并非单纯的知识传输,其中潜藏着丰富的德育元素,班主任要做有心人,深入挖掘这些元素,巧妙设计教学活动,让德育内容如春雨般自然融入学科教学,达成德育与知识传授的完美统一。在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时,班主任要将德育目标与学科教学目标紧密捆绑,精心挑选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流程,让德育在学科教学中润物无声,使学生在求知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受到德育滋养。
在语文课本中,为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教师可以围绕“诚信”主题开展丰如《守株待兔》《曾子杀猪》等富含诚信教育意义的课文,借助多媒体展示相关图片、视频,助力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感受诚信的重要价值。同时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运用情境教学法,设计诸多与诚信相关的活动,如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故事人物行为的可学性,激发思维碰撞。课堂上还举办“诚信故事会”,引导学生搜集古今中外诚信名人故事,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分享,鼓励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讲述身边诚信故事,让学生明白诚信不仅在课本,更要成为自身行为准则。
三、结语
小学班主任若想切实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就必须牢牢坚持以人为本、循序渐进、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着力构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德育工作格局。未来广大小学班主任需持续探索科学有效的德育方法,增强德育的生命力与感染力,为培育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更多力量。
参考文献
[1] 毕延俊 . 立德树人,德育为先——谈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开展路径 [J]. 中华活页文选 ( 教师版 ),2025(06):172- 174.
[2] 谢婉芬 . 新时期班主任德育工作有效开展方法 [J]. 文理导航 ( 中旬 ),2025(03):73- 75.
[3] 徐莉 . 家校共育模式下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 [J]. 吉林教育 ,2025(07):91- 93.
[4] 崔冲幸 . 育德育心,向“ 雅” 而行——小学班主任工作的实践探索 [J]. 第二课堂 (D),2025(02):26-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