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古典诗词鉴赏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
吴晟萍
福建仙游实验小学 351200
小学阶段是学生语言积累与审美能力培养的重要时期,古典诗词能充实学生的语言表达形式,还能悄无声息地提升文化素养。四年级统编版语文教材所包含的诗词作品触及山水田园、边塞抒怀、人生哲理等诸多主题范畴,给学生供应了多样化的审美体验资源。通过精心安排的教学方案加以精确有效的课堂指导,就能促使学生在诵读、赏析以及创作实践当中慢慢塑造起自己对古典诗词的特殊认识和鉴赏水平。
一、古典诗词鉴赏能力培养的内涵与意义
(一) 文学感知能力于诗词鉴赏的作用探究
在古典诗词教学过程中,文学感知能力是学生形成审美体验的关键要素。尽管四年级学生正处在从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重要阶段,对直观意象、感官感受以及情感抒发仍具有较强的敏感性。通过引导学生注意诗词中的自然景物描绘、修辞手段运用以及营造出的情感氛围,便能在直接感知中产生初步的审美意识。教师要采取朗读、视觉呈现或者多媒体播放等多种教学方式,在多感官共同参与之下加深学生对文本内容的认识,进而优化学生的文学感知能力,为之后的鉴赏活动奠定良好的基础。文学感知能力的培育并不仅仅依靠语言积累,而且还要促使学生积极投身于自然环境之中,仔细观察日常生活的点滴,把自身所见所闻同作品中的情景联系起来,从而逐步推进审美认识的递进式发展。
(二) 文化理解与价值认同的同步培育
古典诗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沉淀、人文意蕴以及核心价值观念。在小学四年级古典诗词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对于历史文化知识的认知处于初级阶段,因此教师应当着重搭建诗词文化背景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深入体会作者当时的创作情境与情感。可借助引入一些历史事件、地理知识或者民俗文化等要素来达到这一目的,既能够引发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兴趣,又可以加强学生的民族认同感。文化理解不能仅仅停留在对诗句字面意思的表面解读上,还要让学生把其中蕴含的思想观念转化为自身的行动准则,在日常生活中践行诚信、坚韧等优良品质。价值认同的培养存在长期性特点,这就要求教师要在多篇诗词的教学中不断深化,从而使得学生既可以感受到语言艺术的魅力,又可以体会到其中的精神内涵。
(三) 审美判断与个性化表达的相互促进作用
古典诗词鉴赏不能只是传统单一的接受模式,要引领学生依靠感性体会做到个性化阐释和价值评判。由于四年级学生处在语言表达能力飞速进步的阶段,教师可用诵读、研讨、创作等多种手段加深审美体会。在诗歌朗诵教学里,通过设置不同版本的情感表达比较环节,让学生们剖析并评价哪种演绎更符合原作意境以及理由,以此加强审美鉴赏能力和创新才能。这类活动有益于唤起学生自动学习的兴趣,还能促使鉴赏进程由被动接收变成主动探究和创造。学生会把自身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充分发挥出来,渐渐形成稳固的审美观念和阅读喜好,这是改善古典诗词教学质量的重要推动因素。
二、古典诗词鉴赏能力的课堂培养策略
(一) 构建以诵读为中心的感知路径
四年级古典诗词教学当中,诵读是培养鉴赏能力的重要环节,其核心就是通过多层次朗读实践,促使学生体会诗歌的节奏韵律以及情感意蕴。教师可以采用师生互动、角色扮演、音乐伴奏等多种形式来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利用停顿、重音、语调等手段精确传达作品的艺术内涵,而且,配合肢体动作和面部表情加以辅助表达,有益于加深学生的情感共鸣,为后续赏析工作形成根基。基于此,教师可组织背诵竞赛或者朗诵表演之类的活动,把语言艺术同舞台表现结合起来,促使学生在展现过程中加深领悟,在操作当中达成审美价值和情感共鸣的双重提升。
(二) 多元情境下审美联想的激发与运用
要想加强学生对古典诗词艺术鉴赏水平,教师就要用多种教学手段营造出一种身临其境的学习氛围,充分调动起审美潜能。在讲解描绘自然风光的作品的时候,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相关视觉素材,再配上环境音效以及一些生活经验的联想,促使文本中的形象与个体的认知有效结合在一起。至于那些抒发情感的主题篇章,就需要借助对作者生平事迹或者文化历史背景的阐述,让学生体会到作者当时的心境,然后把这种感受同自身的感情体验联系起来,做到情感上的共鸣和精神上的升华。这种情境化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而且还能在心理上形成具体的画面感知,加深对作品意境的理解,而且还可以通过情境表演或者角色扮演这样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们在虚拟和现实之间相互融合,加深理解,提高学习效果。
(三) 通过比较阅读深化鉴赏能力
比较阅读法是提高古典诗词鉴赏能力的主要路径。教师可以挑选出主题类似、风格接近或者采用相同手法的诗作加以对比剖析,从而让学生找出这些作品之间的艺术特点差异。在赏析那些描写春天景色的诗歌之时,依靠不同诗人笔下的自然景象以及所抒发的情感内容有所不同的情况,进一步去探究用词、修辞和结构等方面的细微差别。凭借这样的纵向对比手段,学生不仅能够加深对某篇文本的认识,而且还可以从横向的角度体会各种文学创作的独特魅力。这种方法有益于锻炼学生的多元思维能力,增进其艺术鉴赏水平和审美判断力。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教师可借助对照表或者绘制思维导图的形式,来协助学生归纳整理异同之处,并促使参与到互动交流当中慢慢充实自己的想法。
三、结束语
要提升小学生古典诗词鉴赏能力,关键是构建起科学系统的教学体系,重视诗意解读、情感体会、审美评判等诸多方面训练,利用诵读指导、情境再现、对比分析、创新表达等多种教学手段,在校内外展开多种多样实践探索活动,促使学生深入领会诗词内涵。这样一种综合型教学模式,既有益于优化学生的语言综合素养,又可通过传统文化熏陶塑造出深厚的文化认同感和杰出的艺术鉴赏能力。
参考文献:
[1] 吴燕 . 小学语文教学中诗词鉴赏能力的培养策略 [J]. 文理导航 ( 下旬 ),2020,35(05):34-38.
[2] 李洲 .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现状及策略 [J]. 散文百家 ,2020,28(01):39-43.
[3] 庞永东 .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文化解读方法探讨 [J].读写算 ,2025,42(13):44-48.